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想了解孩子,從廢話開始

★每天一篇原創,今天是第

1692

《管見參考》

全國走好網上群眾路線典型案例

浙江省思想政治工作成績突出個人

紹興市網上文化家園示範專案

紹興市全民閱讀優秀專案

紹興市最美領讀者

想了解孩子,從廢話開始

文/管見 主播/張彬

大概從三歲開始,一般的孩子就開始進入幼兒園,四年後,進入小學,開始義務教育階段。

孩子離開父母,做父母的就開始揪心:他是怎麼學的?又是怎麼玩的?老師喜歡他嗎?同學會欺負他嗎?種種擔憂,不一而足。

我也是過來人,對此感同身受,記得我孩子上小學的時候,非常想知道他的在校情況,最渴望就是能在他們教室裡接一個監控,可以直接連到我的辦公電腦上,隨時可以上去看一看。

當然,這只是一廂情願的瞎想。

那麼,該如何解決這個痛點呢?

在我看來,要對孩子在校情況瞭如指掌,

關鍵還得靠父母自己。

有些孩子,不管父母怎麼問,永遠只回答三個字“挺好的”。

該如何讓那個永遠是“挺好的”孩子,開口和父母交流呢?

這需要一定的技巧。

首先,和孩子對話的時機很重要。

對話的時機,不要放在剛剛接到孩子的時候,因為這個時候孩子還沉浸在學校裡的一些事情中,沒回過神來。

可以選在到家的時候,或者是飯後、睡前,這個時候孩子最放鬆,是對話溝通的最佳時機,更願意和父母坦誠相見。

其次,父母要耐心聽孩子的“廢話”。

不少父母只願意自己提問,一上來就想直接掏出核心內容,而不願意傾聽孩子的“廢話”。

其實,對家長說的這些“廢話”,做父母的要重視並及時迴應。

表面上看,這種“廢話”毫無意義,其實它體現了孩子本身的狀態,一方面孩子是愉悅放鬆的,另一方面,也體現了孩子對父母的信任。

父母傾聽孩子說的“廢話”,會讓孩子知道:他的聲音是會被聽到的,他表達的內容是被重視的,他的需求是被看到的。

只有這樣,孩子表達的慾望才會增強,才會和父母說掏心窩子的話,話匣子就從這些不經意的“廢話”中打開了。

第三,家長的提問要開放式和具體化

要避免一些封閉式問題,比如“今天在學校裡開心嗎?” 這樣的問題,孩子就除了說一句“還行”之外,就沒什麼好說的了,對話就會中斷。

太抽象的問題也不好,比如“今天感覺怎麼樣?”這樣的問題,是很難讓孩子具體展開聊的。

可以這樣的提問:

今天語文課上了什麼?

今天體育課是什麼專案?

今天的大課間做了什麼?

今天什麼事情讓你最開心?

你喜歡和哪幾個同學一起玩?

今天有什麼需要爸爸媽媽幫忙的事嗎?

今天的數學內容能教教媽媽嗎?

越小的孩子,問題就應該越具體,讓孩子從這些具體的問題中,講述完整的故事。

對於大一點的孩子,家長要掌握的最重要的對話技巧是:

多關注孩子的興趣,讓孩子主導話題。

很多孩子之所以不願跟父母多聊,是因為大人們想知道的,並不是孩子想要表達的。

從孩子感興趣的事情入手,才能慢慢開啟孩子的心。

只有勾起孩子回答問題的興趣,對話才能進行下去。

第四,消極負面的問題,儘量少問。

最典型的有兩個:

一是今天學校裡有沒有人欺負你啊?

二是今天老師有沒有批評你?

總的來講,父母要選擇在孩子最放鬆的時候,

從聽孩子說廢話開始,

從中扯出話題,提一些具體化問題,就能瞭解一天下來,孩子在學校裡到底做了些什麼。

在我看來,其它都不難,難的是家長要學會傾聽:

傾聽孩子的“廢話”!

想了解孩子,從“廢話”開始。

個人觀點,不代表任何機構

《管見參考》影片號

更新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