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大山笑長的58條家庭教育語錄,請查收!

[大山笑長]

大山笑長的58條家庭教育語錄,請查收!

講師簡介

會賢智庫

明人家庭教育創始人

江西衛視《金牌調解》特約觀察員

廣東省家庭教育研究指導中心專家講師

中國教育學會十三五重點課題“家校共育”支援專家

被數百個全日制學校聘為“家長學校、家校共育”顧問

大山笑長公益直播來了:

明晚十九點半,大山笑長將做客會賢學堂公益直播,為教育人朋友分享《做一個智慧型教育人》,敬請期待,我們不見不散!

明晚十九點半

大山笑長做客會賢學堂公益直播

1

接納孩子的理由:

1)沒有兩個孩子是一樣的;

2)世界上沒有完美的個人;

3)親子如是“而不是”親子如想;

4)手背有多大,手心就有多大;

5)每個孩子都在努力地做好;

6)因為他還是孩子,接納孩子的奧秘:

先處理心情,再處理事情;

先接納情緒,再處理問題,

不是孩子不聽話,是我們說話不中聽。

2

婚姻一般需要經歷:滿意-不滿意-對抗-滿意四個階段,親子關係不也是如此嗎:0-6歲孩童時期對父母滿意,因為父母可以滿足他們的需求;小學階段對父母開始不滿意,因為管教著他們的學業;中學青春期伊始出現對抗,因為自我意識綻放,此時父母學會接納、等待孩子心智逐步成熟,於是迴歸到對父母滿意。

3

現在很多家庭中母親理性的可怕,原本母子間、母女間應該連結的是“情”字,但因功利心態、可怕理性變成了“管”字,為你好、受不了,家庭教育中很重要的任務是:讓理性的母親們感性起來,保持一顆柔軟的心;讓輕言放棄的父親理性起來,讓父子、父女應該連結的,義”字發揮最高作用。

4

學校老師不要抱怨家長,因為家長也是以前的老師教育出來的,學生家長也不要抱怨老師,因為老師也是家長的孩子、家庭教育的結果。只有停止抱怨,相互理解、共同促進,才能真正實現教育的合力。

5

《記住賞識,忘記教育》:賞識教育是用來改變成人的世界觀和人生態度的,不是用來學習如何使用賞識來教育孩子的;如果你把賞識當成方法來應對孩子的成長,那麼你就犯了盲人摸象的錯誤。因賞識帶來積極的人生態度而不是教育的工具。記住賞識,忘記教育吧!賞識就是賞識,不是教育。

6

《家庭教育與診所醫院》:QQ上有很多不熟悉、不認識的朋友,問何以加我QQ? 回曰:聽說您是家庭教育專家,所以加QQ。於是我主動詢問有什麼需要一起交流,大多都都回答“先加著吧,孩子暫時沒有問題,有問題了再找您就方便多了。原來做家庭教育和開診所和醫院是一樣的。

7

補心——家庭教育重在補心:接納心、平常心、等待心、讚美心。學生素質教育也重在補心:自信心、感恩心、責任心、利他心。(同行們要我用最簡單的方式歸納總結家庭教育與素質教育的核心,我想還是兩個字”補心。單憑家長改變理念抑或是隻改變孩子都是“兩個極端”,需要雙管齊下、看清真相)。

8

前不久一個60後父親找我諮詢,孩子進入青春期很多情況痛苦萬分,我問他“孩子在0-10歲階段有無給你做父親的快樂與幸福?。他回答說太多了,我說給了你1 0年的快樂,讓你痛苦、接納兩年不算久吧,不要和青春期孩子作對”。父親釋然,昨天來電“學會等待與學會接納真好,現在關係和諧了,幸福回來了。

9

家長問:小孩記性不好,做錯事懲罰的前兩天好點,後面又不記心上怎麼辦?我答:因為你總是讓孩子吃做錯事的苦頭,卻沒有給孩子嘗做對事的甜頭,他怎麼能記住呢?成人都是喜歡忘記痛苦、回憶快樂,何況孩子呢?再者成人都有偶爾犯錯的時候,何況孩子呢?您想想是不是我們的教育態度、思維、心態出了問題!

10

家長問的:孩子遇事總找別人的原因,比如下棋輸了,他就總找別人。“凡事向內、不要負罪,敢於面對、才有智慧”這樣的做人境界其實很多成年人也不一定能很好做到,何況孩子呢?所以我們是否要多接納,可以透過故事非常法、感受交流法,幫助理解“輸不丟人,怕輸才丟人”的道理。

11

《慈愛與溺愛》:慈愛-有底線、心平氣和、態度堅定;溺愛-無原則、一切滿足、消極接納。溺愛是最大的毒藥,慈父嚴母容易造成孩子一方面飛揚跋扈、一方面缺愛變態。孩子步入青春期,需要“接納化解對抗,關係先於教育。

12

家長一旦向內看就會湧現智慧:

你今天對孩子喊,就別怪他明天對你叫;你今天對孩子沒耐心,就別怪他明天對你不耐煩;你今天訓孩子不如別人優秀,就別怪他明天怨你不如別人爹媽有權勢;你苛求孩子完美,就別怪他自卑懦弱;你習慣打罵孩子,就別怪他崇尚暴力或奴性十足;你自己界限不清就別怪他不負責任。

13

《不是孩子變的怪,只是社會變化快!》:孩子喜歡聽流行歌曲,家長反映自己心情很煩躁受不了。幫他分析、看清真相;受不了是歌曲的原因還是孩子的原因。家長說那些歌詞都聽不懂,沒有美感不好聽。我說“無好無壞、全在心態!反感不是孩子變的怪,只是社會變化快!”所以家長要與時俱進。

14

為什麼孩子在小學階段會給家長一種感覺,一打孩子就乖,一罵就聽話呢?因為孩子跟父母的關係有“滿意-不滿意-對抗-滿意”四個階段,而小學處於不滿意階段。孩子沒有足夠的反抗能力,所以會給我們造成錯覺,好像一打就好、一罵就靈,其實是“口服心不服,假認錯、不改過!”

15

有家長“接納”孩子發現效果很好,有因“接納”孩子反而讓孩子更放肆。再次證明:沒有兩個孩子是一樣的,沒有一種方法是可以解決每一個孩子實際問題的。因“接納”是種態度,對生命尊重的態度;而不是一種手段和方法;接納自我才能真正接納孩子,善待自己就是善待孩子。這就是消極接納與積極接納的區別 。

16

《我的不要》:不要因為做家庭教育、因為大家都在重視家庭教育,就否定學校教育,因為它們原本就是相互不可替代;不要因為家庭教育是基礎,就說好父母勝過好老師,因為本身就不能用勝負說輸贏;不要因為我們改變了很多家庭,就把自己當教育的神人,因為這些智慧他們原本就有,我們只是在幫大家看清真相。

17

家庭教育學習變化:開始是學方法“對付、擺平”孩子,後來原來是學方法“內觀、自省”自己;開始是學方法解決孩子問題,後來發現要“向內”找問題;開始是學方法讓對方來愛自己,後來是學會了讓自己如何愛對方;開始是為了孩子來參加學習,後來學習是為了自己;開始是“親子如想” ,後來是“親子如是” 。

18

家長遇到問題先要“四問自己”:是否“懂孩子” (看到另一面了嗎?)?是否“重關係” (先處理好心情了嗎?)?是否“找原因” (發現自己原因了嗎?)?是否“想辦法”了(積極有愛地接納並處理了嗎?)?

19

學習成績三要素:動機、認知策略、智商。動機最重要,比如要見某人,有動機克服一切困難都會實現,沒有動機即使就在咫尺也會藉口多多;學習不也如此嗎?認知策略是方法是技巧,比如要見某人,可步行可開車可跑步,總會有不同的方法做同樣的事情。沒有動機就不會想出很多方法。所以要先補心再補習。

20

《盯著負面就會製造負面》:媽媽太焦慮、孩子難心安!盯著負面就會製造負面。比如到自助餐廳就餐,我們都會挑自己喜歡吃的,面對餐廳準備了那麼多我們不喜歡吃的我們從不會抱怨,原因是我們的焦點聚焦在"喜歡"的層面。親子、婚姻不也如此嗎?

21

《明師評委》:《中國好聲音》的四個評委均是典型的“明師” ,深諳“接納之道” ,對每個選手都是採用“先欣賞、再教育”策略,哪怕要讓選手落選離開舞臺也是做“痛心疾首”之狀,並適時給以“希望” (什麼參演32場、五棵松等),如果家長們、老師們學好了評委們的策略,孩子們一定每天如“打了雞血”般學習成長。

22

《不做虧本的買賣!》:家長簡訊:管著孩子寫作業,孩子拒絕、生氣;干涉孩子上網,孩子憤怒、對抗;我終日以淚洗面,孩子惶惶不可終日。我回應:如此結果是“虧了關係、虧了心情,兩虧無一盈利” ,親子教育有時和做生意是一樣的:不做虧本的買賣。你找到答案了嗎?家長回覆:謝謝、我明白怎麼做了。

23

關於現在學生網路問題,我認為“這代孩子是不可能逃避網路誘惑這一關的,所以靠拔網線、不連通網路等辦法都是無效的,大禹治水為何流芳百世,其實大禹父親更早治水,為什麼沒有大禹治水影響大呢?就是因為大禹父親治水是採用堵的方式,造成更大的洪水氾濫,而大禹治水是採用疏的方式,網路問題要學大禹。

24

《保護》:先別談如何激發孩子學習興趣,學會先保護吧——-“罰抄一百遍、看你厭不厭”;先別談如何激發學生創造思維,學會先保護吧——-“別異想天開了、把作業做好”;先別談如何讓孩子快樂學習,學會先保護吧——-“把手放在後面,閉嘴、認真聽課。什麼事都不要管,把書讀好就可以了。”

25

孩子沒有叛逆期,只有青春期;每個孩子都深深愛、信任及聽從自己的父母,他們反叛的是家長按照自己的是非觀念對他們自由的約束與不尊重。化解青春期孩子的“對抗”策略是“接納”——積極有愛的接納。

26

《欣賞的力量》:對面鄰居家有個5歲小男孩,有次我們分別出門相遇,我本能地、友善地對著他微笑,蹲下來給他翹了一個大拇指;此後很長一段時間,只要我家門一響,他便在對面開門等著我給他的微笑與欣賞。其奶奶說“奇怪,孫子在其他陌生人面前很膽怯,不知為何如此親近你。”我笑著說“欣賞的力量吧”。

27

《生活與奴隸隨感》:手機原本是用來服務我們的,但很多人卻成了手機的奴隸;網路原本是用來提高工作效率的,但很多人卻成了網路的奴隸;關係原本是用來融洽生活的,但很多人卻成了關係的奴隸。

28

“習慣”是小學階段家庭教育中最最重要的事情,比分數、名次不知重要多少倍,包括品德習慣、生活習慣、學習習慣。家庭教育區別與收穫其實是“正三角形”與“倒三角形”的關係,小的時候把孩子習慣養成好了,初中就輕鬆多了,如“正三角形”;反之亦然。

29

《內服與外用》:問——怎樣賞識孩子才會進步?我認為:這個問題恰好讓我們看到,現在很多家長對賞識教育的認識存在誤解。“賞識不是工具,不是方法,是一種對生命尊重的態度,是用以幫助家長調整心態的。”賞識教育本該是給家長的“內服藥” ,卻變成了“外用藥” ,結果用錯和用偏了。

30

《理解的前提是瞭解》:很多孩子跟我訴說“爸媽不理解我們” ,爸媽跟我傾訴說“孩子不理解我們做家長的難處” 。我告訴他們“理解的前提是瞭解” ,家長輩對資訊時代的感知(如電視、手機、網路等)是“從無到有” ,孩子輩對這些感知是“從有到優” ,看清了這個真相就知道了“理解他們對我們的不理解”啊。

31

“你不鬆開手,怎麼能抓到東西呢?”上月我曾對一對事業有成而衝突頻發夫妻中較為強勢的妻子如是說。因妻子用“管”丈夫和兒子滿足安全感、解決渴求的踏實,卻造成丈夫抱怨心累、兒子對抗厭家。昨日接到丈夫感恩電話,說我一句話挽救了他這個家庭,現在妻子放手、相互接納,婚姻關係親子關係和諧無比。

32

某校長跟我訴苦:每次開會,老師遲到、批改作業、看書、玩手機現象嚴重,屢抓無效。在我跟全校老師做了心態講學後,跟校長提議會議室第一排不再是“領導席” ,改為豎牌“遲到缺勤席” ;第二排豎牌為“三心二意席” ;不罰錢只說明座位遊戲規則。兩次會議後再無以上現象。解析:人都是要面子要尊嚴的。

33

家庭教育首先是“自我教育”的過程,“自我教育”首先是“自我接納”的修煉。

34

半年前,一家長找我諮詢,當時她因為諸多問題萬念俱灰、苦大仇深,我沒有做很多的引導,只是耐心聽她哭訴,然後逐條將她煩惱寫成一張張字條,之後放進一個瓶子封口;之後她參加了我們所有的課程,今天我約到她給她看半年前的煩惱,統計發現82%的擔心未曾發生、13%的痛苦卻成了幸福、5%的發生卻無大礙。

35

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家庭=父+母+子女,現在諸多家庭“父愛不見,陽剛不現;母愛既偉大,沒有智慧的母愛又可怕。” ;教育=三分教+七分等,應該是正三角形,孩子小的時候多花精力去“四兩撥千斤” ;而諸多家庭教育現狀是倒三角形,小時不育,孩子大時家長覺醒,才開始“千斤撥四兩” 。

36

《另類與主流》:七八十年代的時候,人們穿牛仔褲、留長髮或燙髮、戴大框寬邊眼鏡會被他人另眼相看當成“另類” ,看如今,六七十歲的大爺都穿上了牛仔褲,牛仔褲已經成了“主流” ;真是“過去的另類、未來的主流”啊。教育模式中呢?教育態度中呢?教育中呢?

37

《號碼與態度》:同事新換了一個手機號碼,號碼中很多“4”,尾數還是“544”,於是大家都說“4”不吉利,與“死”諧音,尾數連讀還是“我死死” 。我聽說後說“照你們的解釋,這個號碼太好了,因為“4”在音樂簡譜中唱出來是“發”的音呢,要是真忌諱,就不說號碼呀,改唱嘛,那不是“我發發”嗎!

38

明人教育理念解讀:1、教育就是要人活明白,明瞭就能一通百通;2、補差不如補心,補心不如補希望;3、家長做明白的人、明道的人,孩子做明理的人、明天的人;4、全接納先欣賞後教育,改變態度換種方式做父母;5、身為父母,不要以家長自居;6、智慧型教育=懂孩子+重關係+學會愛+給希望。

39

學校=學會笑=學笑,校長=笑中成長=笑長;中考=中意的考(總對自己不滿意,中考一定沒有戲。),高考=高興地考(心情好,都是寶;心情一了,高分就跑。)“笑長”因此而出。

40

女孩要“貴養”——-養成“高雅、高貴”的知性女子;男孩要“大養”——-培養其“大度、大氣、大胸懷、大格局” ;富足在精神而不是物質與生活形式。

41

《家長的身教》:先別管孩子願不願意讀書,父母率先讀書就可以了。一定要讓自己成長,不斷想辦法提升自己的人生,解決自己人生中的問題。這樣,當孩子需要幫助時,我們才能擔當起一個有意義的角色,而不是陪著孩子一起發愁。

42

《家庭教育中的真愛》:父母可以付出無條件的愛,但是不要無條件的犧牲。真正的愛和教育,不是犧牲一方,成就另一方,而是雙方共同成長。父母和孩子的關係應該是互相陪伴、互相扶持的,無條件的犧牲只會導致不必要的執著和空虛。教育孩子沒有終點,我們一直在路上。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沒有標準答案。

43

《溝通無界限,親情重於道理》:家長在家庭教育時一定要記住“情感教育”永遠都大於“道理教育” ;親子衝突沒有勝利者,親子衝突的最大受害者往往是孩子;打罵不能解決孩子的教育問題,只能宣洩父母的急躁情緒。

44

模式:家庭教育中最需要也最難突破的是“模式”問題,為什麼很多老師可以教無數優秀的學生而教不好自己的孩子,其中原因之一就是形成的“模式”;為什麼很多家長和孩子無法實現有效溝通,其中原因之一也是形成的“模式”。模式突破需要智慧、需要外力、需要“易子”教育。

45

家庭教育中夫婦關係排第一:封建時代五大人倫排序是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分析便知不符合邏輯:只有先有“夫婦”關係,養育了孩子才有“父子”關係;子生多了才能有“兄弟關係”,之後繁衍才有“朋友關係”,人口多了建立國家才有“君臣關係”,所以正確排序是:夫婦、父子、兄弟、朋友、君臣。

46

家庭教育之道是“安心之道” ,人不安、心不靜,人一安、心就靜,靜能生慧;而這代網路資訊時代的孩子成長環境誘惑太多,如何才能讓他們“人安心靜”地學習呢?原來我們家長們要學會“先接納,接納不是縱容、接納不是無奈,接納是為了有教育的機會,改變從接納開始”——接納現狀、接納情緒、接納大環境。

47

《看清真相,問題好辦》:所有問題——時間問題;所有煩惱——自尋煩惱;所有生活——處理關係;婚姻關係緊張——要改變對方所致;親子和諧衝突——不接納不尊重孩子造成;幹群溝通不暢——總向外從不向內;事業發展不順——沒勤奮堅持不捨得。

48

家長們要做“明白的人、明道的人”:明白“沒有兩個孩子是一樣的” 、明白“孩子一生下來,便深深愛、信任及聽從父母” ;道是什麼呢?道就是方向,方向就是“只有不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才能讓他們真正贏在終點線上” ,方向就是“當好孩子一生成長過程中的啦啦隊員” 。

49

孩子們要做“明理的人、明天的人” :原來“父母已經給了我們生命,就是給了我們全部,我們不要把什麼帳都記到父母頭上” ,原來“接納是相互的,我們也要學好接納父母” ,原來“我們要為自己的生命扛起責任,為自己的目標、夢想而努力” ,原來“明天是靠自己創造的” 。

50

家長應扮演怎樣的角色?孩子成長“影響源” :0~6歲父母是第一影響源;小學階段,老師是第一影響源;中學階段以上,同伴是第一影響源。所以孩子在0~6歲階段,家長在家庭教育中應該是引領、指導的角色;小學階段,家長應該是陪伴、助威的角色;中學階段以上,家長應是朋友、交心的角色。

51

《關於叛逆期》 :不要和青春期的孩子較勁。如果學會“全接納、先欣賞、後教育” ,你會發現孩子並沒有叛逆期存在。不接納造成對抗,對抗影響心情,心情破壞關係,關係導致成敗。而接納不是縱容,接納不是無奈,接納是給彼此分享從而教育的機會。

52

孩子為何喜歡唱反調?1、因為家長是民主型教育,孩子享受這種唱反調帶來的愉悅感,這是和諧親子關係的表現。未嘗不是好現象,孩子敢說不,避免了“奴性教育”結果。2、孩子用這種方式對抗父母的說教、嘮叨、抱怨。3、家長可以嘗試“正話反說”。4、說明孩子自我意識逐步加強,家長們真正要做到尊重孩子。

53

《接納的魅力》:某校學生染髮多,屢抓無效。某日大會校長曰“誰說不能染髮?染髮多漂亮呀,眾多明星、主持人都染髮嘛!”言畢生掌聲雷動,呼“校長萬歲!”“在我校遵守如下規定可染髮!”生掌聲如潮。“凡每班排名前五名者均可染髮。”至此無染髮,優生原就不染髮,原染髮落後生恐人問己屬哪班前茅?

54

《尊重和尊嚴》:權威型教育要降低到最低限度,道德型教育要走下神壇,智慧型教育要發揮最大的作用。智慧型的教育、真正的教育就是要給學生尊重與尊嚴。尊重來源於接納、來源於愛;尊嚴是保障學生人格、給孩子希望。沒有天才、只有添柴!

55

《各司其職》:一年級一孩把數學作業“6+3=?”寫成“6-3=3”。父看出來了,但沒有去糾正,照樣簽字了。結果這道題全班就孩錯了,孩回來便數落爸一通。爸卻對孩說,“我知道你看錯了運算子號,但做作業是你的事情呀,簽字才是我的事情。”父女的“各司其職”,使得孩從此養成了對自己負責的學習習慣。

56

《父母和家長》:身為父母,不要以家長自居。1、能生會養就是父母,但父母需要透過成長才稱其為“家長”。2、父母是社會定義,而家長是成長後才能得到的定義。3、父母和孩子都是生命的個體,所以屬於平等關係;家長因有“長”的含義,屬於引領關係。4、父母人人都可以成為,但父母不學習就不能成為家長。

57

表揚要先從具體事說起!讚美會讓人覺得很虛偽,因為你的讚美沒有落地,要先說行為,這樣他就接受了!批評人也要先給他做一個高的身份定位,先給他力量,讓他知道你對他有信心,也就是等他能量足了再批評!如同給人動大手術前要先輸血一樣。

58

你不需要改變別人,因為系統是平衡的,如果你率先發生變化,別人必然也會跟著發生變化!不要說“不可能” ,因為說“不可能”時,就是放棄了其他所有可能的機會!一件事你不做永遠沒機會,只要你做,不管能不能成功,它慢慢的一定會出結果。有開頭,就會有結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