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孩子嫌藥苦,喝不下去藥怎麼辦呢?你們都喝過什麼味道的中藥?

印象中很深刻的一段記憶。翻出來曬曬太陽,分享一下。

我家小朋友上幼兒園的一段經歷。

我家小朋友生在九月,於是就讀了四年幼兒園。

孩子嫌藥苦,喝不下去藥怎麼辦呢?你們都喝過什麼味道的中藥?

直到現在,我對我家小朋友在幼兒園的記憶是以生病次數多為主。

有一年的春夏之交,幼兒園流行手足口病。

陸陸續續好多小朋友都出現發燒症狀,被家長接回了家。

心存僥倖的我們也是沒能倖免。

小朋友開始出現發燒,然後手心,腳掌,小屁股和四肢關節處都出現了紅色的小疙瘩,慢慢小紅疙瘩升級成水泡。小朋友哭著喊著說痛,關節痛。

我跟先生第一反應是帶孩子去了省兒童醫院。

醫生直接安排了吊瓶。

連續打了三天,發燒症狀並未有減輕。

直到吊瓶打到第七天,才退燒。症狀也有少許減輕。

從醫生處得知,手足口病不具備免疫性,不是說得過一次就不會二次三次傳染了。

意思就是,必須做好防護,以後再次傳染。

我是個理科生,在孩子生病時才無比後悔自己未能學醫。

但是不耽誤自己去找一些有關手足口病的治療方案。

看到吊瓶效果那麼不理想,我第一反應是去尋求中醫的方法。

無意中從某平臺看到一箇中醫在分享小兒常見方,前前後後有一百個,馬上動手收藏了下來。找到有關手足口病那個方,打印出來去省中醫掛了一個兒科大夫號,請大夫看了一下,確認沒問題後留存備用。

孩子嫌藥苦,喝不下去藥怎麼辦呢?你們都喝過什麼味道的中藥?

果然誠不欺我,沒過多久,小朋友在幼兒園被二次感染了手足口病。第一天先是高燒,手心腳心冒出很多紅紅的小疙瘩。

我拿出備用的中藥方,去藥店抓了五副中藥。

第一付分早晚喝了。雖然劑量很少,但是中藥的味道真的是又難聞又難喝。

小朋友又是生病難過,又是嫌棄藥難喝,根本是一口都喝不下住。身為人父母的我們,用盡各種辦法,又是中藥裡面加糖,又是給孩子嘴裡含冰糖。連哄帶勸多少喝了幾口。

喝中藥過程中我們就沒有再去醫院打吊瓶,除了喝中藥,我們還給小朋友物理降溫。

喝完第一服中藥,小朋友明顯就沒有那麼難受了。

喝完第二付,小朋友手心腳心的小紅疙瘩沒有變化,但是關節竟然沒有長水泡。

等到中藥喝到第三付,第三天,小朋友的燒就全部退下去了。精神明顯好了起來。

本來鞏固療效的目的,喝完剩下的兩副中藥。小朋友手心腳心的紅疙瘩已經全部消失了。小朋友精神很好,飲食也在恢復。可以說基本痊癒了。

孩子嫌藥苦,喝不下去藥怎麼辦呢?你們都喝過什麼味道的中藥?

現在回想起來不由感慨,我記得有一本書叫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作為父母,從孩子一出生,就要去學習相關的育兒經驗。從幼時的養育知識到慢慢有教育知識。好多人會說,生病了有醫院有醫生,教育有學校有老師。我不得不勸這樣的人。父母豐富的知識,能讓孩子在生長髮育過程中少受很多傷害,少走很多彎路。

最後提一下我個人對中醫藥的看法,很多常見非器質性疾病,中醫中藥都是可以治療的。首先是找到一個好的中醫,對症下藥,效果會很明顯。但是不得不說的是,中藥從嗅覺到味覺,都不是很讓人愉悅。這也是中醫藥在推廣過程中遇上的難題之一。最近幾年,有很多中醫藥行業的企業,身負傳承發揚中醫藥行業使命,正在努力致力於解決這些種種難題。

像是近年來出現的可以做為中藥味道掩蓋的中藥伴侶,就是山東濟南一家叫作慈諾中醫藥科技(山東)集團有限公司的行業深耕者研發的。其產品為目前中藥在推廣過程中最常的味道問題,做了一個非常人性化的完善。讓那些從嗅覺到味覺都難以讓人接受的中藥,變成味道舒適的藥品。從眼前看是在不改變藥效的前提前對味道做了掩蓋,從中醫藥發展的長遠眼度看,這未嘗不是為中醫藥行業的發展提供另一條思路。

做為國之精粹的中醫藥行業,希望能夠為越來越多的人普惠大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