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4個規律,提高孩子“自控力”,做駕馭意志力的“騎象人” ​

4個規律,提高孩子“自控力”,做駕馭意志力的“騎象人” ​

之前有個媽媽,曾發過這麼一通牢騷:

她說我家孩子吧,講起道理來,那是一套一套的,能把我這老母親,說的是心悅誠服,連連點頭,結果一到真正做事、學習了,他是一件兒事也做不到。

問他零食好嗎?他回答:零食不好,零食含有大量防腐劑、脂肪、糖等物質,吃多了容易導致肥胖、營養不均衡等問題。

你看,這不挺明白的嗎,結果呢,還是蝦條、薯片,一把把往嘴裡抓,可樂、汽水,一瓶瓶往肚裡灌。

問他學習有啥好處呀?他回答:學習是高效獲取知識的方法,能讓我們更聰明,將來有更高的能力,找到更好的工作。

你看,這不也挺明白的嘛,結果呢,放學回家,第一件事兒就是拿出手機,玩遊戲,一玩一兩個小時,作業總是拖到最後一刻才做。

說好的零食不健康呢?說好的學習能讓我們更聰明呢?怎麼一到開始吃,開始學了,就什麼都忘了呢?

作為一個寶媽,我想說這位媽媽描述的情況,簡直就是我娃本娃。雖然,我家娃才四歲半,但是,他出色的講大道理能力,以及幾乎為0 的自控能力,還有綿延不絕的拖延、耍賴、貪玩、沒耐性,常常讓我這老母親淚流滿面。

孩子到底他為啥自控力這麼低呢?我們父母除了催促和責備,就真的沒辦法了嗎?

作為一個家庭教育從業者,我當然不能就這樣被娃打敗,我翻閱了好多書籍,最後在一本《認知覺醒》的書上找到了部分答案,並且,這個答案,不僅僅適用於孩子,更適用於我們家長自己,下面與大家分享一下,你看看是不是這麼回事?

4個規律,提高孩子“自控力”,做駕馭意志力的“騎象人” ​

自控力低的原因在“大腦”上

我們人類的大腦由三部分組成:本能腦、情緒腦和理智腦。

本能腦,就是控制著我們吃喝拉撒睡、呼吸、心跳等本能活動的那一部分大腦。

情緒腦,就是控制著我們喜怒哀樂悲恐驚等各種情緒反應的那一部分大腦。

理智腦,就是控制著我們理性思考的那一部分大腦,我們做一些理性分析,富有遠見,善於權衡,能夠立足未來獲得延時滿足,靠的就是這部分大腦。

按照它們發展進化的順序來看,本能腦是最早進化發展出的大腦部分,然後是情緒腦,最後才是理智腦。

如果把本能腦的發展水平,算作100歲的話, 那麼情緒腦的發展水平就是55歲,而理智腦的發展水平,就像一個不到1歲的嬰兒。

所以,儘管理智腦是我們大腦裡最高階、最厲害的部分,但是它的力量卻是最弱的,它對我們人類行為的控制力,遠遠比不上本能腦和情緒腦的控制力強。

你知道我們本能腦和情緒腦,最大的特點是什麼嗎?

就是目光短淺、及時行樂,避難趨易,急於求成。因為億萬年以來,我們的祖先都是在一種充滿危險和匱乏的環境中生存的。為了生存,他們會對美味的食物、舒適的環境有強烈的慾望,同時,為了儘量減少消耗,保持體能,他們會特別不喜歡像思考、鍛鍊這樣耗費能量的事情,而喜歡不費腦子而又身心愉快的娛樂消遣活動。後來,這些特性就傳給了我們。

所以,當我們的孩子在頭腦裡、理智裡,明白零食不健康,明白好好學習對將來有好處,但他們的身體和行動卻仍然受到本能腦和情緒腦的操控。這就造成了,道理全都懂,就是做不到這種現象。

理智與行動不一致,這就是人的一種天性。其實,不光孩子,我們大人也一樣,腦子裡想著,要減肥要減肥,但一看到甜點、零食,就忍不住往嘴裡送;腦子裡想著下班要多學習,多充電,結果一回家躺床上就看手機。這都是腦子很理性,但身體卻很本能的表現啊。

面對“天性”,要用“巧勁兒”別用“蠻力”

假如你面前有個大象,無論你想去哪兒,它總會走到你面前擋住你,怎麼都趕不走,這時候你也沒有什麼工具,對你來說最好的策略是什麼呢?

有人說了,那還有什麼辦法,就是跟它對抗吧,但對抗顯然不是最好的策略,因為那可是大象誒,我們人類再強壯也很難鬥過大象啊!所以,這時候最好的策略不是和它對抗,而是做個“騎象人”,馴服大象,讓它為我們服務。

4個規律,提高孩子“自控力”,做駕馭意志力的“騎象人” ​

我們的情緒腦和本能腦就是“大象”,而我們的理智腦就是“騎象人”。

當我們沒有自控力的時候,我們通常很容易懊惱,焦慮,愧疚,自我責備,我們就會希望透過意志力來強抗自己的本能,換句話說,就是用理智腦來對抗本能腦和情緒腦,以為只有這樣才能變得更自控。

但這種做法,就是在跟大象對抗,是在用蠻力。

最好的做法,不是用我們的理智去對抗我們的本能,甚至消滅本能,而是用我們理智去驅動和引導本能,讓這些本能為我們服務。這才是我們提高自控力,變得更有遠見,更有耐性的,“討巧”的方法。

那怎麼做我們才能做到“騎象人”而不是跟大象對抗呢?

這裡的建議是:要認識與掌握成長的基本規律。你抓住了規律,順應規律,你就騎上了這頭大象,如果你不懂規律,只在那裡悶頭責備催促自己和孩子,這就是在和大象對抗。

規律1:複利效應

曾經有本書裡,介紹過一個小故事,叫“竹子的奇蹟”。

故事講到,竹子是一種很神奇的植物,當在土壤裡播下它的種子,頭四年裡,你感覺不到太大的變化,只能看見一個小小的芽,因為所有的成長都發生在地底下,竹子的根在土壤深處大範圍擴張。但是,到了第5年,這個表面上多年沒啥變化的竹子,會一下子長到兩米多高!成長的速度簡直驚掉人的下巴。

這個竹子的成長過程,就是複利效應。

我們總以為,我們人的成長、價值的積累,是一條直線,是勻速上升的,就像下面圖片上這樣。我付出多少,就會立刻有多少相應的回報,付出越多,馬上就會收穫很多。

4個規律,提高孩子“自控力”,做駕馭意志力的“騎象人” ​

而實際上呢,我們的成長、價值的積累,是一條曲線,就像下面這張圖片上這樣。剛開始,增長速度是很緩慢的,但是當到達一個轉折點之後,就會飛速增長。

4個規律,提高孩子“自控力”,做駕馭意志力的“騎象人” ​

這個過程就是複利效應。

那複利效應這個規律為什麼能提高我們的自控力呢?

這是因為,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做事堅持不下去,就是因為我們努力的時間,根本沒有達到這個轉折點,就放棄了呀。

你想想,你做事的過程是不是這樣的?

很多事情,一開始,你非常熱情、滿懷信心地努力了一段時間,以為馬上就能看到結果,可發現並沒有多大變化和進步,這時候你的熱情一下子就沒了,覺得努力好像根本沒有用,於是就放棄了。

但是,如果你懂得了複利效應,在你努力了一段時間但沒有太大起色的時候,你就可能會覺得,這不是努力沒有用,這可能是還沒有到達轉折點,於是,你就很可能會繼續堅持下去了。

複利效應,歸根結底,就是能夠讓我們從更長遠的目光去看問題的一種規律,懂得了這個規律,我們就能忍受一時的寂寞和不成功,而增加了堅持下去的信心和動力。

當然,複利效應想要真正發揮作用,有一個前提,就是前期積累的這段時間,一定要選擇正確的方法、正確的方向,並堅持刻意練習的原則,一點點提升自己的基礎能力。

對於大多數沒有特殊資源和天賦的人來說,相信這個規律,並踐行這個規律,早晚都能進入快速發展的快車道,而有所成就。

規律2:“舒適區”原理

假如,孩子要練習跳繩,來提高身體素質,那麼你怎麼幫孩子實現這個目標呢?

如果你告訴孩子,每分鐘跳120下,你就衝著這個目標努力吧,那我估計孩子連一天都不願行動。

因為對於一個沒有任何跳繩基礎的孩子來說,這個目標太嚇人了,任誰聽了都覺得自己完不成。於是乾脆連嘗試都不願嘗試。

但如果,你告訴孩子,咱們先別管那麼多,一開始,你就達到一口氣能跳3個不壞就行。

這對於剛開始學跳繩的孩子來說,可能稍微有那麼一點點難度,但一般透過一兩天的練習,很容易就能達到。

對於這樣的目標,孩子是比較願意嘗試的,並且在他嘗試成功以後,他會有一種小小成就感,願意去進一步嘗試。

這時候,你就可以再給他定一個稍微高一點的目標,一口氣跳5個不壞。這對他來說,同樣也是稍微有一點點難度,但經過幾次練習,也很容易達到。

這樣,你一點點提高跳繩的難度,孩子,一點點挑戰自己,最後也許經過幾個月,也許經過幾年,孩子總能達到每分鐘跳120下的目標。

這個過程就利用了“舒適區”原理。

舒適區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大家可以看下面這張圖片:

4個規律,提高孩子“自控力”,做駕馭意志力的“騎象人” ​

每個人的能力範圍都包括三個部分,最中間這個圈,就是舒適區,就是對你來說非常簡單、輕鬆,不用任何挑戰就能做到的事情。比如,看看電視、玩玩遊戲、睡個懶覺,這些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就是特別輕鬆的事情,所以都屬於舒適區的範圍。

中間這個圈呢,叫拉伸區,就是對你來說,有點難度,但不是太難,只要稍微努努力,踮踮腳就能做到的事情。像跳繩連著跳3下不壞,這對於大部分剛剛學跳繩的小學生來說,都是比較容易做到的,一般練習了兩三次,就能做到了。這種程度的任務,就屬於拉伸區的範圍。

最外面這個圈是困難區,就是對你來說,非常有難度,很難短時間立刻就達到的事情。比如,對於大部分剛剛學跳繩的小學生來說,要求他一分鐘跳120個,這就明顯是短時間內很難完成的任務。遇到這樣的任務,無論是誰,都很容易退縮,不願嘗試。

很多孩子,之所以懶散不願進取,是因為在慾望上,總想一口吃成個胖子,把目標定的特別高,鎖定在困難區上,但是行動上又跟不上,所以就容易總是停在舒適區裡,這樣時間長了,能力也沒長進,信心也會越來越不足,就更不願走出舒適區了。

想要改變這種狀況,最好的方法,是鼓勵孩子避開困難區的事情,多去嘗試拉伸區的事情。做那些踮踮腳就能夠到的事情,透過這樣的方式,一點點擴大自己的舒適區,獲得成就感,進而有信心去接受更大的挑戰。

規律3:“成長影響比重”原理

有一個女孩兒,性格有點內向,不太敢在臺上說話演講,她覺得這樣不太好,會影響到以後的發展,於是為了提高自己這方面的能力,她開始下各種功夫。

4個規律,提高孩子“自控力”,做駕馭意志力的“騎象人” ​

那她怎麼下功夫的呢?她呀,找了好幾本關於演講的書,認認真真地讀、寫、記,把裡面的的演講技巧、方法、注意事項全都做成了詳細的筆記。

就這樣學了幾個月之後,他的演講水平提高了多少呢?答案是一點也沒有提高,因為她一次都不敢走到演講臺上去。

後來她又買了好幾本書,繼續學習,還是沒有提高,直到有一天上課,突然被老師點名要求上臺演講,她硬著頭皮到臺上講了一小段,這一上臺不要緊,她突然發現這上臺演講好像也沒想象的那麼可怕,雖然很緊張,但是因為這個話題自己熟悉,所以,完全能清楚表達出來。

經過這次經歷之後,這個女孩兒對演講就不再那麼發憷了,她後來一有機會就上臺演講,幾次之後,在臺上的表現就非常自如了。

這個案例反應了這樣一個道理:你學再多的知識、懂再多的道理,都比不上你去親身嘗試,實踐,對你的成長作用更大。

這個道理反應的就是——成長影響比重原理。

無論是大人,還是孩子,我們在成長過程中,都經常會遇到這樣一個問題,就是你學習了不少知識,也明白了不少道理,但能力上就是沒有多少提高,人生也沒發生什麼變化。就好像你為此做出的那些努力都白費了一樣。

這是因為,影響我們成長的因素:除了學習知識之外,還有思考,行動和改變,一共四個因素。

過去我們經常抱著這樣一種想法,就是總以為我們學習量越大,學的知識越多,懂得道理越多,我們的成長就越快。但實際上,學習量對我們成長的影響,遠遠沒有獨立思考、行動,和改變作用更大。

如果把這四個影響成長的因素,按照作用比重由大到小排列,他們依次是:改變數>行動量>思考量>學習量。

我們可以參考一下下面這張圖片,它顯示的就是四個因素對成長影響作用的比重大小。

4個規律,提高孩子“自控力”,做駕馭意志力的“騎象人” ​

越往外層,對成長的影響比重越小,越往內層,對成長影響的比重越大。

你可能學了好多好多東西,每天打卡、堅持,做了很多努力,但是這些學習量帶給你的成長,很可能遠遠比不上,你把其中的一點知識用在自己身上,讓自己真正發生一些改變,來的更強。

我們很多人,之所以老是感覺自己沒有什麼長進,生活沒什麼變化,就是因為我們做了大量表面兒的學習,低水平的努力,但這些努力對我們成長的作用,其實微乎其微。

所以,無論是你自己還是你的孩子,當你發現你們學了一些東西,做了一些努力,但就是沒有實實在在進步的時候,請你反觀一下自己,是不是隻在表面學習上下功夫,卻沒有深入思考和行動,更沒有真的改變自己呢?

規律4:消除多餘選擇

有一頭驢,它左右兩邊放了兩堆一模一樣的乾草,這兩堆乾草無論是從分量還是顏色、氣味兒上,都完全一樣。

然後這頭驢就犯難了,心想這應該先吃哪一堆呢?兩堆都挺好,看不出哪一堆更好,而且兩堆的草的位置都一樣,沒有哪堆離它更近,這可讓它犯了難,它開始左右為難,搖擺不定,最後終於餓死了。

這就是哲學上一個非常著名的故事,叫“布里丹之驢”。

4個規律,提高孩子“自控力”,做駕馭意志力的“騎象人” ​

這個故事聽起來好像有點誇張,但它實際上反應了一種人們經常會出現的情況:就是當一個人,面臨太多選擇的時候,反而會不知道如何選擇,就會猶豫不決、思前想後、搖擺不定,最後有可能什麼事情也做不成。

你想想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有一段時間,你下定決心,要奮發圖強,好好學習,可是當你準備大幹一場的時候,突然不知道自己該幹什麼了。因為你需要學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但又不知道先學什麼,從哪兒學,然後你就開始糾結,焦慮,遲遲沒法行動,最後一腔熱血,沒幾天就變涼了!

這是不是我們大人和孩子都經常會出現的一個情況?

其實這種情況,和那個在兩堆乾草之間猶猶豫豫不知道如何選擇,最後被餓死的驢沒啥區別。都是因為你想要的太多,卻不知道如何選擇,最後為了避免選擇錯誤所帶來的懊悔,只好一直拖著,拖著拖著一腔熱情就涼了。

很多孩子經常拖延、無所事事,同時又很焦慮、迷茫,就很有可能是這個原因引起的。

那面對這種情況怎麼解決呢?

給你的建議是:簡化你的選擇,簡化到在某一個時間段裡只有一條路可以走。

這樣你就不會老是猶猶豫豫,花費心力去糾結該怎麼選擇了,你行動的效率自然就會提高了。

4個規律,提高孩子“自控力”,做駕馭意志力的“騎象人” ​

那到底怎麼可以達到這樣的狀態呢?實現的路徑有三步步:

第一步:先在大事和大方向上進行排序,把你近期的人生目標、對你最重要的價值、最重要的事,進行排序;如果實在難以抉擇,就算是抓鬮來決定一個順序,也比不決定順序要好得多。

先把大方向、大事決定好先後順序以後,你之後的具體的行動計劃才有了可依據

的標準。

第二步:在具體的計劃和事情上進行排序,也就是把你每一週,或每一天要做的具體事情,進行一個前後排序。這樣,你具體的行動計劃和順序也就基本確定了。

第三步:定期反思和修正自己的排序。

到第二步,當你把大小事情全都做好排序以後,你就基本上可以達到“在某一個時間段裡只有一條路可以走”的狀態了,不會再為怎麼選擇而反覆糾結。

但這並不意味著萬事大吉了,因為我們對事情的認知,我們對自己的期望,是不斷變化的。所以,你對人生大事小事的排序也是不斷變化的。可能你現在覺得最重要的目標、最重要的事情,等過了一段時間以後,就覺得沒那麼重要了。

所以,定期反思和修正自己的排序,這就是我們的思維不斷迭代升級的一個過程,有了這個過程,我們的人生目標會越來越清晰,我們的行動,也會越來越理性。

以上幾個規律,主要參考自《認知覺醒》這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