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一個孩子的外在行為,都是他內心需求的投射

貓媽說:原生家庭不是一個人的宿命。

是什麼讓你憤怒、悲傷、難過,甚至控制不住地大怒或崩潰?

是什麼讓你缺乏安全感?

是什麼讓你沒自信,不敢拒絕,不懂爭取?

為什麼你會拖延、懶惰、敏感、脆弱、情緒化?

精神學家阿德勒說:“一個人成年的行為,都可以回到童年找答案。”

每個人內心深處,都住著一個長不大的小孩。不管在童年,還是成年後,當他得不到關心、愛護與療愈時,他就成了一個陰晴不定的孩子。

一個孩子的外在行為,都是他內心需求的投射

《療愈你的內在小孩》的作者施琪嘉是一位心理學博士,心理治療師,她透過十幾年的心理治療,透過對人的精神分析以及對嚴重的人格障礙的治療。她發現很多人的消極自我實際上來自童年,我們稱這種消極自我為有創傷的內在小孩。內在小孩是每個人內心中的孩子。我們每個人內心中都有一個孩子的狀態,這個內在的孩子不會隨著我們的年齡增長而消失。相反,他會永遠像一個孩子一樣躲藏在我們內心的角落裡。因此,她寫下了這本書,從5大需要,5種情緒,5個價值信念來解讀每個人的內在小孩,即提出了問題,也給出了療愈方法,堪稱30堂人生成長課。在豆瓣閱讀評分7。7。

01越需要什麼就越缺什麼

榮格曾經對人的成長階段做了劃分:0~15歲是母親階段,15~35歲是父親階段,35歲以後就是自行化解。

母親階段主要是指你的孩子的生理發育從第一性徵到第二性徵,他的發育還是不成熟的,所以他需要母親般的照顧和陪伴,這個時間比較長。

一個孩子的外在行為,都是他內心需求的投射

榮格的成長階段劃分提醒我們,做父母的從孩子出生一直到孩子青春期結束,都應該悉心照顧這個孩子,小心翼翼地呵護他的內在小孩。其實這個孩子沒有提什麼條件,他只有一個條件就是愛。所以,我覺得如果你給予孩子足夠的愛,在愛的前提之下,很多事他都是可以接受和接納的。

養魚重在養水,養樹重在養根,養人重在養心。母親的情緒決定著家庭的幸福感。

當然這不是說父親就可以心安理得的缺席了,父親在家庭裡要守一個“道”字,他送給母親一個“安”字。夫妻情感越穩定,幸福指數越高,家庭的幸福指數就高。這個小孩內心獲得的滋養也就越多。

如果一個孩子得到了適度的愛,這份愛讓他覺得很舒服,對他來說是有界限的,是包容的,那麼這個孩子以後就不會無邊地索取。相反,那種對父母無邊索取的孩子,實際上他的內心並沒有得到滿足。

▲缺乏愛的內在小孩可能內心是一個非常貪婪的“惡魔”,可能對於很多東西都有強烈的佔有慾。

缺乏愛的孩子有一個表現形式就是貪婪,他其實是一個飢餓的孩子。

他想去愛時,就特別貪婪,什麼東西都想佔有。

按照弗洛伊德的人格發展理論,孩子在出生後的第一年時處於口欲期。在這個時期,嬰兒的頭號需求就是吃東西,他對所有事物的感覺都是透過嘴來感知的。“口中有物,心裡不慌”,就是口欲期的表現。而這種佔有慾望還會有多種表現。收藏癖、儲存癖,他拼命地去佔有,看到一個東西就一定要佔有,如果不佔有心裡就像貓抓一樣不能安寧。

缺愛的內在小孩的另一個典型表現就是病理性的嫉妒。病理性嫉妒有一個典型特徵就是:得不到就毀滅。

所以小時候父母給孩子足夠的愛,這個孩子也就會變得比較友好、友善。

▲缺少陪伴的孩子,會特別黏滯和依戀。

一個孩子的外在行為,都是他內心需求的投射

表現為:

○黏滯型依戀關係:特別黏人、分離焦慮、面板飢渴症。

○害怕型依戀關係:心裡渴望關係、行為破壞關係。

這個小孩長大後,在成年人的依戀關係中,也會表現得特別黏人,天天要黏著對方。因為他內在小孩特別害怕分離。

早年缺乏父母陪伴的經歷會內化在心裡,在成年後處理現實關係中,他會認為沒有一段關係是值得信任的。他會認為,“我現在得到的親密關係遲早都會被分離,所以我先主動把它分離掉”。

▲缺乏誇獎的內在小孩會病理式求誇獎。

缺乏誇獎的內在小孩小時候被父母過分貶低,對父母的道德防禦開成“我不好”的信念,他的內心有一個自卑的內在小孩。

他求誇獎的具體表現是:以自我為中心,對他人漠不關心,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如何誇自己上。

▲缺玩耍的內在小孩會缺乏共情。

如果在孩子小的時候,父母要求孩子這個不能動、那個不能動,認為凡是跟玩有關的東西,甚至是孩子的愛好,都是玩物喪志,都是不務正業,那麼這個孩子以後可能會變成什麼樣呢?

我們大家比較熟悉的這種內在小孩的表現就是“直男”。在很多事情上,他覺得自己想的就是對的,別人說的玩笑話都是真的。他們有可能情感不豐富,思考的問題也主要在理智層面,並且是基於他自己的邏輯的理智層面。所以有時,他很難理解別人的言外之意。

孩子天生都有一定的創造力,都喜歡玩,都喜歡跟父母玩。所以一個不被允許玩耍的孩子,他內心的心理空間可能就沒有那麼大。

玩耍可以擴大一個人的心理空間。心理空間大,意味著你有更多的妥協的能力、抗頓挫的能力和反思的能力,這當然很重要。能夠玩耍的孩子的內在小孩應該是很有趣的人。

在所有複雜情感中,委屈是一種特別複雜的情感。委屈常常是因為願望不僅沒有被滿足,而且沒有被看見,沒有被理解。道歉意味著你看見了他,你安撫了他,並且你還理解了他。這麼複雜的一個過程,一句道歉就能使委屈透過被看見、被理解、被安撫,得到釋放。

▲羞恥感的內在小孩缺乏自信。

弗洛伊德曾經描述過,一個人的自我價值感基於早年他的父母是如何照顧他的。如果父母對他和藹、溫和,他就可以把這種和藹、溫和內化到內心中。這樣,自己就變成一個有意義的個體。

一個孩子的外在行為,都是他內心需求的投射

如果父母經常羞辱他,經常限制他、控制他,使得他形成棄滿羞恥感的內在小孩,他就會不知道自己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表現為缺乏自信,膽小怕事,缺乏反抗精神和自我防禦能力,低自尊和自我價值感弱。

02自我認同感不強的孩子越自卑

▲“我不行”的孩子是如何培養出來的。

“我不行”來自於父母的貶低以及“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

在弗洛伊德的理論裡,有一個現象叫作“被成功摧毀的男人”。弗洛伊德的父親對他比較嚴厲。有一天晚上,他起來上廁所,迷迷糊糊走進了父母的臥室,把尿尿在了父母的臥室地板上,他的父親驚醒後看到這一幕,憤怒地對母親說:“這個孩子將終身一事無成。”

這句話像詛咒一樣,弗洛伊德每每想起父母的這句話就覺得自己不夠成功。

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愛利克·艾利克森說:“孩子會在父母注視自己的喜悅眼光中看到自己。”

言下之意是孩子會在父母看自己的眼光中看到自己的自我價值。

在孩子大概五六歲的時候,他需要的是一個“孵化”的環境,這個環境就是父母的鼓勵、支援,然後給予和力量和誇獎,包容和接納。那麼,當孩子與外在的現實進行聯結的時候,他就能清楚地區分什麼是“我”,什麼是他,什麼是“我的想法”,什麼是別人的想法。

如果孩子在五六歲的時候,父母給他的鼓勵多於貶低,那麼在上小學以後,這個孩子即使受到了貶低和挫折,他也有耐受挫折的能力。

▲“我不配”的孩子來源於父母的蔑視。

有的孩子之所以形成“我不配”的內在小孩子,就是小時候父母對他的態度。因為他經常被父母指定為“我不配”的角色裡,所以在遇到事情和選擇的時候,他們很自然地認為“我不配擁有最好的東西”。

另一個“我不配”的感受來源是自卑心理導致的自卑行為。這源於小時候生活在一個父母打壓的環境裡。

讓一個從小“不配”是非常容易的,但是在他長大之後,讓他從“不配”轉變到“配”是非常困難的。

▲“我不好”的孩子,容易攻擊自己。

有個童年有創作的人,對於壞的東西、對於別人的眼神、話語、話語中貶低的詞特別敏感,而對於稱讚和誇獎卻視而不見,並不是因為他不在乎,而是他覺得那些東西不屬於他。

假如一開始給孩子營造一個特別積極、鼓勵、包容的環境,那麼他可能就會對那些不好的詞特別敏感。

一個孩子的外在行為,都是他內心需求的投射

通常那些感覺“我不好”的人很少主動和別人建立親密關係,但是,如果你一旦意識到自己有“我不好”的內在小孩,並希望能破解它,在你的潛意識中,你就會去找那個能夠幫助你的人,比如治療師、閨密;這些人會讓你覺得,其實你沒有你認為的那麼不好,其實你很可愛。

當你自己接納了這些對你的積極評價,你的人生逆襲和命運翻轉就開始了。當好的東西越來越多的時候,就會把那個不好給覆蓋掉。

總結:

一個孩子的外在行為,都是他內心需求的投射

一個人的成長,一方面來自於原生家庭,一方面也源於內在修復力。

而內在修復力跟年齡、閱歷、見識也有一定關係。俗話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多旅遊,多讀書,增長見識,你會找到自我認同,自我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