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家長的這種教育方式,表面上是管孩子,實際上會摧毀娃的自控力!

文|西紅柿媽媽

“別玩手機了!快點吃飯!”

“別看電視了,趕緊寫作業。”

小孩子

在禁止類語句的催促下

,很容易形成

固定思維

,甚至是養成一種習慣,透過“等待催促”來結束手裡的事情。

上三年級的小皮,每次玩手機都肆無忌憚,有一回爸爸問他:“你怎麼就是玩不夠手機呢!明知道作業沒寫完,你就不會自律一點,玩一會就關機嗎?”

家長的這種教育方式,表面上是管孩子,實際上會摧毀娃的自控力!

結果,小皮卻無所謂地回答爸爸:“我媽就是定時鬧鐘啊!

如果我玩久了,我媽肯定會告訴我

,不許玩了,我自然就不玩了。在此之前,我仍然可以玩個夠。”

孩子無心的一句話,揭開千萬個家庭的“傷疤”。

果然,

很多爸媽都有這個通病,會告訴孩子“別做什麼”,不許做什麼

久而久之,孩子就養成了習慣,“等待”爸媽的命令,變得越來越沒自控力。

不許想那個粉紅色的大象

有個著名的心理學實驗:不許想那個粉紅色的大象。

參與者被要求,不要去想房間裡有一頭“粉紅色的大象”。可結果,卻沒有人成功,大家都一樣,腦子裡會不可控地出現粉紅色的大象。

家長的這種教育方式,表面上是管孩子,實際上會摧毀娃的自控力!

這個實驗就證明了一個道理,

越是不要想的事情,大腦越容易記住

。同理,越是被禁止去做的行為,我們也越容易去行動。

“禁止類”語言會摧毀孩子的自控力

很多爸媽習慣用禁止類語言,來管教自家小孩,控制孩子的行為。比如:不許吃零食、不許偷拿爸媽的錢、不許上課睡覺、不許熬夜玩遊戲。

但是,爸媽們卻發現,越是禁止讓孩子幹什麼事,孩子往往越幹什麼。

這種禁止類語言,對孩子來說幾乎沒有用

重點要說明的是:禁止類語言,不但沒法引匯出爸媽想要的結果。同時,還會加速禁止行為的發生。

禁止類的語言,會間接性摧毀孩子的自控力。

家長的這種教育方式,表面上是管孩子,實際上會摧毀娃的自控力!

舉個例子來說,你越是告訴孩子,你學習差,你不要貪玩自己的玩具了。結果,孩子越容易玩樂享受,疏忽了學習。

放在生活裡,如果你去告訴一個孩子,考試別緊張,手別抖。也許,孩子考試時更容易緊張了,根本發揮不出正常水平,手也更容易抖。

爸媽口裡的“不要做”,等同於提醒孩子“去做吧”

韋格納做過一個著名的“白熊實驗”。他告訴被使者,不要想白熊。結果,每個人都會去想白熊。

韋格納把這個效應稱為“

諷刺性反彈

”,就是說,孩子會重點記憶你不準去做的事情,強化記住“不要”後面的內容。

家長的這種教育方式,表面上是管孩子,實際上會摧毀娃的自控力!

這背後的理論原因很簡單:孩子的頭腦只會接收指令,卻區分不出指令的對錯。因此,孩子的大腦接收到“禁止性”語言的時候,並不會去分析該不該做。

越是不讓孩子做的事,這個語言文字,越容易留在孩子的腦子裡,驅使孩子去做這件事,最終就會摧毀孩子的自控力。

爸媽要想提高孩子的自控力,需要掌握技巧和方法

爸媽說話時,少說“不要”兩個字

跟孩子講話時,少說禁止性語言,少講“不要”這兩個字。爸媽可以用平和敘述的方式,告訴孩子應該做什麼。

家長的這種教育方式,表面上是管孩子,實際上會摧毀娃的自控力!

比如,爸爸看

見孩子

在玩手機,想告訴孩子不要玩了,趕緊吃飯。那麼,爸爸可以換種平和的方式來講話,對孩子說“

飯菜涼了,現在吃飯正合適

。”

孩子就會得到正向的語言輸入,大腦接收到的訊號是“現在做這件事,正合適”,孩子的行動就會很積極,更願意放下手機。

家長的這種教育方式,表面上是管孩子,實際上會摧毀娃的自控力!

2-7歲時,爸媽要積極培養孩子的自控力

小孩子在2-7歲時,是培養自控力的關鍵時期。

這個階段的孩子,思維力、自主意識、秩序、人際關係,各方面都處於敏感期。孩子會離開爸媽,去幼兒園跟小朋友們學習生活。

此時,爸媽訓練孩子的自控力,將對孩子的一生都十分重要。

比如說,給孩子制定規則,讓孩子按時起床、洗漱、睡覺。然後,如果孩子哪件事情做得好,爸媽可以給孩子一定的獎勵,語言上的誇讚,或是玩具上的陪玩,都能鼓勵孩子繼續保持自控力,培養自律行為。

家長的這種教育方式,表面上是管孩子,實際上會摧毀娃的自控力!

與其跟孩子說“不要”做某些事情,“不可以”怎麼去做,不如用這種“模板式溝通方法”:

現在+如何做某件事+好處

孩子感覺到這樣做的益處,對這麼做有興趣了,自然就會去做了。

您可以嘗試下這樣的方法,試試孩子的自控力有沒有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