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孩子遇事害怕,怎麼辦?豐富想象也能解決問題,家長學起來

孩子遇事害怕,怎麼辦?豐富想象也能解決問題,家長學起來

膽怯、遇事退縮,這種狀況基本上在每一個人的身上,都會出現。

只不過有些人能夠及時採取措施,正向去應對它們,而有些人卻理所當然地選擇了逃避。

但我們也都清楚,這種人性上的弱點,是需要克服的,尤其是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更是要讓他們勇敢起來。

道理的確是這道理。我們都明白膽怯、退縮,是不值得提倡的,也要去攻克它們,但方式有什麼?我們應該如何教會孩子在解決問題的時候,更加勇敢?

01

不生硬地將其推出去

首先,我們得先承認,孩子遇到事情害怕,很正常,應得到我們的理解。

即使這事情在我們成年人眼裡,是輕而易舉的小事兒,但於孩子而言,這就是天大的事情。

所以,在理解他們當下害怕、逃避、無能為力的時候,我們就不應該硬生生地還將其往困難面前推。

因為這時候,他們的安全感是缺失的,他們想要的是幫助,而不是身邊的父母還將他們往外推。

例如,父母陪孩子去到較為陌生的環境中,孩子總是纏著自己,對周遭的環境、人事表現得異常緊張。

那麼,這時候,我們可以繼續牽著孩子的手,摸摸他的頭,就讓他們多在自己的身邊待一會兒。

等到了孩子慢慢適應了當下的環境,他自己也會一點點掙脫父母,慢慢嘗試走出去。

02

利用想象解決問題

通常情況下,孩子會對日常生活中的什麼事物產生恐懼感?普遍的一方面,就是“黑暗”。

絕大多數孩子在漆黑的地方,恐懼感都會油然而生,這像是與生俱來的。

其實這跟孩子的想象有關。

就是因為他們天馬行空的想象力,致使了他們身處於黑暗境地,或者是聯想到黑暗的小房間,就會自然而然地將其與各種怪物聯絡到一起。

孩子遇事害怕,怎麼辦?豐富想象也能解決問題,家長學起來

他們害怕自己會受到傷害,會遇到各種奇奇怪怪的東西。

而這種想象是偏向於負面的。

那麼,我們要給予孩子勇氣,就可以將孩子的這種負面想象,轉變為正面的。

如果孩子時常將“黑暗”與“怪物”聯絡到一起,那麼,我們可以透過引導的方式,將“黑暗”與“積極的事物”聯絡到一起。

比如,詢問孩子“假設用一種顏色來代表害怕,可以是什麼”、“假設用另一種顏色來代表勇敢,又會是怎樣的顏色”。

而當他們感到害怕之時,深呼吸,在腦海裡想想“充滿勇氣的顏色”,也許他們的恐懼感會一點點降低,從而慢慢勇敢起來。

03

睡眠暗示法

在孩子入睡了之後,通常他們都會進入到自己的夢境中。

不過這時候,他們對於外界的聲音,可能還是依稀可辨。

那麼,在這時候跟孩子講話,也屬於是一種激勵與暗示的方式。

在國外,就流行著一種“睡眠暗示法”。

也就是在孩子入睡的時候,父母在他們的身旁輕輕說上一句話,例如“你要相信自己”、“你好勇敢”。

隔三差五說一遍,其實孩子是能夠接收到父母給予的這種積極的暗示。

或許這句話還能夠將孩子帶入到美夢當中,使得他第二天起床之後,面對新生活更樂觀積極,充滿勇氣。

不過,這個方法的見效人群,通常是幼兒期的孩子。

在似懂非懂的年紀,用巧妙又古怪的方式,也許對他們來講,作用更顯著。

這也是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

04

樹立是非觀

是非觀,實際上對於每一個人而言,都是一生當中至關重要的東西。

它雖看不見摸不著,但我們日常生活中做事情、看問題時,都顯示著我們的是非觀念。

孩子年紀小,是非觀不明確,他們不清楚自己的什麼行為會傷害到別人,或者是他人的言行會危害到自己。

所以,他們可能就會直接選擇放棄面對,不去做這些事情,那麼,它所帶來的結果,也就既不傷害自己、也不傷害別人了。

那我們就應該教會孩子,什麼事情是正確的,是可以去實踐的。

比如幫助別人做一些舉手之勞的事情,或者是愛護小動物,做一些安全但有些冒險性的事情,等等。

這些都是可以讓孩子去完成。

而當他們實踐了之後,也應得到我們的誇獎。

說一句“你真是個勇敢的好孩子”,“正直善良,真棒”。

孩子在經歷了這個事情的過程,繼而又得到了獎賞,那麼他們也會為自己做了正確的事情,而繼續堅持下去。

孩子遇到事情,心生恐懼很正常。

我們需要接受他們暫時的不夠勇敢。

繼而我們就要去用適當的方式,去教會他們更加勇敢。

不過,這個過程,我們還是要慢慢來,一點一點去實踐、去鼓勵。

總有一天,他們都會成長為我們心目中的“勇敢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