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蘇軾筆下最寂寞的秋夜,堪稱最細膩的相思,甩開花間詞幾千裡

古典詩詞當中寫思婦的思念,千百年來的作品多不勝數。經典的詩人通常都有不少這一類主題的經典作品傳世,更不用說其他的詩人們了。

蘇軾筆下最寂寞的秋夜,堪稱最細膩的相思,甩開花間詞幾千裡

相比於唐詩的意境追求,更加追求情感抒發的宋詞更是把這一主題玩轉到了極致。溫庭筠筆下的花間詞已經開創了這一詞派的傳統,影響了後代諸多詞人對這一類主題的審美追求。哪怕是以曠達著稱的蘇軾,筆下寫一個思婦的思念也如此的細膩。秋帷裡。長漏伴人無寐。低玉枕涼輕繡被。一番秋氣味。曉色又侵窗紙。窗外雞聲初起。聲斷幾聲還到耳。已明聲未已。

蘇軾筆下最寂寞的秋夜,堪稱最細膩的相思,甩開花間詞幾千裡

這首宋詞就是蘇軾《謁金門·秋夜》,堪稱是蘇軾筆下最寂寞的秋夜,婉約詞的寫法讓人想起溫庭筠筆下的花間詞。全篇也都是在寫一個女子的夜不能寐,都是在寫一個女子在秋夜的相思之苦,但是卻沒有一個字正面描寫,體現出了蘇軾筆法的得心應手。“秋帷裡”,已經勾勒出詩詞描繪的場景,“長漏伴人無寐”抒情主人公已經顯現在我們的眼前。我們不知道這個女子如何裝扮,我們只知道這一個女子夜不能寐。而且在這個秋月之中她更是感覺到“低玉枕涼輕繡被”,到處都是“一番秋氣味”。

蘇軾筆下最寂寞的秋夜,堪稱最細膩的相思,甩開花間詞幾千裡

中間省略了很多的內容,接下來的詞句直接寫凌晨。“曉色又侵窗紙。窗外雞聲初起”,經歷了一夜的夜不能寐,轉眼間已經到了凌晨天色將明。晨光浸透窗紙,窗外報曉的雄雞發出第一陣鳴聲。在那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時代,雞鳴堪稱是造成最準時的鬧鐘。整個下片都已經是凌晨時分,甚至天已經放亮了,而蘇軾對上片當中那個陷於相思中女子卻沒有一筆一劃的描寫。

蘇軾筆下最寂寞的秋夜,堪稱最細膩的相思,甩開花間詞幾千裡

這是說是故意的留白,一個有情人的相思,夜晚的夜不能寐,已經不用太多的語言來細細的描摹。只需要把他夜不能寐的側面,用時間的長度拉寬,就能夠非常形象地展現她內心的苦澀了。所以蘇軾沒有直接來寫這個女子內心是如何的愁,沒有寫她的淚水,沒有寫她的眉頭緊蹙,而是在寫秋夜將明,反襯出這個女子的一夜相思。

蘇軾筆下最寂寞的秋夜,堪稱最細膩的相思,甩開花間詞幾千裡

整首詞讀來用字非常細膩,讓我們想起溫庭筠筆下的花間詞。但是和溫庭筠在對女子的相貌和動作和妝容進行大量描寫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蘇軾把更多的字眼用到了時間的長度之上,用到了秋夜的冷,而沒有一個字寫這女子動作、神態、包括服飾,體現了對花間詞的揚棄。其中高下已經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