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抑鬱、雙相、強迫患者想幫助病友,父母如何抓住機會,加快孩子康復?

本文字數約:4902 字

閱讀時間約:6 分鐘

本文章節:

01、利處:幫助病友可能會加快孩子康復

02、弊端:孩子受到病友影響,或會病情惡化

03、父母具體該如何引導孩子?

很多得了抑鬱症、雙相障礙、強迫症的青少年患者會抱團取暖。在現實生活中、或者網際網路中,他們因同病相憐,更容易走到一起,互相理解、支援,希望陪伴彼此走過“至暗時刻”。

而部分患者病情好轉後,他們看到有些小夥伴還深陷在泥潭裡,很可能會萌發“我要拉他們一把”的想法。

這時父母就發愁了。孩子的病情才剛有點好轉,就想去幫助病友,萬一孩子自己又陷進去了,這可咋辦?

但大多父母也不敢直接阻止,害怕打擊了孩子,更害怕引起孩子劇烈的情緒反彈和波動,病情也會惡化。

這個問題確實很兩難。

正在康復期的抑鬱症、雙相障礙、強迫症患者,到底能不能去幫助其他患者呢?

今天這篇文章就來深入分析一下利弊,向這部分患者和父母分享一些科學而實用的建議。

01、利處:幫助病友可能會加快孩子康復

正在康復期的精神心理障礙患者,去幫助另一個患者,這確實是有利有弊的。我們先來分析有利的一面。

第一,這有可能成為孩子加快康復的大好時機。

在精神心理障礙的心理治療中,“患者互助”這種形式並不少見。比如西方發達國家有“嗜酒者互誡協會”,建立的目的就是為了讓有酒精依賴、又想戒酒的人加入,然後透過互相之間的交流、安慰、支援、鼓勵,從而幫助更多人成功戒酒。

很多已經成功戒酒的人會分享自己的經歷,擔當示範和榜樣的作用,帶動更多人擺脫酒精依賴。而在這過程中,這個分享經驗的過來人可能會產生強烈的責任感,“如果我自己都破戒了,又酗酒了,那我有什麼資格去鼓勵別人?”

他們的自律性、意志力會大大提升,復發的風險就會降低,康復效果就更好。

所以如果孩子的病情好轉了,他們想去幫助病友,這也是一樣的道理。他們想引導朋友減少強烈的負性情緒,減少災難化思維,那他們自己就要以身作則,做好表率,學會積極地自我調整,更好地走向康復,這才能說服朋友增強康復的信心。

這可能會讓孩子的康復動力更強烈,更積極配合治療,更充分地調動起主觀能動性去克服困難,那自然就康復得更快、更好。

抑鬱、雙相、強迫患者想幫助病友,父母如何抓住機會,加快孩子康復?

圖片來源於網路

第二,孩子幫助病友時,若父母也積極參與、提供幫助,這能成為進一步修復親子關係的良機。

我相信這個道理並不難理解。很多抑鬱症、雙相障礙、強迫症的孩子本來與父母的關係是比較差的,他們覺得爸媽不能理解自己,總是否定自己想做的事。

而且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往往遭受過父母在無意中造成的疊加性心理創傷,這是他們患病的心理根源之一。

如果父母現在不但理解他們的想法,還積極地參與、幫忙出謀劃策,孩子很可能會驚訝、感動,感受到父母的自我反省和變化,增加對父母的信任和認可。

無論這個幫助病友的計劃最終是否成功,起碼在這個過程中,父母和孩子的親子關係改善了,這本來就有助於孩子的康復。

而且,既然父母要參與,那自然少不了跟孩子一起分析這位病友的症狀和問題,以及其患病的深層次原因,然後一起想些對策。父母可以引導孩子借這個機會,也看看我們自己是否也有這些問題,加深孩子對自身病情瞭解,這對其康復也是有利的。

第三,若孩子透過努力,真的對病友起到了積極幫助,他們能夠收穫成就感、自我價值感,這對孩子恢復自信、減少自我否定有一定幫助。

02、弊端:孩子受到病友影響,或會病情惡化

那弊端是什麼呢?

說實話,根據臨床心理干預經驗,我們認為在患者真正康復之前,不宜盲目去幫助另外的患者。

因為這裡面的弊端往往明顯大於利處,有可能導致孩子病情惡化。

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幾個:

第一

,孩子幫助病友時,病友很可能會將很多委屈、憤怒、悲傷的想法和事情一股腦向孩子傾訴,因為他們實在太壓抑、太無助了,亟需釋放壓力的方式,這無可厚非。

可是,我們的孩子是一名還沒有完全、真正康復的患者,他們也有不少還沒得到修復的疊加性心理創傷。

那當病友表達一些扭曲認知、不理性的觀念時,以及其痛苦的表情和語氣,就很容易對孩子造成負面影響,啟用孩子自身的疊加性心理創傷,導致孩子也出現情緒波動,加重其不理性認知,或者形成新的不理性認知。

第二

,如果孩子陪同病友去就醫,就診的環境和細節也有可能引起孩子較大的情緒波動。

目前,國內大部分主流精神科的就診環境都不是特別好,病人多、擁擠、候診室氣氛很壓抑,甚至不時傳來患者或家屬的哭聲、歇斯底里的吼叫聲。

再加上每位精神科大夫需要接診大量患者,對每位患者的問診時間少之又少,甚至可能看起來有點不耐煩,患者們的就醫體驗並不良好。

很多孩子都有這樣的感受,甚至形成二次心理傷害,一到醫院心裡就不舒服。那如果孩子本來就沒有完全康復,又陪病友去就診的話,這個過程中的很多細節都有可能啟用孩子的相關疊加性心理創傷,引起其情緒波動。

我們接診過的患者小虹,她接受了我們的系統化深度心理干預後,病情已經趨於穩定了,但陪同抑鬱症朋友一起就醫後,病情出現了波動。這很可能是她在這個過程中,被激活了相關的疊加性心理創傷。

第三

,由於孩子未能掌握高效的科學精神心理學知識,缺乏相應的能力與資源,最終很可能幫不上忙。

孩子可能會產生挫敗感,再次陷入不理性的自我否定,產生災難化思維,病情惡化。

更甚的是,如果這個病友最終出現了極端情況,甚至病友的父母也不夠理性的話,還很有可能對孩子造成巨大的心理創傷。

抑鬱、雙相、強迫患者想幫助病友,父母如何抓住機會,加快孩子康復?

圖片來源於網路

這裡說的極端情況包括兩種。

一種是病友反過來指責孩子,兩人鬧掰。

部分抑鬱症、雙相障礙、強迫症患者的病情複雜,可能伴有暴躁易怒的激越狀態,甚至可能有敏感多疑、容易把別人的好意當壞意的偏執型人格改變。

如果孩子在幫助他們的時候,一不小心說錯話,激活了他們所遭受的疊加性心理創傷,又或者達不到他們單方面的期待時,他們可能會對孩子大發脾氣,說些很難聽的話,甚至可能指責孩子幫倒忙、不安好心。

別說是孩子,我們大人遇到這種情況都會委屈、難過!覺得自己好心被當成驢肝肺了!

再加上咱們孩子還沒有完全康復,他們可能會災難化思維,認為社會上所有人都不值得同情和幫助,再也不願意向別人施以援手了。這並不利於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會加大復發的風險。

另一種情況,則是孩子幫助的病友最終自殺身亡了,這會給孩子帶來極大的心理衝擊!

孩子很可能產生強烈的愧疚感,尤其如果孩子是抑鬱症患者的話,他們可能會習慣性地內歸因,認為這都是自己的錯,最終情緒崩潰,病情惡化。

我們接診過的患者小桃,她本來已經走向康復了,還積極地準備考研。這期間,她認識了一位同樣得了抑鬱症的朋友,兩個人一起備研,並肩作戰,互相鼓勵。最後她們約定,在考試前的最後一段時間,大家都專心複習,不看手機,等到考完試後再好好聚一聚。

結果,小桃考試後開啟手機再聯絡這位好朋友時,才發現朋友已經自殺身亡了!而且朋友自殺前給她發過資訊,但她因為關機了所以沒看到!

小桃一下子懵了,陷入了巨大的悲傷中,認為就是因為自己當時太粗心了,只顧著備研而忽視了朋友,才導致了這場悲劇發生。

幸好她及時向我求助,我立刻對她實施遠端的緊急心理干預,引導她理性、客觀地看待這件事情,千萬不要過度自責,小桃才逐漸走了出來。

但不是所有孩子都像小桃這樣,能夠得到及時而專業的心理干預。很多孩子本來就還沒康復,又遭遇朋友自殺身亡,很可能一直走不出來,甚至一輩子都活在這件事的陰影下。

萬一,這位病友的家長還不講理、嚴重缺乏自我反省能力,甚至是人格障礙患者的話,他們可能會把孩子自殺的責任都推到咱們孩子身上,對孩子辱罵、攻擊,那孩子就更難承受了。

因此,如果孩子的病情還沒真正康復,他們可能就像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不但幫不到病友,可能還把自己本來已經獲得的康復效果也搭進去了,甚至可能變得更嚴重。

03、父母具體該如何引導孩子?

既然這個事情利弊具備,那當孩子想幫助病友時,父母到底該怎麼辦?以下是詳細的建議。

第一

,父母要做好“最壞”的打算,那就是孩子最後還是堅持要去幫助病友,哪怕父母想阻止也阻止不了。

那我們就要準備工作做在前面,

我們要儘快掌握科學的、高效的精神心理學知識,用知識武裝大腦。父母一定要加強自我反省、改變和提升,不斷努力地改善親子關係和家庭關係。

一方面,父母這樣做是為了讓孩子能更好、更快、更穩定地康復。孩子後續遇到負性事件時,也相對沒那麼容易被啟用疊加性心理創傷,出現病情波動。

另一方面,這也是為了後續能更好地協助孩子去幫助別人,真正地幫得上忙,不但拉了別人一把,咱們孩子也收穫了成就感。

第二,父母要理解孩子為什麼那麼想幫助病友,對他們的初心給予及時的肯定。

很多抑鬱症、雙相障礙、強迫症的孩子其實非常善良、同理心很強,再加上他們自己也經歷過病魔折磨,知道那有多痛苦。

所以當他們看到別人、尤其是同齡人也得了同樣的病時,他們會很難過,忍不住想幫助別人。

而且,孩子想幫助的人可能不是素不相識的,而是在孩子病情最嚴重的時候,給予過孩子理解、共情和陪伴的病友。在孩子孤立無援的時候,是這位朋友提供了珍貴的情感支援。

抑鬱、雙相、強迫患者想幫助病友,父母如何抓住機會,加快孩子康復?

圖片來源於網路

現在孩子好轉了,他們想反過來報答、幫助朋友,救“恩人”於水深火熱之中,這完全是可以理解的。

所以,無論孩子是基於以上哪種原因,無論最後他們是否去幫,只要他們有這樣的想法,這就體現了孩子善良、熱心,富有同理心,而且懂得感恩。

對於這些良好的品德和初心,父母要先給孩子一個肯定,千萬不要一上來就簡單、粗暴地阻止孩子,甚至給孩子潑冷水。

這很容易讓孩子覺得父母自私、冷漠、不近人情、不理解自己,惡化親子關係;甚至會讓孩子覺得自己忘恩負義,對自己的人品產生否定,感到愧疚、自責、甚至自罪。

第三,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理解後,父母再利用良性溝通三部曲——共情、傾聽、積極引導,與孩子一起分析這件事的利弊,評估難易程度。

這裡說利弊,基本上就是我們上面所說的那些,父母可以用更加淺顯易懂的語言、甚至結合身邊的例子,詳細地給孩子分析。

父母最好還能提前瞭解一下孩子想幫助的病友,甚至瞭解一下其家庭情況。比如病友的病情有多嚴重?其父母有沒有自我反省意識?這都是決定我們最終是否能幫得上忙的關鍵因素。

除此之外,咱們孩子目前的情況如何?時間和精力夠不夠?這也是父母和孩子需要一起評估的事項。有些孩子面臨復學,或者重大考試,自己可能都有點焦慮、忙不過來,可能就更難有餘力去幫助別人了。

進行了以上分析之後,父母最終可以把“幫與不幫”的選擇權交給孩子,並與孩子約定好,孩子決定幫助對方的前提是不能對自己的康復有明顯負面影響。

如果孩子發現了背後有很多風險,意識到自身還沒有能力去有效幫助別人,還明顯影響到自己的康復,最終決定不幫,那父母要給予孩子理解和支援。

我們可以這樣引導孩子:我們常懷一顆熱心腸,這是值得認可的,但在實際提供幫助之前,我們要先確保自己的心身健康,否則可能不但幫不上忙,還可能幫倒忙。萬一自己因此病情惡化了,可能病友也會很愧疚。

所以,我們可以先保留這一份好意,然後繼續努力,等到我們真正康復,並且有了幫助別人的能力時,我們再去給予幫助,到時甚至可以幫助到更多的人。這才是理性的狀態,現在我們不必因此感到愧疚。

那如果孩子仍然堅決要“幫”,父母就要與孩子討論具體如何幫。

比如父母可以現身說法,主動找病友的父母溝通,引導他們也有意識去掌握高效的精神心理學知識,加強自我反省、改變和提升,去改善家庭關係及親子關係。

如果病友的父母能聽進去的話,這對他們孩子的康復是非常有利的。如果對方父母聽不進去,那我們也盡力了,可以跟孩子解釋情況,說明這個事情可能沒有想象中的那麼簡單。

而且,對於幫助病友時可能出現的風險,父母一定要提前與孩子做好心理建設。

比如,孩子在傾聽朋友訴苦時,很可能內心也會很壓抑、憤怒,甚至會激活了自己的疊加性心理創傷。

父母就要跟孩子約定好,孩子聽了病友的話後,要跟父母轉述、分享,父母和孩子一起理性地分析,提供積極引導,避免孩子產生扭曲、錯誤的認知,也能夠減輕孩子的心理壓力。

父母還要讓孩子意識到,幫助病友康復不是一件容易的話,除了我們出的力之外,還有很多其它因素會影響病友的病情。

所以,我們要抱著“積極努力、順其自然”的心態。

我們儘可能去提供幫助,如果結果是好的,那當然是好事,孩子能夠從中收穫成就感與價值感。

可如果不如意,我們也不要自責,我們盡力了,也就無愧於心了。只是我們目前的能力還不夠,如果以後還想幫助別人的話,那我們還要總結經驗教訓,繼續努力,提升自己。

從這個積極的角度出發,如果父母引導得好,這個經歷有機會成為孩子一次重要的人生磨鍊,有助於塑造出越挫越勇的逆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