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相比學心理學,你更需要的是實實在在的生活

當下,心理學在國內大火,催生了一批學習大軍。在這支學習大軍裡有一類特殊人群。他們花費巨資四處上課,上萬甚至數十萬的學費背後可能是節衣縮食。他們認真聽講,拼命記筆記,拼命提問,個案體驗時醞釀灌頂,分享感悟時頭頭是道。然並卵,一回到現實,又是一地雞毛。典型的懂得很多心理學,還是過不好這一生。

曾奇峰把這類人稱之為學習型人格障礙。這一類人為什麼對心理學樂此不疲呢?主要動機有三:

(1)追求“被療愈”。

比如一個深陷在丈夫出軌的痛苦婚姻中的女性,可能會本能地向外尋找溫情理解和分析開導。這樣的她就有可能被身心靈工作坊所吸引,因為身心靈工作坊所提供的群體性治療及深入體驗內心情感的工作方式,會讓一個既能將自己表達出來為身邊的人所傾聽與支援,又能在導師的闡述下更瞭解自己。

但如果潛意識隱藏需要是迴避當前令人痛苦的現實處境,那麼即使是身心靈工作坊也有可能變成精神鴉片而不是療愈之地。

(2)為了“更幸福”。

某次心理工作坊,有個來訪者可憐兮兮地“哀求”老師:“我怎樣做才可以讓老公更愛我?”瞧瞧,老公已經很愛她了,但她要的是更愛。還有很多來訪者千訪百計想把伴侶拉進學習團體,美其名曰共同成長,打是小算盤就是製造如我所願的伴侶。伴侶也不是傻子,識破她們的伎倆,牴觸“共同成長”,並斥責她們“你學了心理學怎麼沒看見你改變。”

(3)想要“無條件的愛”。

很多來訪者在生活中存在感弱,他們原生家庭不幸,是生活中的失意者和落魄者。而在團體性心理工作坊裡,這裡有老師的溫暖抱持支援理解,有同修們相親相愛互幫互助,沒人有嫌棄他矮窮矬,沒有人指責她蠢笨傻,他們感受到了無條件的愛。

曾有個學員在團體中對導師當眾“表白”:“我們不遠千里追隨你而來,就因為你坐在那裡哪不怕一句話不說,我們都覺得無比溫暖。”導師迴應:這一刻,我扮演了無乳房的媽媽。

相比學心理學,你更需要的是實實在在的生活

比如不是覺得別人有病就是覺得自己有病。覺得別人有病,喜歡給別人貼標籤,導致人際關係緊張或疏離。父母皆禍害、家庭即原罪,是最近很火的流行詞語。學了心理學,一邊看清自己有那麼多心理需要,尊重、理解、關心、支援……。,一邊又清楚不能控制、強求別人,表面裝佛系,言語很客氣。當別人沒有滿足自身需求時,他要麼默默走開,要麼暗戳戳報復。當場撕逼?那不是心理學人乾的事。

怎麼才叫好好生活呢?

(1)做自己的導師。

一個來訪者如果長期流連於各色心理學理學課堂,那就相當於形成了心理依賴,和酒精依賴、藥物依賴沒什麼兩樣。就算是不能療愈也沒什麼關係,我們可以帶病生存、帶病發展嘛。有時間這個療愈大師兜底你怕什麼。

(2)增強現實感。

學習心理學,真的不是為了讓你更加幸福,而是為了減少不幸。

相比學心理學,你更需要的是實實在在的生活

也許你不需要學很多心理學,但依然可以過好這一生,路徑其實也很簡單:認真地活著,搞不定就找別人幫忙。當你不舒服的時候,越不能一個人待著,要找人說話、吃飯、喝酒、罵人或者打麻將。

關注我們,學習更多心理學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