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春秋戰國數百年戰爭不曾缺糧,為何諸葛亮卻糧草不足?

春秋戰國時期諸國林立,春秋爭霸,戰國兼併,戰爭長達數百年,期間各國之間攻伐不斷,但是數百年的戰爭中卻很少出現糧草不足的跡象。特別是秦國,依靠關中平原和成都平原兩大糧倉之地,最高可以動員百萬大軍。可是三國時期的蜀國同樣在益州,也佔據了漢中,可是富饒的成都平原為何不能滿足諸葛亮北伐的需要呢?

春秋戰國數百年戰爭不曾缺糧,為何諸葛亮卻糧草不足?

我們看史書都知道,諸葛亮每次北伐都受困於糧草不足,甚至還得放棄戰國。當時的蜀國人口約一百萬,供養十萬大軍,也就是十人供養一人。遠非秦國時期的六十萬大軍,可為何還會缺糧呢?這就要從兩者完全不同的徵兵制度來看了。

春秋戰國數百年戰爭不曾缺糧,為何諸葛亮卻糧草不足?

戰國時期,各國實行全民皆兵。例如長平之戰,趙國為了抵抗秦國,動員了全國十五歲以上,六十歲以下的所有人去前線。若是平時,則各個耕種農田,實行一種耕戰結合的制度。戰國時期唯一的職業化軍隊就是吳起在魏國建立的魏武卒,其實力有多強呢?吳起河西之戰,以職業化軍隊魏武卒三萬人就打敗了秦國匆匆組織起來的五十萬大軍,根本不是一個量級的。

春秋戰國數百年戰爭不曾缺糧,為何諸葛亮卻糧草不足?

到了三國時期也同樣如此,三國都奉行職業軍人的原則,已經不再是寓兵於農了。正是因為如此,曹魏開始實行屯田制,極大地彌補了糧草上的不足。而蜀國當時卻還未實行,所以諸葛亮一直面臨了糧草不足的問題。等到諸葛亮意識到時,已經是第六次北伐了,而當時諸葛亮卻來不及實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