愛伊米

投資業績才是核心競爭力

原標題:投資業績才是核心競爭力

隨著日前東方紅產業升級基金等基金髮布公告稱將下調管理費費率,今年以來,已有51家基金公司的98只基金產品下調管理費率。其中,債券型基金以50只佔據半數,混合型基金和貨幣市場基金分別有29只和16只,股票型基金有3只。從幅度上看,半數基金的下調幅度超過50%。個人以為,公募基金下調費率或是大勢所趨。

基金管理費是基金公司重要的收入來源,基金公司的日常運作、投研支出等都需要管理費來支撐。客觀上,合理的管理費費率,既是對基金公司的一種激勵,也有利於保護持有人的利益,從而產生“雙贏”的格局。

今年以來,近百隻公募基金或主動,或被動下調管理費並非偶然現象,這背後的多方面原因不容忽視。其一是基金旱澇保收的管理費提取模式早已招致市場的詬病。公募基金管理費費率一般設定為1。5%,基金規模越大,提取的管理費越多。如果基金淨值上漲,為持有人帶來豐厚的回報,按1。5%甚至是以更高的費率提取管理費顯然無可厚非。但問題在於,基金在虧損的情形下,特別是某些基金自成立後就沒有實現盈利的情形下,仍然按同樣的費率提取管理費,這顯然又是值得商榷的。基於此,要求對基金管理費提取方式進行改革的聲音早已出現。多家基金下調管理費費率,顯然與之不無關係。

其二,是基金行業發展與競爭下倒逼的結果。如今的資產管理並非公募基金一家的天下,除了公募基金,還有私募基金、銀行系資管,以及券商系資管等。而僅就公募基金來說,目前的基金產品已接近9000只,出於競爭的需要,如果有同類基金新發基金管理費費率較此前出現下滑,那麼某些基金也會主動下調管理費費率。再如,出於擴大規模或吸引機構投資者申購等方面的需要,老基金產品也會透過下調管理費費率的方式來達到目的。

其三,從境外成熟市場看,下調管理費費率早已不是什麼“新聞”。比如在美國市場中,基金行業競爭非常激烈,出於規模與維護客戶方面的考量,美國基金費率近20多年來大幅下調,甚至還會出現零費率現象。這也說明,下調基金管理費費率已成一股“潮流”。

事實上,像東方紅產業升級基金此次就將管理費費率直接下調至0,時間段為今年12月6日起(含)至2022年3月6日(不含)的3個月。不過,對於基金公司以及基金產品而言,透過下調費率來維護客戶或擴大規模顯然是不可持續的。畢竟,基金公司也會有自身的利益訴求。

個人以為,提升公募基金產品對於投資者的吸引力,還需要從多個方面著手。比如對於公募基金公司而言,應做好人才培養與人才儲備。一隻基金產品運作得好不好,是否會受到投資者的青睞,“人”是其中最為關鍵的因素。也正因如此,明星基金加持的新發基金,往往會吸引大量資金的申購,甚至會出現“一日售罄”的盛況。

再如,公募基金產品同質化現象較為嚴重,缺乏創新。一方面表現在產品設計上,目前公募基金中如果出現了新產品,那麼隨後類似產品會大量出現,甚至不同基金公司在相近時間內推出的新產品也往往會存在同質化的現象。另一方面表現在費率上,絕大多數基金產品都採取傳統的固定管理費率模式,且費率基本上都是1。5%。

避免基金產品同質化現象,既要創新地推出新基金,也應在管理費提取模式上進行變革。比如可採取浮動管理費率模式。基金產品根據不同的盈利水平,或0費率,或其他不同的費率。基金收益率越高,管理費費率越高。

此外,基金公司須提高自身的投資研究能力與決策能力,提升基金投資業績。投資業績才是基金產品的核心競爭力。基金產品是否受青睞,說到底還是投資業績來說話,這也是明星基金經理受追捧的最根本原因。(作者系財經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