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中國式審美”被群嘲,長期欠缺的“美感教育”,得從娃娃抓起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吳冠中先生說過“今天中國的文盲不多了,但美盲很多。”

01 “中國式審美”廣泛存在於我們身邊

我表妹就是眾多美盲中的一員。她有時會過來跟我聊聊她的工作,經常在抱怨:“現在公司一給我分配有關於設計的工作我就愁,比如佈置公司年會會場 ,每次我覺得挺好看,領導卻覺得土氣,還跟我說你這審美不咋地呀,要提升提升……”

其實表妹小時候是個對於美挺有自己主張的小女孩,各種芭比娃娃到她手裡,都能裝扮成頗有一番時尚氣質的時尚達“人”。她還自己設計過服裝圖,那些服裝圖現在看還很時尚。但是我舅媽一看見她一天到晚老倒騰這些,就罵她“ 不要天天在那裡搞那些沒用的,瞎臭美的,趕緊拿你這股勁學習去……”

不僅沒收了她最喜歡的幾個給娃娃做的服裝,給她買的衣服花樣顏色也變得很單一。表妹長大後每次我陪她去買衣服,她對媽媽小時候說的愛臭美那句話留下陰影了,選擇的衣服完全避開時尚漂亮,她終於變成了父母“讚賞”的不懂美、不愛美的孩子……

很多家長認為孩子愛臭美和把太多時間放在打扮上是不好的風氣,不能讓他們花費太多精力在這方面。這樣小孩就被下定義,被這樣的所謂的不打扮,樸素或者自然為美,而稍微有講究的穿著就視作花枝招展,傷風敗俗。這樣的孩子被定義在框架裡,很難再拓展審美的眼光!

“中國式審美”被群嘲,長期欠缺的“美感教育”,得從娃娃抓起

02 美感缺失是如何造成

兒童教育專家孫瑞雪在《捕捉兒童敏感期》中提到過,小孩子在2。5-5歲之間會進入審美敏感期,審美敏感期發生在小姑娘身上會特別明顯。

很多媽媽會發現自家小姑娘開始想自己挑衣服穿,媽媽搭配好的衣服他們不喜歡了,非要自己挑,挑來挑去可能挑到的是搭配風格不對的衣服,比如公主裙硬要套著一對小熊鞋。

除此以外孩子進入審美敏感期還會模仿動畫裡的人物穿衣,模仿媽媽化妝等。孩子的審美敏感期,是幫助孩子形成道德的過程。

這是孩子開始有了自我認知,對於審美開始有了一個模糊的定義,尤其是女孩對自己的衣著和服飾產生濃厚興趣。如果這一時期孩子對審美的要求遭到破壞,大人過多地插手干預,容易導致孩子長大後的美感缺失。

我們父母要做的是利用孩子的愛美之心,適度的給予幫助指導,引導孩子昇華審美情趣、學會自我欣賞。有遠見的父母,懂得尊重孩子的審美需求,在孩子審美萌芽階段,用耐心和細心陪伴孩子認識美、欣賞美、創造美,加入孩子的審美世界,他認為什麼搭配才是美,什麼色彩搭配是美,放手讓她發揮自己想象力尋找。孩子的未來會擁有無限可能。木心就曾說過:“沒有審美力是絕症,知識也解救不了。”

“中國式審美”被群嘲,長期欠缺的“美感教育”,得從娃娃抓起

03美感教育很重要

中國青少年教育研究中心首席專家孫雲曉曾經發出對“美感教育”的感悟:不僅僅創新的基礎和動力是審美, 審美會影響健康人格地塑造。

從小缺失美感培育,小孩的習慣從小養成,俗話說三歲看老,審美習慣從小不培養,長大很難一時促成。現代社會要求內外兼修,形象氣質已經成為一個人最重要的名片。孩子對外界的態度非常敏感,別人對他的讚許與排斥是很容易在意的,當孩子以漂亮大方的形象出現,他會收穫更多的尊重和關注。

因為這種愉悅的情緒體驗,孩子自身也更願意去溝通、去表達自我。

反之,孩子會感到自己被排擠、被拋棄,從而失落和自卑。父母就是最好的審美導師,再加上小孩的模範天性很強。

“中國式審美”被群嘲,長期欠缺的“美感教育”,得從娃娃抓起

著名兒童心理學家皮亞傑把孩子從出生後到15歲分為四個階段,前運算階段指的是2-6歲,這個階段孩子會透過語言、模仿、想象以及符號等來認知世界,孩子會把那些模仿到的認知透過遊戲來加深固化到自己的記憶中。四、五歲的孩子會開始可以模仿身邊的一切事物。

比如你穿著邋遢不已,他會學著你的樣子穿衣不修邊幅出現在大家面前;倘若你在各方面對於審美都有一個正確的選擇,那麼他也會模仿你的樣子,在審美方面因為你的引導有個審美方向,而不是隨意忽略對審美的追求。

現在,審美力已經成為一個人的核心競爭力。

美國有調查研究表明:同等工作能力,穿著得體的人收入普遍高過穿著邋遢者20%。穿著得體會讓對方覺得你足夠尊重他,以體面自信的姿態同別人交往,你將更勝一籌。

“中國式審美”被群嘲,長期欠缺的“美感教育”,得從娃娃抓起

04 如何抓好娃娃的“美感教育”

據研究在孩子2。5歲-5歲“審美敏感期”這個階段,孩子變得十分挑剔和敏感,他們對於事物開始萌生自己的主見,有了自我意識,這個時候的家長需要捕捉到這個變化並制定一個適合孩子“審美敏感期”的計劃措施。

尊重孩子的意願和選擇

小孩子從2歲就萌發了審美的意識,那麼,父母應該尊重孩子的審美需求,鼓勵與滿足他們。比如可以給孩子提供適宜他們的物品,給孩子選擇自己衣著風格的權利,從而引導孩子形成健康的審美觀。我們可以看一下黃磊的女兒黃多多出行衣著,每次外出,她都把自己喜歡的樣子打扮出來,利落自信,塗口紅、塗美甲、帶耳飾、染髮,想做的事黃磊孫莉夫婦都放手去培養她。

家長們應該認識到,最好的審美教育就是把指揮棒交到孩子手裡,讓他有自主選擇權,比如喜歡如何搭配這件衣服地顏色或款式,喜歡如何去創造美都是孩子的意願和天性。

引導孩子發現美感受美

法國雕塑家羅丹曾說過“生活中不缺少美,缺少的是發現美的眼睛。”父母要從身邊隨處可見的場景入手,從日常生活入手,帶孩子去大自然接觸觀察顏色亮麗的水果蔬菜、色彩斑斕的鮮花、姿態各異的小動物……

帶孩子走進大自然,去接觸、感受自然的美景,去欣賞花草樹木……大一點的孩子可以帶去美術館、藝術館、博物館等藝術場所,用知識啟迪孩子發現美、感受美、欣賞美。這一點黃磊、鄧超和李亞鵬等家庭給我們起到了很好的示範作用,只要稍微瞭解一下就會發現,他們經常帶孩子與大自然親密接觸。

“中國式審美”被群嘲,長期欠缺的“美感教育”,得從娃娃抓起

陪伴孩子探索美創造美

父母不要壓抑孩子愛美的天性,不要一味認為學習書本知識是生活全部,要允許孩子去探索美、嘗試美。我們希望孩子懂得欣賞美,做父母的,尤其是媽媽,也要為自己的心注入活力。孩子喜歡自己DIY,那就鼓勵孩子去動手嘗試,父母也參與一起製作。

比如陪孩子製作色香味俱全的美食,陪孩子做手工、織玩偶,搭配服裝等,去積極探索留意一切發生美的細節,當各種各樣的美感被喚醒,蘊於中的是性情,發於外的是行為儀表,從美感觀點看,是最美的,從倫理觀點看,也是最善的。

願所有的孩子,都能擁有引導和陪伴自己看見美、創造美的父母,在未來用美滋養生活、豐富生活。

“中國式審美”被群嘲,長期欠缺的“美感教育”,得從娃娃抓起

我是99分媽媽,也是4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