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廈門有個石峰巖寺

淨一

廈門有個石峰巖寺

編輯

去廈門,一定要去石峰巖寺,因為那裡會給您一個不同尋常的感受。

(一)

過海滄大橋,一路盤山,看到“淨居”二字的牌子便是石峰巖寺了。

“淨居”?讓人想到的,大概是淨化我們心靈的居住環境吧。

廈門有個石峰巖寺

編輯

進得寺院門來,繞過一個廳堂和小院,尚未登上三聖殿,呈現在眼前的是大大的池塘。打眼環顧,只見一神龜伸出頭來,張大嘴巴,似乎在歡迎您的到來。

沒錯,這隻神龜就叫做“歡龜”。再放眼望去,歡龜的背殼上托起的就是石峰巖寺了。住持大和尚淨雄法師開示說,若要像神龜一樣,健康長壽,就要修得一顆禪悅法喜的心,就是要勤修戒定慧,熄滅貪嗔痴。曹孟德詩言:養怡之福,可得永年。足見養心的不同凡響。

繼續仰望處,一個巨石上紅色的“佛”字格外醒目。據村裡的老人講,這個巨石因自然風化,部分鏤空,風吹起時,可以發出巨響,聲如洪鐘,成為石峰巖寺天然的巨型石壎和永恆的美麗傳說。

廈門有個石峰巖寺

編輯

事實上,想當年寺旁共有18巖洞,洞中有洞,洞洞相通。每一次風過,都是大自然的一次交匯和轟響。

鐘山何以得名?鐘山村何以得名?蓋因天然石壎乎?這倒頗有些千餘年前張若虛的天問: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均不得而知。

廈門有個石峰巖寺

編輯

尚未進得殿堂,神奇已經沾滿心房。講真,您禮佛、拜佛的急迫心情,我瞭然於心。

而此時,且讓我冒昧地說一聲:慢慢走,欣賞啊!

(二)

其實,我套用的是阿爾比斯山谷中的廣告詞,給遊客的標語牌就插在路的兩旁,用以提示路過的司機。

只是,如果您就這麼與眼前的這個池塘擦肩而過,那實在是要有此行之憾了。

池塘的左右兩邊,均可繞池登上大殿。且讓我們沿浮橋曲徑上殿。

沿浮橋漫步走來,環顧四周,一株株蓮花被置放在直徑為一米多的缸內。一個個大缸星羅棋佈,歡快的魚兒們穿梭其間,怡然自得。

廈門有個石峰巖寺

編輯

人在橋上行,魚在水中躍,這樣的畫面,有詩意吧?

此情此景,有莊子講的“是魚之樂也”,更有蓮花帶給我們的震撼。這裡的蓮花就是睡蓮。我們看到,被栽植在160餘個大缸裡的睡蓮,品種多達百餘種。僅就這一點而言,在整個亞洲也是不多見的。純淨、喜陽、高潔,出淤泥而不染,與石峰巖寺的立意定位完全吻合!

淨土宗,般若之光,心靈高地,可謂睡蓮沒睡。誰又能說,這個睡蓮池不是無聲的偈語,為深處俗世的我們以日月昭昭的開示呢!

北宋人周茂叔說:蓮,花之君子者也。全真教創始人王允卿說:儒門釋戶道相通,三教從來一祖風。

廈門有個石峰巖寺

編輯

穿過千年的風煙,且讓我們收住思想的野馬,回到當下。浮橋走過,細細觀察,東西兩側,各有一石。東石寫“龍潭”,西石曰“月岫”。兩石相得益彰,構成了“龍吟月岫磯,月照龍潭石”的意趣。

(三)

上得大平臺來,千年古剎三聖殿便展現在我們眼前了。

虔誠登入殿堂,頓卸俗世行囊。主尊阿彌陀佛,右脅侍觀音菩薩,左脅侍大勢至菩薩,慈悲喜捨,四無量心陡然放大,也把俗世的染因擋在了殿外……

睡蓮喜陽,極其渴望光合作用。當我們在攝受四無量心的時候,也進行了人體的光合作用。

廈門有個石峰巖寺

編輯

帶著加持過的輕鬆身心,我們緩步從大殿走出,猛然間,由西側傳來陣陣清脆的蛙聲。循聲而去,再拾階而上,穿巨石走廊。抬眼一看,一個巨石上刻的“隱聖”兩字格外醒目!再一看,巨石被嵌於空中,底部形成一個自然的空間,像個家,約36平米。“隱聖”兩側寫道:隱妙慧光照法界,聖英教化度眾生。

佇立小橋旁,背有“心石”牆,任慧光入心,聞潺潺流水,頗有蘇子瞻“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的忘懷,不是神山,卻也勝似神仙。

“呱呱呱”……正在入定時,引得人出定的必是青蛙的叫聲。扭頭一看,赫然入目的是“映水洞”三字。俯身探望,蛙聲依舊不絕於耳——但依舊是隻聞蛙聲不見蛙,只有一群不大的紅錦鯉魚在悠閒地游來游去。

讓我們姑且留著這個謎吧。

(四)

出得寺院門,再一路向北走,便可近距離欣賞鐘山九峰之首了。沿石階而上,負氧離子襲來,與衣上的花香相撞,讓人傻傻分不清……不知名的鳥兒不停地叫著,似乎在歡迎您的到來。

半山腰處,山巒疊嶂,宛若一道道天然屏障。極目遠眺,遠山含黛,白雲自流,全鷺島風光盡收眼底,酷似一條巨大的雙嘴鱷魚,正在撲向雙子塔,動感十足,詩意乍現……

心無雜念得野趣,志在一心見菩提。暗自揣測:王摩詰“松風吹解帶,山月照彈琴”的天人合一,可能也離不開這樣的環境吧?有詩云:一步一番景,一層一洞天。棄執破小我,常拜石峰巖。

廈門有個石峰巖寺

編輯

爐香嫋嫋,唱誦聲聲。伴隨著如此殊勝的梵音,下山的腳步也會變得輕盈很多。快到山腳時,突然一個巨石似曾相識,再一細看,與一個青蛙的頭部無異,像是熟睡,可謂惟妙惟肖!我們姑妄稱之為“睡蛙石”吧。

據當地老人介紹,這隻面朝東位的“睡蛙石”與寺廟東側的巨蛙石是一對夫妻,“睡蛙石”是巨蛙石的丈夫。

大幾百年來,它們相濡以沫,琴瑟和鳴,繁衍後代,彼此呼應,早已融入佛文化中,似乎聲聲鳴叫也被賦予了幾多禪意。

驚詫於這個神奇而美好的傳說,我暗自忖度:莫非那隻讓我們只聞其聲的青蛙幻化為這兩個巨石?難道是上蒼冥冥之中的安排?我倒寧願相信這是真的。

按淨土宗“信、行、願”的意涵,願天下蒼生相生永續,福慧綿長……

(五)

帶著這份驚喜,我們再款步至古月書院飲茶小憩,則山風徐來,古韻乍起!

廈門有個石峰巖寺

編輯

古月書院何以得名?因為這裡在古時是個港口,叫做古月港,古月書院由此得名。

玉石、根雕、陶瓷等等材質的佛文化用品,自不待言,可以震撼到我們的,是“六朝六派”。這裡的大型木質古建築和古船,涵蓋了漢、唐、宋、元、明、清,六大中式建築門派也應有盡有:皖派、閩派、京派、蘇派、晉派、川派,完全是搶救了民間佛教文化遺產。

廈門有個石峰巖寺

編輯

“六朝”是時間,“六派”是空間。“六朝六派”用感性的老物件,豎窮三際,橫遍十方,實現了穿越時空的感性交響,詮釋著佛藝術與佛文化,共同構建了佛教美學的難言之美,美得不可思議,美得不可方物!

就是她們,為孕育中的“廈門市佛文化博覽城” 構架起“城中之景”,為這個心靈高地造勢、出彩,也成為佛文化的解說者和傳承者。

廈門有個石峰巖寺

編輯

經高科技手段裝裱和刻制,懸掛在書院內的字畫精彩紛呈;各種不鏽鋼泡茶器隨處可見,盡顯茶禪一味別樣的韻致;東西兩側的衛生間豪華而典雅,均有分設的衛浴產品提供;無處不在的攝像頭,似乎在守望著過去和現在,也瞭望著未來……

這廂邊,古香古色,古樸古韻,記載著前世;那廂邊,現代理念,高科裝置,訴說著今生……傳統與現代,過去與當下,古月書院凌波微步,兼而得之,也讓我們感知到了那份“月穿潭底水無痕”的幽靜。

這樣的感性記載,勢必成為世界佛教文化中最為驚豔的靚麗風景,也勢必珍藏於世界文化的歷史畫廊之中!

讓我們姑且用古人的【雙調 折桂令】來吟石峰巖寺吧:

廈門稽勝地佛門,

淨土梵音,

萬籟凝心。

寺風相承,

肩扛責任,

古月深閎。

求弘法菩提樹穎,

界高昂果位虹迎。

“隱聖”石展了奇形,

“龍潭”旁示了天吟;

是謂石峰,

軟意縈縈;

攝受真經,

沐浴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