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我們需要糧食產量節節攀高嗎?鍾鈺:在區間內保持穩定意義重大

新京報訊(記者 田傑雄)“

全國

糧食播種面積176447萬畝,比2020年增長0。7%。

全國

糧食總產量13657億斤,比2020年增長2。0%。”據國家統計局釋出的資料,我國糧食總產量連續第七年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迎來了自2004年起連續第十八個豐收年。連續豐收意味著什麼?糧食產量在未來還會繼續提高嗎?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產業經濟研究室主任、研究員鍾鈺指出,連續增產意味著我國在糧食生產上已經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邏輯和經驗,而面對未來,我國在區間內保持糧食產量穩定的意義重大。

我們需要糧食產量節節攀高嗎?鍾鈺:在區間內保持穩定意義重大

鍾鈺: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產業經濟研究室主任、研究員。受訪者供圖

提及國家統計局公佈的資料,鍾鈺最先分析了

全國

糧食耕地面積的增長變化。據資料統計,

全國

糧食播種面積176447萬畝,比2020年增加1295萬畝,“實際上是實現了連續兩年增長”。鍾鈺表示,這與層層壓實的糧食生產責任和落實最嚴格耕地保護制度息息相關,“相比於去年,2021年

全國

31個省市自治區播種面積均有所增加,種糧面積增加是總產量上升的基礎。”

鍾鈺提及,21世紀前,我國糧食生產是存在“週期”的,一個週期持續4-5年,表現為“兩豐一平一歉”。他指出,打破週期瓶頸,是我國實現糧食持續增長的開始。而國家的重視與政策支援,在他看來是糧食生產能持續豐收的關鍵,“十八連豐,這意味著我們在糧食生產上,已經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邏輯和經驗。”

鍾鈺談到,已經取得的經驗,包括基礎設施的增強,例如高標準農田的建設提高了我國農業抵抗旱澇等自然災害的能力;也包括機械化率的提高,目前

全國

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突破了70%,大糧食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均已超過80%,例如今年秋汛期間,高機械化率作業下,搶收搶種才得以順利完成;同時,還來自於近幾年蓬勃發展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的建設,解決了“誰來種地,怎麼種地”的問題,在規避一些地方土地流轉風險的同時,將農民從土地中解放了出來,這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種糧的質量。

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鍾鈺特別提到科技對於豐收增產的作用。據農業農村部此前訊息,我國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60。7%,科技已成為農業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最重要的驅動力。“這意味著,在現在和未來,農業生產對於物質要素的需求會越來越低。”鍾鈺認為,隨著科技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強,它也將成為糧食生產過程中保證產量、提升品質的依靠。

在取得豐收的大背景下,仍有一些生產環節的細節值得關注。鍾鈺表示,雖然總體看來目前機械化率已經很高,但在我國丘陵地區,農業農機需要進一步配套;而在提高農民種糧積極性方面,也需特別關注到今年以來明顯上漲的農資價格。若生產成本持續上漲,農民種糧積極性該如何保障?鍾鈺認為,這也是一個值得持續關注的問題。

2022年會是下一個豐收年嗎?鍾鈺強調,“我們要認清一個現實,就是國家對於糧食生產的產量其實並非是在追求一年比一年高,就如同今年寫入政府工作報告的內容,也是要求‘產量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談及大國糧食安全,產量穩定的意義同樣重大,而在能保證穩定的基礎上,鍾鈺也提到,政策和科技的持續引導和投入,農機和耕地面積的進步空間,都是我國來年再次爭取豐收增產的底氣。

新京報記者 田傑雄

編輯 唐崢 校對 吳興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