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精神分析》系列淺淺聊----榮格分析心理學:情結之源

《精神分析》系列淺淺聊----榮格分析心理學:情結之源

大家好,歡迎來到序說心語!

我們在分享俄狄浦斯情結的一期文章中,提到了戀父情結和戀母情結。情結一詞便來源於榮格的觀點,並被廣泛使用,比如自卑情結、劣勢情結、優勢情結等等。

這裡提到的“情結”可以說是神經症性的或類似神經症的表現。比如自卑情結,這樣的人通常會覺得自己不那麼有價值,不重要,自己都不喜歡自己,感覺自己不如別人;總是在意他人的評價。這些想法,通常源自於個人早期心理上的一系列發展過程,或者說是一種認知上的偏差,但是卻沒有影響自己與現實的聯絡。

某些人一聽到“情結”就會想到這人肯定是在這部分有病,或是有什麼問題,其實並沒有我們想的那麼嚴重。有時候,情結可能只是你的一個想法、感覺、影象或是思想,而這些都跟某個很核心的信念(我姑且用這個詞吧)聯絡在一起。情結是圍繞著我們某個核心的信念集結的一系列意象、想法、感覺、思想以及感受等等,它與我們生活的某一點或某一面有著緊密的聯絡。

拿我們對於母親的情結來打比方:“母親”這個詞本身就會傳達出很多的形象,所有和母性有關係的事物、體驗都可以讓我們不由自主地聯想到母親。從我們之前分享的移情的角度來理解,如果一個人有著一位溫和的母親,那麼TA的核心信念就會認為女性(或是帶給TA母性感覺的人)都應該是如母親般溫和、友善的人。於是,在TA成年後,會無意識地在很多情況下在某些與他人的交往中想去感受到如母親般溫暖的體驗;而童年早期與母親關係不好的人,則會認為他人都該是對他不好的或是會傷害他的人,但是事實真的如此嗎?

情結像我們講過的很多概念一樣,是處於無意識中的。但是它會影響我們的意識、行為、知覺,我們卻很少意識到情結本身是個怎麼樣的存在?可能有時候在一瞬間你會產生某種期待,這是一種基於以往生活經驗、習慣、想法而產生的期待,跟隨這個期待我們會做出一些判斷或者是行為,但是這個判斷和行為不一定就是好的,或是說正確的。要不然也不會有那句話了:沒有希望就沒有失望。

除去生活經驗、習慣和想法,還有什麼是我們情結的來源呢?

當我們談到溫暖、擁抱、可口的飯菜時,大多數人會第一時間想到母親或是母性。對於母親或是母性我們都帶著早期的期待,甚至還會出現一些想法,可能是具象的,也可能是抽象的。可能與母親的形象有關,也可能是衝突的印象。

《精神分析》系列淺淺聊----榮格分析心理學:情結之源

上期分享我們提到了集體無意識,對於母親這個形象或者說是母性,有一些可能也來源於一種“遺傳”式的集體無意識形象。所以情結可能也來源於我們的集體無意識中。

仍然用母嬰關係來做比喻:孩子出生的時候,都會期待母親的第一口奶,這對嬰兒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如果這第一口奶是好的,嬰兒就會得到滿足,同時TA會開始期待更多更美好的東西。

我們每個人對於母親的體驗和印象就是這麼一代一代在歷史的洪流中傳承、構建而成的。在榮格的觀點中,我們稱之為原型。原型這個詞同樣來自古希臘,Arche現代英文翻譯為原始、原初,在古希臘意指宇宙生命的第一瞬間。Type是形狀的意思。可以理解為原型是與古老年代息息相關的一種結構或影象框架。所以更具體的說情結源於集體無意識中的原型。

地球經歷了數十億年生物的演化變遷過程,無數動物都有自己的母親,所以母親這個詞可以說是絕大多數生物的基本概念。而人類的情感相較於動物更加的複雜,像我們早前講的愛恨交織,無法分割。我們的思想、行為、感受、體驗均來自於此,即被我們所謂的情結影響著、支配著。

所以情結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是很普遍的存在,也是很重要的存在。並不是因為我們存在而衍生出了情結,而是它就是隨著我們而誕生,甚至在孕育之初就被刻進了骨子裡。所以我們生來就會受到各種情結的影響,這在有些人的感受中會覺得被限制,沒有自由,而情結有時候確實會影響著我們。

那麼我們就註定要被情結所影響和支配嗎?對於榮格來講,那可不一定!

為了獲得自由,我們必然要付出代價,我們需要經歷漫長的成長之路,榮格稱之為個體化的過程。這樣我們才能真正將自己從情結當中解放出來,才能真正做自由的自己。

從榮格的視角來理解:情結來源於集體無意識中的原型以及個體生活經驗的產生,那麼我們怎麼來更好的理解原型呢?既然是原始的、原初的,要與之分離恐怕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舉個例子:朋友S,與母親一直有隔閡,結婚之後便再也沒有回過孃家。在她的內心肯定也有著一個母親的原型,有著對這個原型的期待或是渴望,這可以理解為我們所說的情結。經過一段時間的心理諮詢,S開始意識到自己早期與母親的一些問題,也理解了母親當年的一些做法,她回去看望了母親。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她真正地和母親和解了,更不意味著那個情結不存在了。

S發現,雖然她會在空閒的時候回去看望母親,兩個人也有交流,但是僅此而已,S不能和母親做更深入的交流,用S的話說:“言多必失,兩個人會因為意見不同、理解不同而以爭吵散場。”每當這個時候她就會覺得自己為什麼要回來看母親,為什麼要回來忍受這些?她會回想起兒時的很多糟糕的事情,覺得自己現在這樣做沒有任何意義。

這是因為S內心那個期待的母親原型還在,期待還在,情結自然未解。而現實中的母親並做不到她所期待的原型的樣子,所以她需要做的是直面這個原型,看清楚這個原型到底是個什麼樣子,期待到底是什麼?情結才有可能在一次次直面中漸漸消退。而這需要一個漫長的諮詢過程和探索之路。

我們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感謝大家的賞閱!

我們下期將分享《榮格分析心理學:集體無意識及原型》,期待再次見到你們!

《精神分析》系列淺淺聊----榮格分析心理學:情結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