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精神病性症狀 ≠ 精神分裂症 | 專家視角

如果讓精神科醫生說出一種精神病性障礙(psychotic disorder),回答很可能是「精神分裂症」。然而,並非所有的伴精神病性症狀的精神障礙(psychiatric disorder)都是精神分裂症。如果你仔細研究DSM-5精神障礙的症狀結構,你會發現,幾乎所有的精神科診斷都可能伴有精神病性症狀。

堅定的錯誤信念及現實檢驗能力受損是精神病性障礙的核心特徵,這一點在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障礙、妄想性障礙等疾病中表現得無疑相當突出。然而,精神病性症狀實際上構成了一個譜系,症狀可輕可重,可直白可隱晦,貫穿於大部分精神障礙中,即便其所屬的門類不同。相比而言,現實檢驗能力受損所致非理性的錯誤信念及功能損害較為常見,幻覺則相對少見;然而,後者雖屬於感知覺障礙,但卻可能導致個體以思維障礙的形式對其進行解釋。

面對存在幻覺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狀,以及現實檢驗能力顯著受損、「想法不著調」的患者,除了精神分裂症及相關疾病之外,還應在遵循等級診斷及鑑別診斷的原則下考慮以下精神障礙:

雙相障礙

相當一部分雙相障礙患者存在妄想,通常是誇大妄想,但帶有偏執被害色彩的妄想及關係妄想也很常見。

抑鬱症

儘管相比於雙相障礙等,抑鬱症常被視為一種「純心境障礙」,但抑鬱症的某些核心症狀,包括自我貶低及無價值感,也可能嚴重到構成精神病性症狀的程度。此外,伴自殺觀念者常存在現實檢驗能力受損,如堅定地認為「死了就是比活著強」,這種觀念事實上也帶有精神病性的色彩。

焦慮及驚恐障礙

焦慮及驚恐發作的一個核心症狀在於「噩運和/或死亡即將來臨」的信念。焦慮障礙患者的恐懼往往建立在非理性信念的基礎之上,如「我一坐飛機,飛機就會掉下來,我就完蛋了」;這些患者儘管以害怕和恐懼為突出表現,進而被其他人所觀察到,但其背後往往是非理性的甚至是精神病性的觀念。

邊緣型人格障礙

相當多的邊緣型人格障礙患者存在典型的精神病性症狀。值得注意的是,儘管這些患者的精神病性症狀往往短暫且呈發作性,但即便是這樣,這些症狀(如關係妄想)也足以對患者的應對策略及人際關係造成嚴重損害。

(延伸閱讀:

一文讀懂:

邊緣型人格障礙患者的精神病性症

其他人格障礙

很多自戀型人格障礙患者的功能水平良好,但其中一些人過度誇大自我重要性及自我權利,甚至認為自己無所不能,也足以構成堅定的病態信念。其他一些人格障礙,如分裂型及偏執型人格障礙,存在某些非理性甚至帶有魔幻色彩的信念也不鮮見。

精神病性症狀 ≠ 精神分裂症 | 專家視角

軀體變形障礙(BDD)

針對個人外貌(如瑕疵或長得不對稱)的非真實信念位居BDD疾病結構的核心位置,也可能與精神病性症狀產生交集。

神經性厭食

眾所周知,神經性厭食患者存在怕胖的超價觀念,而一些患者即便已達到惡病質程度,仍堅定地認為自己「很胖」,這種信念已達到了精神病性症狀的程度。

孤獨症譜系障礙

孤獨症譜系障礙患者可出現錯誤信念,進而催生了儀式化及古怪行為。

強迫症

儘管強迫症通常是自我衝突的,患者在強迫與反強迫的夾縫中深感痛苦,但病情嚴重的患者有時反而會變得自我和諧,與妄想類似。另一方面,強迫動作往往在非理性信念的驅動下發生,如因為手髒,所以需要不停洗手;如果門沒鎖,可能有人闖入甚至行兇,所以必須反覆檢查門鎖。一些患者的此類信念已達到了精神病性症狀的程度。

神經系統疾病

神經系統疾病患者,包括阿爾茨海默病、帕金森病、路易體痴呆、額顳葉痴呆、異染性腦白質退化症、亨丁頓舞蹈病、顳葉癲癇、卒中等,可伴有各種各樣的精神病性症狀,如偏執被害色彩的妄想、不忠妄想、Capgras綜合徵、二聯性精神病等。這些疾病帶有神經退行性的特點,而這些錯誤信念的出現或許反映了神經組織包括灰質及白質完整性的下降。

結語

基於上述討論,抗精神病藥(尤其是第二代抗精神病藥)在精神科「無所不能」,無論單藥治療還是與其他藥物聯用,無論適應證內使用還是超說明書使用,幾乎可以治療上述所有精神障礙,也就不足為奇了——相當多的非精神病性障礙或多或少地存在精神病性色彩,甚至觸發了其他一系列症狀。

事實上,已有研究者探討了基於單一維度審視精神障礙的可行性。目前而言,妄想性信念可能正是串聯很多精神障礙的一條暗線:較重的患者滿足精神分裂症的診斷標準,而相對較輕的個體可能就在我們身邊,偶爾「不太對勁」,但沒有尋求精神科的幫助。你可以想想,你身邊有多少人平時看上去完全正常,但卻存在野蠻的迷信思想,對星座預測極端狂熱,或對各種各樣的毫無現實依據的陰謀論深信不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