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從優秀到卓越》—讀書筆記導圖分享

本文字數4786,預計閱讀時間10分鐘。

今天分享的書籍是《從優秀到卓越》。

吉姆·柯林斯,著名商業暢銷書作家。柯林斯早年在斯坦福大學商學院從事教學與研究工作,並獲得傑出教學獎。1996年,他回到家鄉科羅拉多州的博爾德市,創辦了自己的管理實驗室,與各種企業和社會機構的領導人一起開展對商業生活的研究。他的代表作《基業長青》和《從優秀到卓越》是公認的管理經典作品,兩本書都入選了美國《福布斯》雜誌評出的“20世紀20本最有影響力的商業暢銷書”。

這本書想解開這樣一個管理之謎:有一些長期表現平庸、甚至是半死不活的公司,為什麼會變成偉大的公司?柯林斯團隊耗時5年,透過一套獨特的研究方法,找到了出人意料的答案。

1

獨特的研究方法

柯林斯團隊所運用的獨特研究方法是什麼?一般商業類暢銷書的寫作思路是,找一些已經成功的明星公司,研究它們的發家史,從中總結出一些共同特徵,比如貼近客戶、自主創新、價值驅動,然後宣佈這些共同特徵就是這些明星公司成功的原因,我們只要學習這些特徵,就可以複製它們的成功了。問題是,這樣的研究思路真的嚴謹嗎?很多不成功的公司也可能做到了貼近客戶、自主創新,最終卻失敗了,你該怎麼解釋呢?

問題就出在,這種研究方法沒有對照組。醫學上想要驗證一種藥物有沒有療效,必須設定對照組。通常是把病人分為三組,一組服藥,一組服安慰劑,一組什麼都不吃。只有透過對比三組病人的反應,才能知道這個藥是不是真有效。而柯林斯團隊就借鑑了這種研究方法,引入了嚴格的對照組公司。

1、界定從平庸到偉大的標準

他們嚴格界定了什麼是從平庸到偉大的標準。這些公司要有30年以上的歷史,在前15年中,它必須要平庸,累積股票收益率要小於或等於市場平均水平;而在後15年中,它必須要偉大,累積股票收益率要達到市場平均水平的3倍以上。柯林斯說,之所以要把最短期限規定為15年,是因為這麼長的週期才能排除偶然的運氣成分,以及個別領導人的因素。15年的累積股票收益率要達到市場平均水平的3倍,這個要求非常高,像可口可樂、通用電氣、英特爾、沃爾瑪這些當年的明星公司,它們也才達到市場平均水平的2。5倍。而且,如果某個行業在這15年中恰好坐在了風口上,整個行業的收益率都大大高於市場平均水平,那麼這個行業內的公司就不予考慮。

按照這種極為苛刻的標準,柯林斯團隊對1965~1995年這30年間,上過美國《財富》500強的全部1435家企業進行了拉網式篩查,最終只找到了11家符合標準的公司,它們就是實現了從平庸到偉大的樣板公司。需要說明的是,柯林斯團隊在做這項研究的時候,很多高科技公司歷史不夠長,還沒有顯示出從優秀到卓越的特殊模式,所以,這項研究的樣本里沒有包括高科技公司。

2、挑選出兩組對照公司

柯林斯團隊精心挑選出兩組對照公司。第一組是11家直接對照公司,這類公司和跨越之前的樣板公司非常相似,處於相同行業,規模和業績也差不多,但是卻從來沒有實現從平庸到偉大的跨越;第二組是6家未能保持卓越的公司,這類公司實現了短暫的跨越,卻曇花一現,沒能保持住優勢,很快又跌回了平庸狀態。樣板公司和兩組對照公司加起來,一共是28家公司。

柯林斯團隊的任務,就是要找出究竟有哪些管理要素,是所有樣板公司在跨越期間都具備的,同時兩組對照公司都不具備。柯林斯確信,這些要素就是解開從平庸到偉大之謎的鑰匙。為此,柯林斯團隊蒐集整理了這28家公司在過去50年中多達6000篇的公開報道,從定性和定量的角度對這些公司的戰略、文化、財務、人事等各個方面進行深入分析,然後透過每週小組討論、頭腦風暴來探究資料背後的意義。整個研究工作耗時5年,他們最終宣佈,找到了幾個實現跨越的關鍵要素,並得出一個激動人心的結論:從平庸到偉大的跨越,確實是有章可循的。

2

實現跨越的關鍵要素

柯林斯團隊找到的關鍵要素到底是什麼?具體分為三個方面:人員、戰略和動力機制,分別對應三個關鍵詞:第五級經理人、刺蝟理念和飛輪效應。

1、人員要素

人員要素,對應的關鍵詞是第五級經理人。柯林斯按能力大小將經理人分為五個等級,所謂第五級經理人,就是處於能力金字塔最頂端的領導者。他發現,所有樣板公司在實現跨越時的關鍵職位上,都擁有第五級經理人,而對照公司就沒有這樣的領導者。柯林斯相信,有沒有第五級經理人,是一個公司能不能實現跨越的最關鍵要素。而這第五級經理人可不是我們所說的叱吒風雲的商界精英人士。他們低調內向,沉默寡言,很難說得上有什麼個人魅力,長期不受媒體和公眾的關注。

比如,金佰利公司的傳奇 CEO 達爾文·史密斯。金佰利公司原本是一家傳統造紙企業,主營業務是生產銅版紙。這個行業不景氣,公司經營也不好,在實現跨越前的20年中,公司股票跌到市場平均水平的36%,到了破產的邊緣。史密斯臨危受命,出任 CEO。在這之前,他一直擔任公司的內部律師,戴一副黑框眼鏡,寡言少語,毫不出眾。事實上,董事會之所以選他當 CEO,並不是相信他有能力將公司起死回生,而是認為他在處理破產流程時能更得心應手。更要命的是,他剛當上 CEO 兩個月,就被查出患了癌症,醫生斷言他活不過一年。

但他在 CEO 的位子上一坐就是20年,其間他不但克服了病魔的威脅,還創造了一個商界奇蹟:金佰利公司從一家半死不活的三流企業,一舉變成世界一流的紙質消費品企業。公司的拳頭產品好奇紙尿褲、舒潔紙巾等成為全球知名品牌,公司的全部8個產品系列中,有6個超越了行業巨頭寶潔公司。

史密斯本人極少在媒體上露面,在公眾中默默無聞。每當有記者提問,史密斯都相當拘謹,完全不知道該怎樣迴應。然而,就是這樣一個人,在公司最困難的時候表現出了最堅定的領導意志:他賣掉公司所有的造紙廠,放棄傳統的銅版紙業務,宣佈全面進軍紙質消費品行業,和行業巨頭寶潔公司展開正面競爭。當時,華爾街的投資人都認為史密斯瘋了,公司的股票慘遭降級。面對外界的質疑,史密斯毫不動搖,他堅信只有盯住世界級的競爭對手,才能實現自我超越。

在史密斯身上,我們看到了一種雙重人格特質:極度謙遜的為人和極度堅定的意志。極度謙遜的為人,意味著他不以自我為中心,不會自我膨脹,他所追求的是實現崇高的目標,而不是個人的財富和名氣;極度堅定的意志,意味著他有極強的自我驅動力,有為了實現偉大目標而掃除一切障礙的決心和勇氣。柯林斯說,第五級經理人都具備這種人格特質,這種人格特質造就了一種獨特的歸因模式:取得成功時把功勞歸於別人或者運氣,遇到挫折時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反過來看對照組公司領導人,他們的普遍反應是,有功勞時都攬到自己頭上,遇到挫折時都怪罪別人。

第五級經理人他們從不強調自己的個人權威。他們明白,要打造卓越的公司,必須先有卓越的管理團隊;要有卓越的管理團隊,就必須先找到合適的人才。那如何找人才呢?很多人認為,傑出的領導人肯定是先確定公司的戰略目標和方向,然後再根據戰略需要來招募人才,實際上,步驟是反過來的:先招募人才,再確定方向,也就是“先人後事”原則。然後再和這些人商量要怎麼辦。這是因為,如果沒有合適的人,再有宏大的計劃也無濟於事;而一旦有了合適的人,就可以在前進中不斷調整方向,最終找到成功的路徑。

2、戰略因素

公司戰略層面的因素,對應的關鍵詞叫刺蝟理念。刺蝟這個比喻,來自於一句古希臘諺語,大概意思是說,狐狸的招數再多,總有山窮水盡、無計可施的時候,而刺蝟雖然就只會一招,但“一招鮮吃遍天”,沒誰能奈何得了它。柯林斯發現,在公司戰略層面,那些對照公司更像是狐狸,它們總想著同時去做很多事情,但由於缺乏一致性和耐性結果失敗;而樣板公司更像是刺蝟,它們只知道一件大事,在這件事情上堅持不懈,結果成功實現了跨越。這“一件大事”,就是柯林斯說的刺蝟理念,它必須從三個方面去深入思考。第一,我們最擅長幹什麼事;第二,我們對什麼事最感興趣;第三,怎樣才能從這件事中獲得最大回報。

比如,連鎖藥企沃爾格林公司。這個家族企業本來同時經營連鎖藥店和連鎖餐館,但經營狀況一般。企業的第五級經理人小沃爾格林接手後,經過反覆思考,終於想明白了一件事:經營餐館不是企業的未來。並不是說餐飲業不好,而是他清晰認識到,在經營餐館這件事上,公司並不具備優勢,不能成為行業內最優秀的。但是,經營連鎖藥店,特別是便利連鎖藥店,公司有可能做到最好,成為世界上最優秀的連鎖藥店,這件事情比做餐飲更能讓他們激動、更有意義。也就是說,小沃爾格林找到了三環中的兩環:他們最擅長和最感興趣的事情,就是經營連鎖便利藥店。想清楚了這一點,他毫不猶豫地賣掉了全部500家餐館,把這筆錢用來高速擴張連鎖藥店。

怎樣才能從這件事中獲得最大回報?沃爾格林把注意力集中在一個指標上,就是單位顧客光顧收益,而傳統連鎖藥店一般是看重單位藥店獲得的利潤。其中區別在哪裡呢?想要單位藥店獲得的利潤最大,那門店就不能太密集,因為會相互分流,但沃爾格林反其道而行之,它的戰略是密集開店,在城區每英里有9個藥店,平均每隔幾百米就有一家,來保證極高的便利性。這樣,單店利潤雖然不會太高,但只要不斷提高單位顧客光顧收益,就可以實現既便利、又高利潤。

這樣,沃爾格林找到了自己的刺蝟理念,它的藥店連藥店,街區連街區,城市連城市,沃爾格林本身也成長為了一隻具有簡單理念的大刺蝟。從1975年到2000年,沃爾格林的累積股票收益率超過市場平均150倍。2018年6月,百年老店美國通用電氣因為股票表現不佳,被踢出道瓊斯工業指數,而取代通用電氣進入指數的,是同為百年老店的沃爾格林。

3、動力機制

強大的動力機制對應的是飛輪效應。你想象一下,在你面前有一個巨型輪子,輪子的直徑有30米,寬度有3米,重26噸。現在你的任務,就是讓這個輪子飛速轉動起來,越快越好。你使出渾身解數來推它,但輪子紋絲不動,你毫不氣餒,繼續朝同一個方向使勁推,終於輪子緩慢地轉動了那麼一點點。但是由於輪子本身太大,旁人幾乎看不出什麼變化來。你繼續一點一點地推動,輪子非常緩慢地轉完了一圈、兩圈,速度沒什麼明顯變化。但是,等輪子轉動到100圈、200圈之後,你忽然發現,輪子積累的動量越來越大、轉速越來越快,你甚至不需要再花很大力氣,輪子憑藉自身的慣性就飛速運轉起來。這就是柯林斯所說的飛輪效應。

在整個跨越過程中,你不可能找出某個見證奇蹟的時刻,或者某個一抓就靈的手段,這就是成功跨越的根本原因,實現跨越靠的是朝一個方向持續不斷地努力,一個行動接著一個行動,一圈又一圈,所有因素的合力最終讓輪子飛轉起來。

比如,亞馬遜公司,它從1997年上市起,連續十多年一直處於虧損狀態,直到2015年才開始穩定盈利;但在那之後,公司的市值開始高速增長,到2018年8月,亞馬遜市值全球排名第二,僅次於蘋果。亞馬遜的成長軌跡,就是一個典型的飛輪效應——賣廣告既輕鬆又來錢快,但亞馬遜偏偏不去掙,而堅持去做那些費力不討好的事情,比如堅持給客戶最好的體驗、培育第三方賣家、做雲服務等等,這些事情在很長時間內不能帶來現金收入,但是相互配合,可以形成一個既完整又宏大的業務邏輯。十多年來,亞馬遜推動這個業務邏輯轉了一圈又一圈,雖然外人看不見,但它一直在默默地積累動量,最終,巨輪開始加速,到後面越來越快、勢不可擋。

與飛輪效應相對應的,是“厄運之輪”。對照組公司不願意下苦力去推動輪子,總是喜歡透過搞事情、做聲勢浩大的動作來碰運氣,看輪子能不能轉起來,看到一個方案不起作用,馬上換新方案,朝完全不同的方向去推輪子,不行再換,結果,所有的努力沒能形成合力,連續的挫敗耗幹了員工計程車氣,這就是厄運之輪。管理者應該時刻警覺,你的企業到底是坐在飛輪之上,還是陷入了厄運之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