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把自己遭遇的一切不幸都怪罪到父母沒本事上,是原生家庭的悲哀

在日常生活中,有一個很常見的現象:孩子會把自己不順的生活,全部都歸咎於父母。

由於越來越多心理平臺指出,家庭教育會給孩子帶來影響,孩子理直氣壯地認為一切不幸,都是由父母導致的,甚至會不顧父母的心情直接怨懟。

因為大多數人都有這樣的觀念,認為孩子的一切不良情緒和行為都是源於家長的錯誤教育。

甚至有人到了四五十歲時,還會情緒管理失控,把責任推給父母;人到中年談起父母時,還耿耿於懷,完全是失去理性態度。

把自己遭遇的一切不幸都怪罪到父母沒本事上,是原生家庭的悲哀

這幾年弒父弒母的案件頻繁發生,而原生家庭又被一次次拿出來做替罪羊。有些人會認同這樣的罪行,認為這種行為是有勇氣的,還會把這種的人當作英雄。

教育家魯道夫·德雷克斯認為,20世紀中期以來社會發生的一系列變化,導致教育領域也發生改變。

原生家庭並非造成悲劇人生的唯一原因

隨著人權意識的提升,家長制被分崩離析,社會在進步,每個人都要求得到平等與尊重。

越來越多的精神分析使有關“原生家庭”和“童年創傷”的關聯得到廣泛認可,

人們接受家庭環境能對孩子成長帶來重要影響,甚至當成決定性因素。

如今,孩子們在愛的名義下成長,認為父母的付出都是理所當然。

把自己遭遇的一切不幸都怪罪到父母沒本事上,是原生家庭的悲哀

復旦大學錢文忠教授曾經講過這樣一個案例:他讓自己的助手搜尋一年內“不孝、殺父”的例子,打印出來作為演講案例。

可助手告訴他:“列印紙不夠用!”可見,這類事件實在太多了!其實,就在2019年前四個多月的時間裡,就又發生了四起青少年弒父弒母的案件。

據統計,犯罪人平均年齡由17歲降到了13歲左右,最小的也只有12歲。

生活本就不易,人們或多或少都會在家庭教育中受到傷害,哪怕他的父母再開明、再有耐心。

將挫折歸咎於父母,是推卸責任的表現

一個人是否受傷害,絕大多數原因在於自己的主觀解讀,而不是過多的客觀事實。

把自己遭遇的一切不幸都怪罪到父母沒本事上,是原生家庭的悲哀

就像生活在同一個家庭的姐妹,妹妹覺得自己深受童年創傷,父母的教育讓她感到壓制;而姐姐卻沒有這樣的感受,認為父母具有智慧。

如果不是父母精心培育,她和妹妹都很難考上最頂尖的學府。

可見,即使將兩個人放到完全一樣的養育環境下,人的創傷體驗和幸福感也會有很大的差異。

因為每個人對外部環境的解讀是不同的,有的人會把父母的嚴厲解讀為培養自己良好習慣的關鍵,應該感恩;而有的人會把父母的嚴厲解讀為打壓,是不愛自己的表現。

這完全出於自身感受,那些對原生家庭反感的人,是將情緒投射到原生家庭,才帶來了傷痛。

“積極心理學之父”馬丁·塞利格曼等研究者表明:

基因遠比童年經歷對成人人格的影響要重要。

把自己遭遇的一切不幸都怪罪到父母沒本事上,是原生家庭的悲哀

童年創傷對成人人格的影響很小,不是一輩子都改變不了的,不需要銘記於心。沒有理由把自己成年的挫折與不良情緒都歸結於父母的教養,這是在推卸責任,是想要減輕失敗感的藉口。

我們應該明白,良好親子關係重在尊重和理解孩子,這樣會讓孩子成長得更順利。但成年人的情緒重心主要來源自己,而並非童年家長的教育,應該對自己的言行負責任。

並且,一個人應該學會鼓起勇氣去正視現狀,知道如何處理成年後所遇到的問題。

人不管身處哪個階段,都有機會和能力去改寫原本糟糕的人生劇本。

把自己遭遇的一切不幸都怪罪到父母沒本事上,是原生家庭的悲哀

正如馬丁·塞利格曼博士所講:“你未來的生命地毯不是由你之前的編織所決定,即使你改變不了你所用的材料,但你也能改變所織的圖案。”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

[1] Anthony, E。 J。 (1987)。 Risk, vulnerability, and resilience: An overview。 The invulnerable child, 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