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陶淵明這句話被李白用詩歌吟唱出來,是詩仙風采的最佳寫照

公元405年,彭澤縣衙上下忙碌,收拾一新,官員神情緊張肅然以待,準備迎接專管督察下屬各縣鄉吏治政務的督郵到來。一切就緒,可是縣吏卻發現縣令本人卻衣冠不整,一副不以為然的樣子,熟悉複雜官場的縣吏,急忙提醒縣令說,您應該穿戴得衣冠整齊一點,以顯謙遜恭敬之意。縣令沉思良久,慨然而說,我豈能為五斗米向鄉里小兒折腰。說罷這話的陶淵明最後打量了一眼公堂,發出幾聲譏笑,脫下身上官袍,揮起手中筆墨,慨然寫下:“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猶可追。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

陶淵明這句話被李白用詩歌吟唱出來,是詩仙風采的最佳寫照

然後解職掛印,飄然而去。一頂小小的烏紗,換成了一件寬大的布衣。自此,他廬山腳下,築廬而居,草屋幾間,竹籬楊柳,遠山脈脈,墟煙曖曖。此時,三個朝代,十個皇帝,鏡花水月般一瞬而逝,萬丈紅塵,功名利祿猶如蛛網裹結,天下攘攘熙熙。他自是耕地種園,閒敲棋子,把酒東籬。又性樂酒德,喝酒必盡興,有時先醉,便向客人說:“我醉欲眠,卿可去。” 真是怡然自得,一派天真。幾百年後,又有一個天縱才情的詩人,唱著我輩豈是蓬萊人,醉臥花叢,朦朧著雙眼,說出了同樣的話:“我醉欲眠君可去,明朝有意抱琴來。”山中與幽人對酌唐代:李白兩人對酌山花開,一杯一杯復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來。

陶淵明這句話被李白用詩歌吟唱出來,是詩仙風采的最佳寫照

這首詩,寫得可真美。兩個好朋友,在山裡喝酒,在山花爛漫處喝酒;一杯一杯接一杯,喝得很不少了;“我醉欲眠卿且去”,告訴朋友,我醉了,想睡了,你先回去吧。最後一句,是相約明天接著喝。此詩乍讀無味,細細念來才發現,隨心所欲、恣意而飲的神情,不拘禮節、率然天真的態度,酒酣不覺山花已開的情境,都躍然紙上,如此直白而不損其意境,唯有太白能做到了。李白在這裡,幾乎用的是陶潛的原話,入詩卻也恰切,正是一種真率灑脫的風度。

陶淵明這句話被李白用詩歌吟唱出來,是詩仙風采的最佳寫照

然而每每讀這首詩,又都覺得詩中其實是深藏著大寂寞的。大寂寞在於,倘若老朋友明天不來,那他就只能自個兒喝酒了。於是乎,心裡不免替李白添一分擔憂,怕他的老朋友明天果真不來赴約,甚至永遠都不來了。“明朝有意抱琴來”,這是殷殷囑託,或者說,竟是懇求呢。當然,我也覺得,在大寂寞之外,是還有值得詩人欣慰的地方。畢竟,有過一個老朋友,在往昔和今天,都對你“有意”,可以陪你“一杯一杯復一杯”,可以為你彈琴一曲。便明天他不再來,你還有帶著酒香和花香的回憶。

陶淵明這句話被李白用詩歌吟唱出來,是詩仙風采的最佳寫照

詩裡沒有描寫彈琴,但分明有高山流水的聲音,傳到我們的心裡來了。“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來。”這是一種多麼讓人羨慕的生存狀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