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從《請回答1988》到《唐山大地震》:父母對孩子偏心的愛是毒藥

常常在各種平臺動態看到,有人開貼說自從生了二寶之後對大寶莫名產生厭惡感,天平不自覺地偏向了老么。

令昕玥驚訝的是,評論區竟然有不少人與之共鳴。

在非獨生子女家庭,父母的偏愛竟然如此習以為常,有人居然還能心安理得,把偏心做得“光明磊落”。

怪不得影視劇常常把這些現象注入劇本之中,也許就是出於戲劇來源於生活的想法吧。

說起影視劇中父母的偏愛,昕玥第一個想起的是高分韓劇《請回答1988》。

女主德善出生於有三個孩子的家庭,她排行老二,上有性格強勢、學習成績好的大姐寶拉,下有疑似低智的弟弟餘暉(優勢在於性別)。

老大媽媽疼,老么爸爸愛,老二就是爹不疼娘不愛。

從《請回答1988》到《唐山大地震》:父母對孩子偏心的愛是毒藥

早晨起來,寶拉和餘暉的碗裡各有一個香噴噴的荷包蛋,德善說我也要,媽媽指著冷冰冰的醃黃豆說:你吃那個,也挺好吃。

晚上吃雞,寶拉和餘暉各拿著一隻雞腿,德善說我也想吃雞腿,媽媽迅速扯下一塊雞架遞給她。

寶拉生日,媽媽隆重地買蛋糕回家慶祝,德善生日卻從來不在生日的時候過,而是借姐姐吹滅蠟燭已經殘掉的蛋糕,和家人已經散盡的興奮做做給她慶祝的樣子。

遇到寶拉欺負德善的時候,爸爸媽媽從來沒有勸阻和斥責,都是放之任之。

最過分的是,有一次全家人煤氣中毒,發現險情的爸爸媽媽火速地去救孩子,結果媽媽救了寶拉,爸爸救了弟弟,而出到屋外良久,直至德善跌跌撞撞自己跑出來,兩位大人才想起他們家還有一個孩子。

請回答1988,那一年如果不是因為鄰居和小夥伴給了德善那麼多美好的回憶,被原生家庭冷漠地輕視的德善,她的成長時光都是灰色的。

從《請回答1988》到《唐山大地震》:父母對孩子偏心的愛是毒藥

所謂掌心掌背都是肉,都是自己十月懷胎生出來的,為何要輕此薄彼?

這樣做對自己好嗎?對孩子好嗎?

顯然不是。

因為得到父母的寵愛,寶拉從小便粗魯霸道,雙門洞的街坊們從小孩到大人幾乎談她色變。

後來交了男朋友,分手的時候就以此為抱怨的緣由。

寵愛的結果讓寶拉在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中吃盡了苦頭,而自己年齡相仿的妹妹,也無法與之推心置腹,成為知己。

再說弟弟餘暉。

從《請回答1988》到《唐山大地震》:父母對孩子偏心的愛是毒藥

餘暉是個智力欠費的樣子(演員的扮相也特別接近),而家庭的寵愛讓他一直無法成長。

後來,在德善中年回憶的戲份裡,餘暉出現在鏡頭,說了一些與年齡不相稱的話,暗示了他的處境不同於正常人。

可見,偏心的愛除了直接傷害了被輕視的那個孩子,同時也給得到寵愛的孩子帶來不可測的性格隱患,比如自私和無法成長。

但是這部劇從來不過多強調負能量,在原生家庭遭遇不公的經歷並未讓德善成為一個心理不健康的人。

除了主角設定的需要,劇中也新增合理的成分,讓這種結果說得過去。

德善確實被父母偏心的愛傷害到了,但是她為什麼能成為一個陽光快樂的女孩?

從《請回答1988》到《唐山大地震》:父母對孩子偏心的愛是毒藥

因為父母及時地做出了補救。

看了《1988》的人都會記得德善爸爸一段觸動人心的“名言”:

“爸爸媽媽對不住你,因為不知道。對老大,要好好教導,對老二,要好好關心,對老小,要教他好好做人。爸爸我,也不是一生下來就是爸爸,爸爸也是頭一次當爸爸。所以,我女兒稍微體諒一下。”

德善爸爸不但真心道了歉,還買了蛋糕給她補過了生日,後來還偷偷地在放學路上等她給買雪糕。

媽媽心氣較高,說不出道歉的話,但也並非油鹽不進之人。

有一次德善參加學校的旅遊活動,弄丟了照相機(是他們家為數不多的貴重物),德善哭得梨花帶雨。

班主任心生惻隱(這位班主任很有性格,特別喜歡除了學習不好其他都好的德善),便打電話給德善媽媽,請求她不要責備孩子,讓她好好度過假期。

從《請回答1988》到《唐山大地震》:父母對孩子偏心的愛是毒藥

德善媽媽愣是把冒出三丈的火收了回去,換上愉快的聲音去勸德善:“莫要傷心,媽媽不生氣……”

付出的愛——即便是以補救的方式,它都是有回報的。

長大後德善非常貼心和長進,她比姐姐更知道關心和照顧父母,比弟弟更懂得去選擇自己的人生。

《1988》是治癒系列的作品,讓及時的補救起到“亡羊補牢”的效果,但有一些影視作品,敢於揭露現實中的殘酷:有些愛一旦錯過了,一輩子都無法補救。

比如馮小剛電影《唐山大地震》。

當年這部片做宣傳的時候,海報上除了標題之外總會有幾個字:23秒,32年。

從《請回答1988》到《唐山大地震》:父母對孩子偏心的愛是毒藥

以大地震為背景,故事圍繞著一件事展開:就是一位母親在23秒地震災難中的決定,讓女兒耿耿於懷了32年,也讓骨肉之情分裂了32年。

徐帆扮演的李元妮有一對龍鳳胎兒女,方登和方達,因為大地震的發生,兩個孩子埋在同一塊樓板兩端,一人一頭。

救援的師傅說:撬一頭必會壓另一頭,兩個只能救一個,大姐你趕緊決定,選哪個?

李元妮起初嘶吼道:我兩個都要!

但是師傅說只能救一個,再不選一個都救不了了,李元妮終於一錘定音:救兒子!

方達被救了出來,成了殘疾人。

方登被當作屍體搬出廣場,卻奇蹟地完好復活過來。

從《請回答1988》到《唐山大地震》:父母對孩子偏心的愛是毒藥

但活過來只是身體,她對母親的心死了。

她沒有去找家人,而是隨著逃災的人流漂泊成了孤兒,被陌生人收養。

從《請回答1988》到《唐山大地震》:父母對孩子偏心的愛是毒藥

後來方登經歷了很多坎坷,帶著對母親的執怨過得很不幸福,但是,電影為了給故事一個完滿的結局,故意讓她32年後回到了故鄉,與媽媽重歸於好。

其實吧,莫說32年,就是62年也難以釋懷。

很多人理解李元妮的選擇,災難面前人是那麼渺小,剛剛失去丈夫的她該有多麼不容易啊,她是迫不得已的,不管選哪個心都會痛。

然而,這真是那場決定帶給孩子的震撼和心碎嗎?

從《請回答1988》到《唐山大地震》:父母對孩子偏心的愛是毒藥

不是的,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李元妮對兒子的偏心從孩子出生之日就開始了。

電影在大災難還沒發生之前就揭露了李元妮沒有把一碗水端平的日常。

收工回到家,李元妮洗了一個番茄,當著女兒的面遞給兒子,然後對女兒說,下次會給你的。

兒子喜滋滋地接過番茄,沒有任何心理負擔地開吃——可見被獨寵已經成了習慣。

從《請回答1988》到《唐山大地震》:父母對孩子偏心的愛是毒藥

一邊的女兒衝著媽媽喊,我也要吃。

媽媽平靜地說,下次吧。

“總是‘下次’,就是沒得吃……”——可見被失信是常常發生的事。

家裡又不缺刀,就算再小的西紅柿也能分成兩半,讓孩子“同甘共苦”吧。

但是當媽媽的沒有這樣做,因為她潛意識就覺得物質資源要先保障兒子,女兒吧要等東西剩出來再說。

事情雖然很小,但是孩子的心是很敏感的,而無數的小事情,會積少成多,成為心結。

方登和方達同在一個子宮孕育,同一天來到這個世界,共享著同樣的爸爸媽媽,他們本來應該得到同樣的資源和同樣的愛。

從《請回答1988》到《唐山大地震》:父母對孩子偏心的愛是毒藥

但是李元妮非要用自己的行動分出了彼此,讓小小的心靈承受一天比一天重的失落。

終於,大災難把積累的失望和痛苦噴發出來了。

32年後,即便方登回到了家,即便看到了媽媽在自己的牌位上天天供奉著番茄,即便她原諒了媽媽,但是親暱的母女感情卻永遠不會復活。

父母對孩子錯過的愛,不是每一次都有機會補救,有時候一旦錯過,便是終身。

作為父母,做出偏心的愛,以為受益了誰?

不是的,不管對寵愛的還是不愛的孩子都是傷害,而作為父母的,也難以得到孩子的情感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