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重點高中女孩因抑鬱而休學,讓人唏噓的同時家長不要忽視這兩點

小涵在重點高中的實驗班上高二,看起來前途似錦,卻突然辦理了休學手續。

想當年,能夠考進本地最好的私立初中就是件非常榮耀的事情,小涵還能在這個強手林立的重點中學拿到年級第一名,很自然地成為同學和家長仰慕的學神,小城裡面同年級幾乎所有的家長都知道她的名字。

但從初二開始,她的成績開始慢慢下滑,初三到了年級30名開外,有一次到了100多名。

當然,這個全市最好的初中前400名都能考入重點高中,她這個成績在本校還是屬於前列,所以她毫無懸念地升入重點高中,並且在分科後分到了實驗班。即便在實驗班裡,她的成績也是中等偏上。

但是,高二上了不到兩個月,她請假消失了好幾天,然後聽說辦理了休學手續,原因是因為患上了抑鬱症暫時無法繼續上學了。

重點高中女孩因抑鬱而休學,讓人唏噓的同時家長不要忽視這兩點

我聽說後特別驚訝,還有惋惜:這麼優秀和要強的女孩走到這一步真是令人痛心!孩子肯定經歷了很多痛苦和掙扎,才不得已暫時放棄自己的學業吧。

前段時間,我女兒班裡也有一個孩子因為壓力太大無法繼續上學,不得不休學了。

在媒體上,我們也不時會看到一些青春期的孩子患上抑鬱症,有的甚至發生自殺的悲劇。今年四月份,陝西安康市平利中學一個高三的女孩,中午離開學校,獨自回到老家,開啟煤氣自殺身亡,令母親痛心不已,宛如刀在割肉。

重點高中女孩因抑鬱而休學,讓人唏噓的同時家長不要忽視這兩點

每次聽說類似的事件,看到類似的新聞,我的心都很沉重,為什麼中學的孩子有這麼多出現心理問題?真的是因為他們的心理太脆弱了嗎?真的是因為大人養育得太嬌慣了嗎?

經常聽到有人說:

我們小的時候生活條件差,學習條件差,還要經常挨父母的打,父母根本就不管我們學習,我們都學習勁頭十足。現在的孩子吃穿都是好的,家裡全力支援上學,他們還更毛病,動不動就跳樓,動不動就抑鬱,真是理解不了!

其實,理解不了就對了,不是他們天生就心理脆弱,而是因為現在的孩子就是跟以前的我們不一樣了。

重點高中女孩因抑鬱而休學,讓人唏噓的同時家長不要忽視這兩點

1、現在的孩子比我們想象中要難

華東師大心理學教授陳默老師曾經說過:從1993年以後孩子們就開始不一樣了。1993年,中國取締了糧票,開始吃穿不愁,這意味著什麼?意味著我們的需要開始變得不一樣了,家長對孩子的需要不一樣了,社會對人的需要也不一樣了。

根據馬斯洛需求理念的五個層次,當人滿足了基本的生理需要,精神需求就會佔據更大的比例。我們的孩子出生在解決溫飽問題之後,正處於經濟快速增長的時期,這是我們之前無數代人都不曾有過的現象。他們面對的世界,他們眼中的世界,他們感受到的家庭和愛,跟我們小的時候是完全不同的,他們面對的是極劇變化的世界。事實上,他們成長過程中接受的挑戰比我們、比之前的任何一代人都要多。

當一個小孩子不愁吃和穿,只需要學習,他肯定會將很多的精力轉移到精神層面,他如果開始思考:我活著有什麼意義?我為什麼要好好學習?我為什麼要考個好大學?而他又得不到一個令他信服的答案,他會不會痛苦?

這些痛苦如果在現實中找不到突破口,就很容易內化成為對自己的傷害。

重點高中女孩因抑鬱而休學,讓人唏噓的同時家長不要忽視這兩點

所以,不要認為物質的豐富給孩子帶來的只有幸福,還有其他副作用,比如孤獨,比如承擔父母過多的期望和壓力。

作為成年人和家長,我們看到的只是孩子的叛逆,而最難過的其實還是正身處其中的她們,尤其是那些要強的孩子,如果不是有著不可逾越的困難,失去繼續競爭的勇氣,她怎麼會放棄跟同學們一起努力學習的生活?

所以,我們不需要給孩子提供多好的物質基礎,而要在精神層面多關注他們的需求;不要拿我們小時候的老經驗來對待孩子,要學習新的理念,用科學的方法來養育孩子。

2、學習好的孩子也會產生厭學心理

在我的認知裡面,覺得只有學習不好的孩子才會厭學,現在透過自己家孩子的經歷和周圍孩子的情況來觀察,發現“優秀的孩子也可能產生厭學”的情緒。

優秀的孩子若是之前不需要太用功就能得到好的成績,便會產生一種錯覺:學習不需要費多大的勁。但是,隨著課程難度的增加,很難輕輕鬆鬆就能取得高分數了。面對有些難的課程,他們不習慣付出努力,很容易產生一種挫敗感。這種情況下,如果沒有充分的心理準備和良好的心理素質,就會導致成績下降。這時如果調整好心態,努力學習,還會取得良好的成績,或者比之前稍微差一點的成績也要接受現實。若是孩子戰勝不了這種挫敗感,接受不了自己的成績已經不是佼佼者的現實,就會非常痛苦,繼而產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或者產生抑鬱情緒。

重點高中女孩因抑鬱而休學,讓人唏噓的同時家長不要忽視這兩點

孩子到了青春期,可能不會每件事都向父母訴說,可能將這些負面的情緒表現為叛逆的行為:脾氣大、牢騷多、懶惰等,或者從打遊戲中找到控制感和優越感。

比厭學更嚴重的,是父母對待厭學的態度。

如果家長不能夠及時識別孩子負面行為背後的心理動機,不能與孩子做到良好的溝通,被孩子的表面行為所矇蔽,就會覺得:這孩子真不懂事,老跟我對著幹。然後去教訓他、懲罰他,這樣做更容易讓孩子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直到不可收拾。

所以,當孩子出現異常的行為時,當孩子的成績明顯下降時,家長一定不要簡單地用經驗主義來定義孩子,一定要用心觀察孩子,好好與孩子溝通,瞭解孩子內心真正的想法,做好孩子的人生導師,協助孩子順利走過充滿壓力的中學時期。

重點高中女孩因抑鬱而休學,讓人唏噓的同時家長不要忽視這兩點

當孩子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困難時,我們家長要做的,就是給孩子無條件的愛,幫孩子一把,推他過去那個獨自難以逾越的坎,才能走上坦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