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理綜文綜各科二輪複習重點知識梳理,助你門門考高分!

獲取更多教育經驗、方法、學習資料等,每天與您相約!

理綜

高考物理二輪複習的重點

一、知識網路的體系和細化

把貫穿高中物理的主幹內容的知識結構、前後關聯展起來。

(1)高中力學知識結構和各部分的聯絡;

(2)高中電學知識結構和各部分的聯絡。

很多同學不懂得如何關聯知識點,不知道如何構建知識網路體系。物理學科的真的知識構建重點放在課本定義、公式推導、研究現象(即物理意義)上。比如牛頓第一定律研究的是慣性定律,闡述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而不是維持運動的原因。牛頓第二定律所研究的是力的瞬時作用規律,而動量定理所研究的是力對時間的積累作用規律,從這種角度去思考,對複習物理、解答物理是極其有幫助的。

對每一個知識板塊要完成以下幾項工作:

1。基本規律和公式;

2。容易忘記的內容;

3。解題方法與技巧;

4。經常出錯的問題;

重視物理學科方法:力學複習重點:受力分析(合外力)、狀態及過程的判定(尤其注意始末狀態)、單體整體分析、圖形圖表(讀圖與作圖能力)

電學複習重點:磁力分析、電場磁場綜合、電量、電容、線圈等概念、圖形圖表(讀圖與作圖能力)

二、掌握分析問題的方法,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

①逐字逐句,仔細審題。

②想象情景,建立模型。

③分析過程,畫示意圖,找到特徵。

④尋找規律,列出方程。⑤推導結果,討論意義。

物理解答題幾乎都有一個特點,只要你會分析,審題方向沒有錯誤,基本上能按照題目順序羅列出表示式,即可聯立求解。因此物理的難點在審題與分析上。高考對物理的考查不以計算能力考查為主,而是知識點的理解、分析、圖形圖表讀圖能力、模型轉化能力為主。特別是高考中的物理大題部分,大多數難題都是圖形化試題。因此,我們把重點放在:

1。審題能力應再提高

①第一遍讀題(通讀),頭腦中出現物理圖景的輪廓。頭腦中的圖景(物理現象、物理過程)與某些物理模型找關係,初步確定研究物件,猜想所對應的物理模型。

②第二遍讀題(細讀),頭腦中出現較清晰的物理圖景。由題設條件,進行分析、判斷,確定物理圖景(物理現象、物理過程)的變化趨向。基本確定研究物件所對應的物理模型。

③第三遍讀題(選讀),透過對關鍵詞語的感悟和理解,隱含條件的挖掘,干擾因素排除後,對題目有清楚的認識。最終確認所研究物理事件的研究物件、物理模型及要解決的核心問題。

2。如何進行物理過程分析

①抓住關鍵狀態分析:如題目中明顯的轉折提示,分開、一起、返回(回到)、恰好等詞。

②物理過程的界定和分析 即狀態、過程的判定。

說明:物理力學是橋樑,非常容易和其他模組整合。因此物理複習先把力學過關。

3。如何選擇規律

注意整理平時做題、模擬考試時的一些規律。

4。解題應再規範

平時做作業或模考時應養成規範的習慣,儘量表達清晰,即使不會做也要力所能及的把能夠分析出的公式羅列出來,考試時即使不會做也能獲取不少分數。

三、認識與理解典型物理過程,聯絡實際提高物理思維能力

要集中精力理解一個典型過程模型,充分利用典型的過程模型,挖掘典型過程在物理思維能力方面的作用。

有代表性的典型物理過程,它是由實際物理過程簡化成的理想模型。課本例題、經典考題,尤其是多次考查到或接觸到的題型,可以作為典型題。

要適當的聯絡實際,學習將實際問題轉化成物理問題的方法。新課標高考命題很多都結合實際。但是考生平時也能在生活中發現一些物理現象,如果學校老師沒有引導學生的話,多關注一下新的題型,尤其是與生活緊密相關的考題。

四、錯題錯因分析

及時自我反饋和及時自我調整,做好錯題分析,第一時間總結自己的薄弱環節,下表列出了各種出錯原因,希望大家參考:

理綜文綜各科二輪複習重點知識梳理,助你門門考高分!

五、實驗複習要與知識複習同步

實驗考題“源於課本,不拘泥於課本” 有極為充分體現。

近年的實驗題,讀題即能想到課本上的原實驗。但卻變化多端,難度深淺不一、面寬窄不一、裝置各有所異,資料處理多樣,越來越靈活。

六、要重檢視像問題的複習和歸納

影象是數學應用的重點內容,每年必有,近年更繁,越考越新,越考面越廣。

新課標中提倡加強探究或實驗,這樣就離不開資料處理。資料處理的最佳方法是影象,影象具有判斷與預測的功能。

考題中除課本影象之外,新影象很多,而且出現以複合物理量為座標的、以物理量若干次冪為座標的各種影象。

七、綜合練習題的功能與命題

複習進度較快的同學可以大量做綜合題。基礎較為薄弱的同學,建議先把精力放在概念的理解、圖形的分析上。

高考化學二輪複習的重點

一、明確任務

一輪複習基本是按知識模組與課本的章節順序綜合,梳理知識細節、構建知識網路,而二輪複習則是按照模組化、程式化的方式進行綜合訓練,所以二輪複習節奏更快、強度更高。

二輪複習的主要任務,一是形成知識網路系統並強化記憶。二是在系統把握整體知識的基礎上,透過大量練習,培養學生綜合靈活運用知識的學科能力。解題的過程中,注意提高速度及準確性。做到既要“對”,又要“快”。

二、具體建議

二輪複習主要是透過練習強化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綜合訓練與專題訓練相結合,練題的同時注意歸納總結,比如有機推斷專題,鋼鐵的腐蝕、離子反應等專題。同時,訓練答題的準確性、規範性,提高解題速度,多整理易錯點、失分點,並進行強化練習。資訊題則要學會如何去粗取精、去偽存真。以下列舉三點具體建議:

知識網路的體系和細化

1、專題訓練、歸納總結

近幾年的高考化學試卷,逐年傾向於“能力立意”,更加註重能力和素質的考查。同時由於試題數目有限,高考卷考察的知識點也比較固定。所以專題練習可以按照題型和知識點分類專題練習。以北京高考題為例,7道選擇題中,電化學(原電池、電解池或者金屬的防護和腐蝕)、化學反應速率和平衡、方程式的正誤判斷、實驗題是常考題目,我們就可以按照這樣的專題進行練習。練習時,注意歸納總結,反思複習,找出同一類題目之間的共通點,同時構建知識點之間的聯絡,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以題目“反芻”知識,以知識指導題目。

2、限時訓練、綜合訓練

(1)限時訓練

理綜化學的選擇題並不多,北京卷7道, 考試時10-15分鐘內完成比較合適,建議學生給自己規定一個時間,對每一個專題模組或者綜合訓練時進行限時訓練,防止大量題海戰術時腦疲勞,做題效率下降。

(2)綜合訓練

每週進行一次學科內綜合訓練。以北京卷為例,7道Ⅰ卷選擇題,4道Ⅱ卷題,限時45分鐘完成。45分鐘時間雖然緊張,但不能給得太多時間。此用意在於:①提高解題速度;②提高閱讀、審題能力;③學會合理捨棄,同時調整考試心理,提高考試技巧。

3、跳出題海、突出方法

由於複習時間緊任務重,要使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複習掌握大量知識並形成知識網路,就必須跳出題海,突出方法,提高複習效率。突出主幹知識相關的題目和題型,新題、難題、偏題適當捨棄。注意建立知識之間的練習,注重對思維能力的訓練,注重對學習方法歸納,並留出時間思考和通讀課本。

解題時有意識地進行思維能力訓練,找出該題所涉及的知識點(審題)→回憶、聯想相關的知識(構思)→應用知識點解決問題(解答)。要注意無論專題訓練還是綜合訓練,都必須目的明確,落到實處,重在效果,達到訓練幾道題通曉一類題的目的,切忌貪多求全,題海戰術,疲於奔命。

高考生物二輪複習的重點

一、注重概念、迴歸教材

概念是學科的基石,是理解知識點間聯絡的基礎。在經歷了細緻的一輪複習後,考生接下來的首要任務就是將教材中的概念進行再次整理。高中生物知識點多而瑣碎,尤其是必修一的基礎知識特別典型。但是對基礎概念的整理還是非常必要的,因為對概念進行整理能在較短時間內再次將基礎鞏固一遍,還能起到查漏補缺的作用,將基礎再度夯實。

有一個簡單的整理概念的方法就是關注課本上的黑體字。將教材中的黑體字先按照教材編排順序進行抄寫,做到無缺、無誤。接下來認真理解每個概念的內涵,辨析概念間的聯絡和區別。最後做到能夠將有關概念進行分類、總結。除此之外,還要做到能夠區分相似、易混知識點間的差異。

二、模組分類、構建體系

一輪複習中大多數學校採取的複習方式是按照課本順序將知識重新梳理一遍。二輪複習不同於一輪複習,二輪複習更多的是將重心放在知識的內在聯絡上,構建起知識的框架。即二輪複習更側重於模組化的複習。那具體都有哪些方法呢?

方法建議:透過概念梳理,考生們已經掌握了教材中的各個“點”(知識點),接下來就可以將這些分散的“點”連成“線”(知識線索)以及進一步形成“網”(知識網路),提升對知識的綜合歸納能力。在這個過程中可以以重點、熱點知識為中心有意識地建立大小不一的專題,構建知識網。如:必修二中以中心法則DNA(基因)—RNA—蛋白質(性狀) 為主線,可以構建的網路有基因與DNA染色體的關係、DNA的結構與複製、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減數分裂與遺傳定律、遺傳與變異、進化等知識,再廣一點還能涉及必修一中化合物部分的核酸、蛋白質的內容。

三、注重實驗、探究的練習

以實驗探究能力考查為核心,綜合考查學生理解能力、獲取資訊能力、分析問題能力,是今後考試的一個方向。綜合型實驗題將成為考卷中的常見題型。但是對於實驗探究題的解答是考生最怕、最頭疼的。面對實驗探究題,考生往往不是無從下手,就是答非所問。所以在二輪複習中,建議同學們要加大此類題型的練習力度。

方法建議:突出對實驗能力的考查,是高考生物試題的一大特點。複習時可對應考綱中17個實驗的實驗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驟及相關的操作技能逐一複習,重點掌握。

對於教材中的經典實驗如酶的發現、生長素的發現系列實驗等,要對其材料選取、條件控制、對照設定、結果分析等方面作深入剖析。同時對教材實驗進行適當拓展與延伸,與生活中的實際經驗相結合,如細胞質壁分離與復原實驗的應用;測定細胞液的濃度;判斷細胞的生活情況;防腐殺菌,高濃度的溶液能使細菌等微生物因失水而死亡,從而有效地防止食品腐爛變質等等。另外還可以與近幾年的諾貝爾獎或者社會熱點相結合,如二型糖尿病等等。多留心身邊事,將生物所學知識應用於實際生活中,在平時即鍛鍊個人的知識遷移、推理能力。

四、養成良好做題習慣

經過一輪複習的沉澱,考生應該已經積累了一定的做題量。但是很明顯,不同的考生的題目積累量情況差異較大,其中很多是由於沒有良好的做題習慣,造成題目練習雜亂無章,不成體系。所以養成一個良好的做題習慣非常重要。同學們都知道養成良好做題習慣的重要性,但是不知道從何下手,下面就為同學們詳細說明:

方法建議:三色筆做題法。準備三支不同顏色的筆,藍、黑、紅。在作業時,以藍筆審題、黑筆做題、紅筆改錯。然後將所做的試卷分類整理收集起來,在複習後期,可以以錯題作為再次複習回顧的重點。以這種方法做題,呈現出來的試卷,對題目的理解度、修改知識點、錯誤答案等等一目瞭然,不僅能將考生有漏洞的知識點再次進行補缺,還能指出考生曾經做錯題的原因,避免類似錯誤的再次發生。當然在這個過程中,潛移默化的提高了學生對題目的理解分析能力。

文綜

高考地理二輪複習的重點

第二輪複習中,要對重點的知識進行專題複習,使所學知識更加系統化、條理化,也更能培養考生對地理事物的發展規律和內在聯絡的分析能力。重點、難點的專題複習有多種專題劃分方式,例如:

1.地球運動系統

包括地球的運動、大氣的運動、水體的運動、地殼和地表物質的運動、地理事物時空變化。本專題內容分屬於教材不同的單元,但它們之間有著內在的聯絡,可以提出問題讓考生思考,如地球運動能否引起大氣運動、水體運動。這就要求考生從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去分析問題,從而推理出地理事物的成因和規律,也可以從地理事物的時空變化和分佈推理出成因。

2.人地關係系統

包括人口問題、環境問題、資源問題、可持續發展問題。在複習人口問題時,新教材與老教材有明顯的差異,新教材表達更為合理、科學,因此在複習時應以新教材為準。資源問題、環境問題和可持續發展貫穿在教材很多單元,我們要把它們從教材中提取出來,分析其成因、規律以及對策。

3.區域地理系統

包括自然區域、農業區域、工業區域、城市區域等,有人說區域地理是地理科試題的瓶頸,這麼認為也不過分,因為區域地理是文科綜合考試命題的出發點,而高考涉及的社會熱點本身就具有地域性。因此,考生必須有清晰的區域位置概念,才能有極強的應變能力。在本專題的城市區域中新老教材有差異,對於城市地域結構與功能分割槽中的工業區和住宅區位置,新教材採用的是城市發展的新模式,因此新教材的說法更合理。

4.地理圖表系統

包括日照圖、等值線圖、統計圖表、地形剖面圖、地質圖、地理計算。圖表分析是學習地理必須掌握的一項基本技能,也是高考中考查考生分析、判斷能力的理想手段,圖表的閱讀分析水平直接影響著考生在高考中的表現,在專題複習中,要求考生達到圖文轉換、圖圖轉換,並能對圖表綜合歸納,讀出各種資訊,找出有用資訊,並分析解決問題。

高考政治二輪複習的重點

一、高考二輪複習的特點

高考二輪複習的特點在於,經過了一輪複習以後我們對於所有的課本知識都有了或模糊或清晰的印象,甚至勤奮的同學可能把所有的知識點都能背出來了。比如說,什麼是通貨膨脹啊,消費的影響因素有哪些啊,財政的作用是幾點啊,市場經濟有什麼弊端啊,宏觀調控有什麼手段啊,張口就來。但是你要讓他說出來這些知識點處於課本具體什麼位置,屬於“轉方式”還是“調結構”,都有什麼聯絡,在高考中都是怎麼考察的,什麼樣的題才會考到這些知識點,就一問三不知了。

也就是說,我們在一輪複習中只是回顧了知識點本身,卻沒有重視它的框架,以及知識之間的聯絡。

那我們該怎麼彌補這些缺陷呢?

二、高考二輪複習的方法

不管是二輪複習還是以後的三輪複習,都要回歸課本,必須回到課本。怎麼迴歸?二輪的迴歸和三輪的迴歸是一回事嗎?當然不是,下面一起來來看看如何迴歸課本:

1、複習框架

我們二輪複習的迴歸課本,首先說說複習框架。

舉例子來說,比如《生活與哲學》,我們想想,“認識社會與價值選擇”是哪個單元?屬於什麼主義?探索真理的歷程是唯物論?認識論?還是辯證法?“意識的作用”有哪些?想不出來的話,就說明框架混亂了。

需要注意的是這本書有幾個單元,標題分別是什麼,每個單元有幾課,每一章節頂部有一個藍色的框題,還有藍色字型的標題,分幾層,都是什麼。我們可以找一張大紙,把剛才說的這些框架寫出來,一本書一張紙。每天整理出來一些,把結構弄清,這很重要。

寫好以後,怎麼用它來複習呢?比如看到 “意識的作用”這一框,下面分為幾個大點?每一點具體分為幾個小點?我們看著自己的那張大紙,去仔細回想。實在想不起來的時候,就去課本上找出來,及時補漏洞。如果做題的時候看到一個知識點,也要去想一想,這個知識點在我那張大紙上的什麼位置?這樣,慢慢地培養起自己建立框架意識的習慣,每天記住一兩個大框架,不出兩個月,我們就可以建立起一個非常完整的知識框架體系了。

2、建立聯絡

怎麼建立起這個聯絡?怎麼才能對整本書有一個宏觀的把握?

首先,我們要把課本知識拆分為“是什麼”、“為什麼”、“怎麼辦”三種,稍微有一些語文功底的學生應該能從課本字面意思看出來,不過這個也需要平時的積累。

然後,我們要去總結。比如說,消費者能做的有哪些,企業或者經營者要做的有哪些,做法類的整理出來。然後是意義類,然後是原因類。要自己親自去總結,才能更有印象。

為什麼要整理這個呢?假設一道題讓你用經濟生活的知識回答政府該怎麼去做一件事,你整理好了以後,就可以在腦子裡回憶一下,整本書涉及政府該怎麼做的有哪些:第1課,有對通貨膨脹和匯率的控制;第2課,有穩定物價;第3課,促進消費;第4課,發展生產力和堅持完善基本經濟制度;第5課,有促進就業的措施;第7課,促進分配公平;第8課,有發揮財政的作用,稅目和稅率的制定;第9課,有市場秩序和宏觀調控;第10課,有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也就是說,老師給你提供的是一個複習的角度,要做到複習以後腦子裡要清晰地知道每一課有什麼知識,才能迅速判斷這個知識和題目的設問有沒有關係,才不會遺漏知識點以致失分。

高考歷史二輪複習的重點

一、全面歸納歷史階段特徵,貫通基礎知識

為了貫通基礎知識,學生們應全面歸納總結某一時期的歷史階段特徵以及下屬相關知識點。基本維度大致包括該時期的社會經濟發展、階級關係變動、政治制度沿革、思想文化變遷、科學技術創新、世界形勢變幻以及選修相關內容等。

二、有針對性地進行深化拓展,攻破重難點知識

高考複習當中往往有這樣的情況:很多常考知識,恰恰是同學們的不足之處,而這類知識課本也沒有相關的正面的系統表述,這樣的知識應該說既屬於重點知識,更屬於難點知識。要攻破這類重難點知識,學生們應在貫通基礎知識的同時有針對性地進行深化拓展。

三、有重點地進行限時訓練,提高解題能力

現行高考歷史試題的特點是“知識抽樣,能力覆蓋”。只有大量知識而缺乏解題能力無法取得高考最終勝利,因此在高考歷史二輪複習中要有重點地進行限時訓練以提高解題能力。應重點訓練在給定時間範圍內、在較為緊張的狀態下、較為快速準確地將題目答完;應重點訓練正確解讀、充分利用給定材料尤其是文言文材料以及歐化語言材料的能力;應重點訓練分析能力;應重點訓練概述能力;應重點訓練比較能力;應重點訓練評述能力;要在答題角度上下功夫;要在關鍵詞上下功夫;要在訓練過程中逐漸總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答題方法。

求學之路,任重道遠,讓我們攜手並進,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