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這件事孩子做了三次才過關,卻讓我有了一些感悟

文 | 圖圖媽

ID:pkumum

昨晚回到家,圖圖特別開心地和我說,這次音樂課的表演終於通過了。

對於一個二年級的孩子來說,會唱一首歌按理說是件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可最近因為要在音樂課上唱一首歌的事情卻困擾了圖圖很久。

前兩週,他有次在回家的路上突然說要給我唱首歌,唱完後問我怎麼樣,我也沒當回事兒的就直接說:“好像有些跑調了。”

他唱的是一首教材上的歌曲《大樹媽媽》,我聽了原唱後,才發現圖圖幾乎是完全跑調。

這件事孩子做了三次才過關,卻讓我有了一些感悟

這首歌說難肯定不難,但不得不承認圖圖在音樂上的確基礎和接受力都很差。不盲目地給孩子貼標籤,但我還是能儘量做到冷靜客觀地看待自己孩子的。

圖圖接著很為難地小聲說:“媽媽,你能幫助我嗎?明天我要表演唱歌,上兩次我就不敢上去,這次不能再拖了。”

看來唱歌這件事情已經成為孩子的一個不小的困難了,我鼓勵他今晚保證教會他,讓他要對自己有信心。

回到家,我在鋼琴上彈譜,叫他先唱譜找到調子,再加上歌詞。不教不知道,教了才發現真的有“開不開竅”一說,小樹弟弟都學會了,他還是找不著調……

晚上圖圖睡著後,我和圖圖爸討論這個事,我們倆唱歌都不差啊,怎麼會一點沒遺傳給圖圖呢?

說到遺傳、天賦,真的是親兄弟都可能完全不一樣,圖圖從小語言模仿能力就很一般,說話也晚,音樂細胞真的不夠多,但專注力很強;小樹弟弟就完全相反,語言能力很好,模仿什麼都很像,但不太專注。

所以說,每個孩子真的是獨一無二的存在。

孩子小的時候總生怕錯過他的天賦、優勢,長大了才發現,孩子有時候更需要家長的幫助補足劣勢。

養男孩真的和養女孩不同,他們總會裝作自己很厲害,不太向我這個媽媽求助,甚至連3歲多的小樹弟弟都很愛教我做這做那。

記得圖圖第一次真正找我求助,是他幼兒園中班的時候,和我提出了一個願望。他說很羨慕班上的晨會小主持,也希望自己能成為一次主持人。

我沒有立刻答覆他,因為我知道當時他的語言表達水平,發音不清楚,肯定不會被老師選上做主持人。圖圖在兩歲前只會叫爸爸媽媽,三歲才開始說短句,三歲半上幼兒園的時候老師都不能完全理解他的表達。

但他的願望我記下了。

在那刻之前,我一直都主張培養孩子的長板,發揮孩子的優勢,可是那晚我突然反思:

憑什麼武斷的認為孩子擅長什麼呢?一定要孩子先表現出優勢,才會有成就嗎?

我更在乎孩子的每一個願望,更相信熱愛的力量,

也許優勢和成就,就像雞和蛋的關係,互相依存,不分先後。

我決定幫助孩子一起實現這個願望。於是,我去找了圖圖的班主任,認真和老師說明了圖圖的願望,也溝通了圖圖現在語言表達中的問題,共同制定了幫助孩子的計劃。

先是帶圖圖去醫院語言科排除了生理性發音不準的原因,然後我和圖圖認真談了一次,要想實現自己主持人的夢想,我們要努力改變一下發音。遇到他發音不準的情況,我就會刻意反覆的糾正,他也從原來的抗拒變成了欣然接受的態度。

最後,圖圖如願以償地做了他渴望已久的晨會主持人,而且是主持全校的開學典禮。他當天的表現不是絕對的好,但卻是在他的無數次彩排中最好的。

這件事孩子做了三次才過關,卻讓我有了一些感悟

當孩子開口求助,或者表達願望的時候,是一次透過努力證明自己的絕佳機會。

既不輕易否定,也不盲目樂觀,制定計劃幫助孩子一起達成。

開頭提到的圖圖唱歌,結果是第二天唱的《大樹媽媽》沒有透過,後來換了一首歌還是不行,第三次也就是昨天的最後一首歌才透過。

看著孩子為難的狀態,不禁讓我想到自己小時候最怕上體育課的掙扎,當時每次體育都在及格線邊緣徘徊的我,最怕就是體育課,就如同圖圖害怕音樂課。

每個人,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弱項,其實沒什麼特別,也不說明什麼。

我和吉米媽討論過,

到底應該忽略劣勢極致發揮優勢還是補足劣勢呢?

最後我們達成了一致:

1、如果這個劣勢會影響孩子的自信,建議花些精力去提高。比如運動對於大多數的男孩子還是很在意的。

2、如果這個劣勢對於孩子求學、求職等方面有影響的話,也最好去改進。

3、但最終讓孩子有建樹的領域,一定是有興趣有熱情有優勢的領域。有興趣有熱情才會持續研究學習,有優勢才會獲得認可和成就,才會持續良性地繼續投入。

我也知道圖圖不會成為歌手,甚至未來都不會從事任何音樂領域的工作,但還是決定多花些精力提高他的音樂水平。第一是因為即使不擅長音樂,也可以喜歡音樂,因為這可能是他生活情調的一部分;第二是因為音樂課會一直學到高中,我不希望他恐懼音樂課,會讓他很沒自信。

優勢劣勢其實是對群體而言,對個體而言,無所謂優劣勢,孩子生活成長本身更是一次體驗。

- END -

這件事孩子做了三次才過關,卻讓我有了一些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