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國醫大師盧芳:三叉神經痛治驗】

三叉神經痛是現代醫學病名,根據發病部位和發作性疼痛特點,相似於中醫學的“面遊風”“齒槽風”“厥頭痛”等病名。運用中醫藥治療之前,必須首先對疾病有明確的診斷。古人云:“巔頂之上,惟風可到。”因此,可以認定本病主要病邪是風邪。

縱觀《靈樞·經脈篇》對十二經循行及對三陽經症候的記載,臨床上三叉神經痛以第二、三支多發,與這個循行規律是大致吻合的。也證明三叉神經痛與經絡受邪的觀點是基本一致的。

臨床治療三叉神經痛,遵循原則:新病,由外邪引起者,以疏風為主;久病,由痰火血瘀所致者,以清熱、滌痰、活血為主。

透過病例分析,患風火型三叉神經痛的佔全部病例的68%,風寒型約佔9%左右。血瘀型三叉神經痛為風火型和風寒型的延續,久治不愈形成血瘀。

風火型三叉神經痛

臨床特點:

疼痛畏懼風熱刺激,疼痛呈現火燒或電擊樣,多在明顯板擊點。可伴有面紅目赤,五心煩熱,口燥唇裂,心煩易怒,大便秘結,小便黃等。此型舌診特別重要,多有舌邊尖色紅,舌質幹少津,舌苔黃膩等熱證舌像,脈象多見弦滑或略數。

治則:

疏風洩熱為主,佐以活絡止痛。

處方:

川芎30克,生石膏50克,菊花15克,水牛角25克,膽南星10克。

加減:

一支疼痛加蔓荊子50克,二支疼痛加薄荷15克,三支疼痛加黃連15克,一、二、三支聯合疼痛加柴胡15克。

服用本方多在4服至12服獲效,若服至12服仍無效者,可把川芎每劑改為75克,再服4服,仍毫無療效,可考慮按血瘀型治療。

典型驗案

吳某,女,50歲,於1969年7月7日初診。三年前,因精神嚴重創傷,於當夜左側上、下頜部突然電擊樣劇烈疼痛,呈陣發性,每半小時左右發作一次,每次持續30秒鐘左右,疼痛發作時含漱涼水自覺舒服。曾懷疑牙病,拔掉左側四顆上下磨牙,但疼痛無任何緩解,每因洗漱、說話、吃飯均可誘發,因此長期不能冼臉、說話,不能安靜飲食。服苯妥英納無明顯療效。經常應用杜冷丁維持。曾用無水酒精封閉緩解兩個月後又疼痛復發,而且發作時間延長,緩解期亦愈益縮短。近一年來,疼痛無緩解,徹底不能入睡,因而來我院診治。刻診:呈痛苦表情,步入診室,不能回答問話,口角不時流涎,舌邊尖紅,舌面前1/3處有一粟粒大潰瘍,伴便秘溲赤,口苦心煩。脈象沉滑,神經系統檢查無陽性體徵(無三叉神經運動及感覺障礙)。診斷:風火型齒槽風(原發性三叉神經痛)。

處方:川芎30克,生石膏50克,水牛角25克,菊花15克,柴胡15克,山梔子15克,膽南星10克,薄荷15克,黃連10克。

服上藥2服,疼痛豁然消失,唯有麻木感。繼續服前方2服後,麻木感也消失。停藥觀察,9年從未復發。

風寒型三叉神經痛

臨床特點:

三叉神經痛加寒的症狀。多在冬秋季節發病,疼痛多由冷風刺激誘發,疼痛發作時畏懼寒冷,疼痛性質多呈掣痛。可伴有面色白光白,手足不溫,大便稀溏,小溲清長,舌質淡嫩,舌苔薄白,脈象沉遲等:

治則:

溫經散寒為主,佐以活絡止痛。

處方:

蓽茇50克,細辛5克,川芎30克,炙川烏10克,蒼耳子15克。

加減:

若一支疼痛加防風25克;二支疼痛加高良薑15克;三支疼痛加藁本15克;一、二、三支聯合疼痛,加白芷50克;噁心、納呆加半夏15克;身畏風寒加羌活25克。

典型驗案

高某某,女,48歲,於1975年2月19日初診。於15年前,出現無原因的右下頜部陣發性隱痛,常因洗臉時用手揉擦面部時引起疼痛發作,以後遂年加重,發病季節多在冬季,每年發作1~2個月,口服苯妥英納可以逐漸緩解。於今年11月份以來,劇烈疼痛難以忍受,每隔3~5分鐘疼痛一次,每次數秒,呈牽掣樣痛,用無水酒精封閉和口服苯妥英納、針灸等療法都無明顯療效而來我院診治。刻診:呈痛苦表情,除頭戴棉帽外,整個面部用圍巾厚厚包裹,掀開圍巾有恐怖感,家屬代訴病史,其痛畏懼風冷刺激,査其舌體淡嫩,舌苔薄白,脈象沉遲,二便皆無熱象,神經系統檢查面部無感覺及運動障礙。診斷:風寒型齒槽風(原發性三叉神經痛)。

處方:蓽茇50克,細辛5克,川芎30克,炙川烏15克,藁本15克,蒼耳子15克。

服上方6服,疼痛有所減輕,夜間能安然入睡,又服6服,症狀基本消失,追訪至1979年12月,因在冷庫工作時間過長而復發,但疼痛程度較輕,病人自己按原方服4服,疼痛消失。

血瘀型三叉神經痛

血瘀型約佔33%,其臨床特點是三叉神經痛加血瘀的症狀。如疼痛部位固定,疼痛的性質呈刀割樣或針刺樣,疼痛的時間往往是日輕夜重。病人的舌診比較特異,表現於舌質紫暗,有瘀斑或瘀點,也可有目環黯黑或肌膚甲錯等血瘀徵象。病人最主要的血瘀特異現象,就是疼痛發作時喜歡自己揉搓面部,往往因為長期反覆揉搓,疼痛部位面板粗糙或流血結痂。本型多數由於風寒型或風火型多年不愈,痛久入絡所致。因此,血瘀型另一個特點多病史較長。

血瘀型的治療法則,應是活血通經,化瘀止痛,但應注意以下三點:

活血當分寒熱:

血瘀一證,無論病程久暫,沒有不偏寒或偏火的,與風寒或風火型比較,只不過是主要矛盾不在於寒或火,而在於以血瘀為主症而已。因此,在治療用藥上,應當區分兼有寒證或熱證。若兼熱證,多由於血瘀化熱所致,治宜涼血活血,如大黃、丹皮、炙水蛭、丹參等酌情選用;若血瘀兼有寒證者,治宜溫經活血,常用吳茱萸、乳香、沒藥、紅花之品。

活血勿忘治氣:

中醫認為氣與血是對立而又統一的關係,在人體運行當中,氣與血是相輔相成的。例如,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凝,氣虛則血澀,氣陷則血脫等。三叉神經痛所見的血瘀型,也不例外,亦應該是活血先治氣。一是應用行氣活血藥,例如川芎、薑黃之屬,適用於氣滯而無氣虛象的病例;二是補氣活血藥,例如黃芪、人參之屬,適用於氣虛痛而無氣滯的病例。

活血宜辨虛實:

活血藥可有補血活血和破血活血之分,補血活血藥,例如當歸、丹參、白芍等補血活血藥,是活血而不傷正,適用於血瘀兼有血虛象者;破血活血藥,例如穿山甲、炙水蛭、皂角刺等破血活血藥,有活血破堅之功,適用於血瘀而無血虛象者。血瘀型者,治宜活血通經。

處方:

川芎30克,地龍15克,殭蠶15克,蜈蚣3條,炙水蛭

15克,全蠍5克。

加減:

若一支疼痛偏熱者加蔓荊子50克,偏寒者加蓽茇50克;二支疼痛偏熱者加薄荷15克,偏寒者加高良薑15克;三支疼痛偏熱者加黃連5克,偏寒者加藁本15克;一、二、三支聯合疼痛偏熱者加柴胡25克,偏寒者加白芷50克。舌有瘀斑加穿山甲15克,舌苔薄黃加膽星10克,兼氣鬱加薑黃25克,兼氣虛加黃芪50克。

血瘀型比上述風熱型、風寒型為難治,若服至6服以上,無明顯好轉者,可將川芎每劑用量改為75克,並囑患者堅持服藥4周方能顯效。

典型驗案

馬某某,男,66歲,1972年5月4日初診。右下頜及齒齦刀割樣劇痛,反覆發作二十多年。病於二十多年前,右下磨齒陣發性疼痛,每因吃飯和飲水時誘發,每次疼痛瞬間即逝,曾疑牙疾,拔掉兩顆磨牙而疼痛依舊,以後診斷“原發性三叉神經痛”,曾長期服用苯妥英鈉可以得到緩解。近十年來,苯妥英鈉療效不顯著,且有齒齦增生,遵醫囑停服此藥。先後曾用無水酒精封閉7次,行3次神經根切斷術等都沒有得到根治。於半年前疼痛又發,除右下頜及齒齦疼痛外,又波及到耳前,呈刀割樣劇痛,每次疼痛持續3~5分鐘,每日發作數十次,夜間經常疼醒,每次疼痛時,用手揉搓面部可減輕疼痛。刻診:病人極度消痩,滿面鬍鬚,右下頜部約手掌大血痂,環目黯黑,舌質紫暗,舌苔薄黃,脈沉滑。診斷:血瘀型齒槽風(原發性三叉神經痛)。

處方:川芎50克,地龍15克,全蠍15克,殭蠶25克,黃連15克,膽南星10克,炙水蛭15克。

服上方8服,疼痛稍有緩解,黃苔已退,原方減去膽南星,又服8服,夜間能安然入睡,疼痛瞬間即逝,但病人每次服藥後30分鐘左右,疼痛加重,呈頂鑽感,約1個小時後,疼痛明顯減輕,生活可以自理,飲食皆可忍受。分析服藥後稍有加重,恐為病重藥輕,原方將川芎改為50~75克,服2服疼痛頓止,病人無一點疼痛感覺,也無需揉搓面部,追訪3年沒復發。

血瘀型與上二型比較,療程長,療效差。

本文

摘自

《中國中醫藥報》,2018-02-14,第4832期

作者 / 孫奇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中醫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