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清代詩人的即興之作,後人一提到有關風箏的作品,就會想起這首詩

田園詩的發展經歷了漫長曆程,從陶淵明開始一直到清朝,時間綿延長達1000多年。在這1000多年當中,很多的詩人都留下了關於田園風景的精彩作品,大多數都表達出了對田園閒適生活的嚮往。連盛唐時代的孟浩然和王維都有如此的想法,更不必說生活在其他時代的詩人們了。他們都把這裡當作自己生命當中的桃花源。在現實生活當中受到挫折的時候,都渴望來到這個無邊無際的田野之中,給自己的心靈療傷。

清代詩人的即興之作,後人一提到有關風箏的作品,就會想起這首詩

有一個清代詩人也是如此。他生活在清朝後期,文學史上幾乎沒有關於他任何的記載,但是後人一提到有關風箏的古詩,就會想起他,還有他的一首有關放風箏的詩歌。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這首古詩就是清代詩人高鼎《村居》,每一句都在寫著美麗的田園風光,更是刻畫出了早春的美麗景色。詩歌一開始,就是一個美麗的成語,“草長鶯飛”正是一年當中最美的二月。這裡屬於早春,寫出了春日早晨特有的明媚和迷人的景色。

清代詩人的即興之作,後人一提到有關風箏的作品,就會想起這首詩

早晨二月小草長出了嫩綠的芽,鶯歌燕舞在天上飛著歡快的唱著歌,春風吹到人的身上柔柔的。“拂堤楊柳醉春煙”,吹動著長堤上的柳樹枝,更是輕輕地拂動地面。彷彿在整個春天都沉浸在這樣的景色之中,讓人都禁不住沉醉其中。輕拂著大地的楊柳,在這個溫柔的春天當中沉醉了。如此美麗的春天,怎麼能沒有孩子的參與呢?最後兩句更是突出,在這個春天最具生命力的孩童。“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和這大地上的萬物經歷春天覆蘇一樣,孩子們在這個春天,也在經歷的生命當中最好的成長歲月,他們學習,他們也貪玩。所以在早早的放學之後,連忙趁著輕柔的東風,把風箏飛上天。

清代詩人的即興之作,後人一提到有關風箏的作品,就會想起這首詩

這首古詩並沒有太多時代的痕跡,單純從詩歌的表面來看,幾乎可以放置到任何一個富有春意的春天。實際上詩人所生活的時代,已經到了令人心痛的晚清時期。但是在詩人的眼中,所有的一切都沒有關注。在他的心中只有天地間這醉人的春色,還有那蓬勃生機、嬉笑著玩耍的兒童。無論外界情況如何,只要是春天沒有失約,就值得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