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海康威視憑什麼成為機構的心頭好?

海康威視憑什麼成為機構的心頭好?

海康威視的增量空間和護城河。

作 者 / 大師兄

編 輯 / 小市妹

最近2年,海康威視並不順利,安防行業增速乏力、美國晶片斷供、華為等巨頭的強力競爭等負面因素,都對公司的發展形成了巨大壓力。

但是以基金為代表的投資機構,對這家安防巨頭仍然情有獨鍾,公募和私募界的明星基金經理也在用動輒幾十億的真金白銀,為海康的未來投下信任票。

市場的迷霧之中,海康到底還能走多遠?

1

時勢造英雄

2001年9月11日,美國遭遇嚴重恐怖襲擊,全球安全形勢驟然緊張。在隨之而來的反恐大潮推動下,全球安防行業迎來了飛速發展的契機。

同年11月23日,海康威視在杭州成立。來自於華中科技大學的三位年輕人陳宗年、胡揚忠和龔虹嘉,組成了海康著名的三劍客。

其中,擁有國企大股東中電科工作背景的胡揚忠和陳宗年成為了海康威視職業經理人和主要操盤者,而龔虹嘉作為最早期的個人投資者,投入了245萬,佔股49%。

海康威視憑什麼成為機構的心頭好?

海康三劍客,從左到右分別為龔虹嘉,陳宗年,胡楊忠

圖片來源:

網路

海康成立之後不到一個月,2001年12月11日,中國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正是從那一年開始,中國經濟逐漸融入世界的大潮,海外業務也由此成為海康重要的收入來源。

2001年,也是中國城市化和經濟發展快速起飛的重要一年,基礎設施建設和政府開支的高速增長,成為安防行業成長的重要催化劑。

當個體命運和時代潮流交匯,海康威視迅速崛起。

僅僅用了11年,海康就成為安防行業全球排名第一的企業,並在隨後的8年連續蟬聯,2020年海康營收635億,佔全球影片監控市場份額接近30%。

在資本市場,海康的表現也堪稱驚豔,2010年上市以來股價增長超過20倍,市值最高時超過6300億。當初龔虹嘉的那筆245萬的投資,最終換來了超過1萬倍的收益,成為A股市場的投資傳奇。

作為著名的白馬股,海康威視也深受機構投資者的青睞。截至今年6月底,海康威視是公募基金的第五大重倉股,持股市值高達870億,較一季度加倉了6143萬股。

海康威視憑什麼成為機構的心頭好?

在海康威視的前10大股東中,也彙集了當下市場最頂級的私募和公募基金,其中第四大股東高毅鄰上一號遠望基金,持股市值超過100億,基金經理是私募大佬馮柳;第九大股東易方達藍籌精選混合型投資基金,持股市值45億,基金經理是“公募一哥”張坤。

海康威視憑什麼成為機構的心頭好?

海康威視前10大股東名單  來源:同花順iFinD

當然,再好的公司在資本市場也難免有遇冷的時候。進入下半年以來,海康威視不漲反跌,三季度累計下跌接近20%,市值蒸發超過1300億。

海康股價的下跌,除了市場風格的變化和較高估值帶來的調整壓力之外,未來的發展潛力,是否也開始被投資者質疑呢?高速成長了近20年的海康威視,其業績繼續增長的空間在哪裡?

2

增量在哪裡?

隨著宏觀經濟增速放緩,中國安防產業成長勢頭在2011年之後出現一定程度下滑,海康的盈利能力也開始出現了下降趨勢,公司銷售淨利率從2009年33。4%下降到2020年的21。54%,淨資產收益率從2009年的60%下降到2020年的27。72%,淨利潤增速也從2009年的50。57%下降到2020年的7。82%。

海康威視憑什麼成為機構的心頭好?

傳統安防行業似乎已經成為紅海市場,但是增量需求其實早已出現。

近年來,物聯網、雲計算、人工智慧帶來的技術進步,促使安防的數字化和智慧化升級方興未艾,安防產品其實早已不僅是簡單的追求高畫質晰度的影片監控器,而是具備人臉識別、深度學習、資料分析等多重功能的智慧化影片裝置。影片服務從安全保障到效率賦能的“本質躍遷”,無疑會帶來更多的應用場景和增量需求。

比如說服裝店,安裝了海康的智慧攝像機後,店內客流量、客戶群體的基本屬性

(如男女比例、年齡和身材分佈等)

,甚至哪一款服裝更受關注

(試穿及購買人次等)

,都可以通過後臺系統統計分析得非常清楚,服裝零售商可以據此最佳化商店佈局,從而有效提升商品銷售。

為了順應行業潮流,在公司定位上,海康已經在不斷地弱化安防公司的概念,逐漸定位為“以影片為核心的智慧物聯網解決方案和大資料服務提供商。”

此外,作為全球行業龍頭,海康海外業務佔比接近30%,海外市場帶來的增量也不容忽視。

雖然近年來全球行業增速已經降到7%左右,但在更廣大的亞非拉等發展中國家,傳統安防產品的滲透率相對較低,海康的發展顯然具備更大空間。

整體增量空間猶存,隨著技術和需求的升級換代,行業的市場集中度也在持續提高。2018年,我國影片監控前三強佔市場份額CR3突破50%,到2020年,CR3海康、大華和華為市佔率超過64%,三年間提高了14個百分點。

行業集中度提升有利於龍頭企業獲得更多的市場份額,作為絕對霸主的海康威視,應該是最大的受益者。

3

海康憑什麼?

行業前景看起來又是一片藍海,但是海康並非沒有隱憂,除了大華等老對手之外,最大的挑戰,來自於其他巨頭類公司的競爭壓力。

其中,最重要的攪局者是華為,這家科技巨頭進入影片服務行業的時間並不長,但是憑藉強大技術能力、品牌優勢和政商關係,華為業務成長得非常快,特別是對B端大訂單的獲取方面非常強勢。華為目前已經在全球影片監控行業排行第四,僅次於海康、大華和安訊士。

華為之外,阿里、騰訊等網際網路巨頭對影片服務行業也虎視眈眈,其打法和華為類似,主攻的也是行業內B端大訂單,成為行業的重要變數。

與上述巨頭相比,海康雖然在公司體量上不及對手,但是作為行業先行者和業務更為專注的公司,其影片技術方面的能力並不遜色,這從海康的研發人員數量和研發投入可見一斑。

最近5年,海康研發總投入超過200億元,研發技術人員超過2萬人,佔到了公司總人數近50%。

2020年,公司研發投入達到63。79億元,佔營收的比例達到了10。04%,研發強度進一步提升。

這個資料有多牛逼呢?

在A股4000多家公司中,研發投入超過50億、且佔營收比例超過10%的,只有海康威視和中興通訊兩家公司。

在大規模研發投入的支撐下,海康的底層技術能力近年來獲得大幅提升

計算架構有云邊融合

(即雲端大資料和邊緣計算的融合)

資料架構有物信融合

(智慧物聯網與資訊網融合)

演算法有AI開放平臺

軟體形成了元件化開發的方法

以物聯感知、人工智慧、大資料為核心的技術體系不斷迭代完善。

在行業內特別是傳統政務領域積累的渠道資源,也是海康非常重要的護城河之一。

深耕安防20年,海康作為安防產品供應商參與了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廣州亞運會、盛世大閱兵等超級專案,在政府系統具備很高的口碑。安防系統的轉換成本很高,特別是對於造價較高的專案,一旦前期選擇了海康,後期在有了新的需求時,為了軟硬體之間的相容,可能也更傾向於選擇海康。

海康最大的護城河,

還是來自於對於下游碎片化應用場景中使用者需求的服務能力,這是公司基於多年行業經驗和海量資料積累而形成的核心競爭力。

而這部分需求,既是當下行業最大增量所在,也是新進入的巨頭很難跟海康競爭的領域。

事實上,淡化安防公司的概念後,海康圍繞資訊捕捉,傳輸,處理,預警,不斷拓展各細分行業的業務範圍,創新業務在2017年的營收只有17億,到2020年增長到62億,年複合增長率高達54%。

當然,日益龐大的碎片化市場需求,最大特點是非標準化,一定程度上是髒活累活,這是更大體量的巨頭公司進入意願較低的領域,同時對海康的管理和流程控制能力也會提出重大的挑戰。

從這個角度上講,服務範圍更廣更雜的海康威視,儘管毛利率可能比不上那些專拿大單的巨頭,但是給行業帶來的價值可能是最大的。

■ 免責宣告

本文涉及有關上市公司的內容,為作者依據上市公司根據其法定義務公開披露的資訊(包括但不限於臨時公告、定期報告和官方互動平臺等)作出的個人分析與判斷;文中的資訊或意見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商業建議,市值觀察不對因採納本文而產生的任何行動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