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男子毆打少女被刑拘,警方靈魂質問:“算什麼男人?”

前兩天,一個警察執法的影片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評。

警察的本次執法,是因為11月21日在網上流傳的一段影片。

影片中操著懷仁口音的男子先是用腳踹少女胸部,之後一直在掌摑這名少女,口中還一直喊著:

“報警?報警?我給你機會報警!”

影片中的女子被男子堵在了角落裡,無處可逃。

這段影片中還出現了另一位男人的身影,算上拍攝影片的在場起碼有三名男子。

三名男子對這個弱女子形成了圍堵。

而錄影片和上傳到網上的人,則覺得這是他們男人耀武揚威的最佳記錄,興致勃勃地分享給更多人一同瞻仰。

此影片在網上進行了廣泛流傳,最終傳到了執法人員的手中。

天道有輪迴,蒼天饒過誰,之後這名打人的男子被警方依法行政拘留。

在警方對家暴男問詢的過程中,該男子承認了自己毆打了影片中的少女,緊接著警方對該男子進行了思想教育,

“你是不是一個男人?

男人啊,在社會上要有擔當,要有責任!

作為一個男人你體現的是什麼,你的良心不受譴責嗎?

如果你的母親,你的姐妹被別人去打,你怎麼想?

時刻記住兩個字,叫法律!”

警方教導家暴男的影片被髮布到了網上,引起了一片喝彩。

屢禁不止的家暴現象依然層出不窮。

隨著社會新聞的逐漸曝光,越來越多人重視家庭暴力的問題,但是還存在幾點誤區。

男子毆打少女被刑拘,警方靈魂質問:“算什麼男人?”

01

家暴不僅僅是“家務事”

山西男子帶著自己的朋友一起圍堵一名少女,作為朋友本著講義氣來幫助朋友解決“家務事”,在旁邊對少女形成脅迫和壓力。

如果這場家暴形成的主謀是這位毆打者,那陪同者就是幫兇。

家庭暴力從來都不是兩口子之間的“家務事”,而是觸犯法律違反人權的社會問題。

所謂的“床頭打架床尾和”、“打打鬧鬧活到老”、“兩口子之間吵架忍一忍就過去了”,都只是暴力形式對弱者侵害的偽裝。

如果在社會上被別人毆打,都是抱著忍一忍就過去的心態,那隻會滋生更多類似的行為。

就是因為每次在暴力的背後,施暴者都以各種藉口和說辭,搪塞自己傷害別人的罪責。

才會讓弱者逐漸失去反抗能力,在暴力的淫威下漸漸迷失自我。

而暴力者身邊的幫兇則是這場暴力行為的維護者。

維護的人多了,漸漸受虐者也覺得沒有人可以救自己,大家都沉浸在暴力的謊言中難以解脫。

而事實上,家庭暴力是應該予以勸阻、調解的,因為這個行為是違反法律的。

受害人有權尋求幫助,不僅僅限於報警,或者向居民委員會提出請求協調,所在單位領導也應該給予勸阻。

如果每個人都站在正確的位置上,對不正當行為進行糾正,很多不應該發生的慘事都可以避免。

男子毆打少女被刑拘,警方靈魂質問:“算什麼男人?”

02

男人打老婆絕對不是被逼出來的

有些實施暴力的男性,在事後會把責任都推到女性身上。

“如果不是她一直絮叨不停,我是不會打她的。”

“要不是她走過來妨礙我,我是不會打她的。”

“她是我老婆,我心情不好都是她的錯,她就應該被打。”

這些具有導向性的言論,都把

這暴

力行為歸咎為一個人,那就是女性。

而施暴者卻好像是被逼迫犯案一樣。

然而,不論是語言引導還是暴力行為,這些男性本能的動作,都是為了達到控制伴侶的目的。

他們潛意識裡認為自己是家庭的支配者,家庭的其他成員都應該聽從自己的支配。

不論是捱打、辱罵,只要自己高興,別人都只有接受的份。

而一旦發現自己的權威失效的時候,施暴者就要透過語言侮辱及暴力動作來向家庭成員施壓。

大多數時候是配偶,有時候也會波及孩子。

而如果面對這種暴力控制選擇妥協的話,只會助長施暴者的氣焰,讓他覺得一切都理所應當。

女人和小孩不應該成為施暴者發洩的理由,所謂的“你惹我生氣,我就要打(罵)你,”不過是施暴者壓迫弱者的藉口。

使用暴力是施暴者為了達到自我愉悅的消遣。

暴力不能解決問題,暴力行為只會成為施暴者的娛樂方式,而被施暴者就成為了無辜的被迫害物件。

把自己的錯誤歸咎於別人的引誘,這本身就是一種非常無能的表現。

自己錯了就是錯了,因為別人阻礙你的眼睛,你就要殺了對方,殺死對方之後還說是對方逼迫你的?

這種強盜理論,是非常不合理的。

男子毆打少女被刑拘,警方靈魂質問:“算什麼男人?”

03

脫離道德綁架

“寧願有一個惡爸爸,也不比長在單親家庭強。”

“家醜不可外揚,有些事忍忍就過去了。”

“都是自家人,兩口子打架不記仇。”

在很多受害者尋求幫助的時候,大多數時候會碰到所謂“好心人”的勸導。

這會讓本身已經受到屈辱的受害者,受到二次傷害。

這場本不應該發生的苦難,似乎自己經受不住,就是自己的過錯。

如果自己再忍忍,那大家就不會用異樣的眼光看孩子;

如果自己再忍忍,那大家就不會再議論紛紛;

如果自己再忍忍,自己就成全了這個家。

事實上,正是這些“善意”的勸導,讓施暴人更加變本加厲地實施暴力。

這些勸導讓施暴人也意識到自己的行為並沒有錯。

而且聽到他人的議論時,會讓施暴人更覺得配偶太不聽話,要嚴加懲罰。

對一個家庭“好”或者“不好”的標準,絕對不是取決於別人的口中,而是自己和家人真實的感受。

沒有一個正常人會願意經受言語侮辱、長時間的冷暴力、以及身體上的傷害。

受虐者在承受這傷害的時候,同時也會陷入深深的自我懷疑、看低自己、以及發展為自虐傾向。

被虐待的人缺乏外界的支援與理解,對她們來說是二次傷害。

長期生活在暴力氛圍之下的小孩,會產生心理陰影。

並且會留下只有暴力才能解決問題的對映,這對於配偶和孩子都是非常不健康的。

家庭暴力不僅僅存在於農村和低學歷人群,有些有學識、有地位的人依然熱衷於這種暴力行為。

當意識到自己承受著不公平對待時,應該及時破除道德綁架束縛。

積極尋求有關部門幫助,堅決地拒絕任何形式的暴力。

作者|羽冰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金融學專業,曾從事於金融行業,後轉媒體行業3年,國內外影視分析研究者,擅長從看劇中思考人生,以及從國內外女性生存現狀中探索現實情感價值觀,深度啟發眾多女性婚戀與自我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