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晚上洗澡有個“最佳時間”,洗早或晚了會增加疲憊感

天氣越來越冷,睡前洗個熱水澡再舒服不過了。除了消除疲勞,洗澡還有助於快速入睡,改善睡眠質量。

晚上洗澡有個“最佳時間”,洗早或晚了會增加疲憊感

近日,一項發表在《睡眠醫學評論》(Sleep Medicine Reviews)的研究顯示,只有在“特定時間段”洗澡,才會改善睡眠質量和效率。

晚上洗澡有個“最助眠”時間

《睡眠醫學評論》(Sleep Medicine Reviews)上的一項研究發現,睡前1~2個小時洗個熱水澡能夠顯著改善睡眠質量,而且僅需10分鐘就能夠顯著提高個體的整體睡眠效率,擁有更好的睡眠。

晚上洗澡有個“最佳時間”,洗早或晚了會增加疲憊感

研究人員回顧了5322項洗澡睡眠相關的研究報告,分析溫水浴或淋浴對個人睡眠的影響,包括睡眠潛伏期,總睡眠時間,睡眠效率以及慢波睡眠等。

結合多項研究資料,研究人員發現,睡前1~2小時洗個熱水澡,與睡前不洗澡的人群相比,洗個熱水澡顯著縮短睡眠潛伏期,快速入眠,而不是輾轉反側難以入眠。然而,研究人員也表示,在睡前2小時或更早洗澡,可能會誘發睏倦感,但不會明顯縮短睡眠潛伏期。

研究人員進一步分析了沐浴最佳水溫,在睡前5小時或更長時間使用兩種不同水溫(41℃和35。5℃)進行沐浴,只有在41℃後才觀察到睡前睏倦感的增加,而在35。5℃並沒有增加睡前睏倦感。

冬天洗澡防範4個“危機”

在寒冷的天氣裡,洗個熱水澡能消除疲勞、改善睡眠、舒筋活血。但如果洗澡的方式不對,就可能陷入“危機”:

心腦血管疾病突發

面板受到熱水的刺激,毛細血管就會擴張,血流加快,心臟出現反射性的心率加快。一旦關掉水龍頭,或是浴室內有寒氣入侵,毛細血管又會收縮。冷熱變化會不斷刺激血壓與心率,容易使高血壓患者出現急性腦、心缺血,導致急性腦中風、心臟病等危險。

晚上洗澡有個“最佳時間”,洗早或晚了會增加疲憊感

建議:冬季洗澡時間不能太長,最好在15分鐘左右,不要超過20分鐘,以免熱氣騰騰令面板血管擴張,出現腦供血不足、頭昏胸悶等症狀。

一氧化碳中毒

燃氣熱水器燃燒時會消耗大量氧氣,如果洗澡時間過久,浴室內面積相對狹小,加上門窗緊閉,氧氣被消耗光,人就會發生缺氧或一氧化碳中毒等。

建議:冬季使用燃氣熱水器一定要注意保持良好通風,不要在房間的供排氣口上懸掛物品,以免影響空氣流通。在每次使用前,都應檢查安裝熱水器的房間窗戶或排氣扇是否開啟,通風是否良好。

傷眼

寶寶冬天洗澡時需要開浴霸,但必須小心使用。浴霸發出的光線屬於強光,寶寶長時間盯著,容易發生黃斑變性。

建議:儘量選擇風暖式浴霸。家長可以用身體阻擋浴霸的光線,避免寶寶直視。

漏電

浴室裡使用的電熱水器、電吹風、電熱絲取暖器、油汀電暖氣都要接觸電源,而浴室中水源多,很容易漏電、觸電。

晚上洗澡有個“最佳時間”,洗早或晚了會增加疲憊感

建議:冬天洗澡使用取暖器的,一定要把它放在遠離浴缸、花灑、澡盆的地方,建議將插頭設在浴室外。如果是浴室內的插座,一定要有防水蓋。

冬天洗澡牢記6件事

因洗澡不當導致的意外時有發生,這份冷天洗澡的正確“姿勢”,每個人都要知道:

身體和浴室都要“預熱”

冬季室內和浴室溫差大,容易著涼,建議冬季洗澡前先做好充足準備,沒有暖氣的地方,洗澡前最好先熱熱身,比如原地踏步、扭腰、搓腳,並提前5分鐘開啟浴霸,確保浴室溫暖。

補水

洗澡前喝杯白開水,可以補充因毛細血管擴張而導致的水分大量散失;洗澡後儘快補水,最好是茶水,可更好地補充體內丟掉的水分。

喝水以少量多次為宜,這樣有利於心臟有規律、平穩地吸收水分。

別鎖門

長時間站立洗澡可能會感到力不從心,很容易暈倒、滑倒。老人可以帶個小板凳,站累了可以坐著洗,既省體力,又不用擔心會滑倒。若自己洗澡也不要鎖門,以免發生意外時影響及時救助。

注意順序

冬天洗熱水澡,溫熱的水突然從頭而至,會使大量血液集中到血管擴張的面板表面,導致心、腦等缺血。

洗澡前先用熱水沖沖腳,待腳部溫暖後再慢慢往身體其他部位淋水,讓身體有個逐漸適應的過程。

晚上洗澡有個“最佳時間”,洗早或晚了會增加疲憊感

少用沐浴液

冬季氣候乾燥,過多使用沐浴液會破壞面板保護層,加重乾燥、瘙癢等症狀。沐浴液等清潔用品可以一週使用一次,或者僅使用在手肘、脖子等易髒的地方。

換衣服保證“暖”

從溫暖的浴室回到溫度相對較低的室內,如果身上沒有保暖的衣物,會使血管受冷收縮、血壓升高,加重心臟負擔。所以要做好保暖工作,洗完澡出來時,披好浴巾,或在浴室裡提前換好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