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微課堂】統編版語文四年級下冊第25課《挑山工》微課+圖文講解

課本動畫

觀看影片授課請拉至文末

知識點

作者簡介:

馮驥才,1942年生於天津,浙江寧波人,祖籍浙江慈溪。當代作家、畫家。1977年開始發表作品。1979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義和拳》(與李定興合作)、《神燈》;中篇小說集《鋪花的歧路》、《神鞭》;短篇小說集《雕花菸斗》等。

相關背景

泰山,五嶽中的東嶽,又稱岱山、岱宗。泰山東西長約200千米,南北寬約50千米。主峰玉皇頂海拔1532米,位於山東省泰安市以北。泰山突兀(wù)峻拔、雄偉壯麗。秦皇漢武等古代帝王均在此封禪,祭告天地。

主要內容

課文記敘“我“登泰山時發現挑山工登山的路程,雖然比遊人多一倍,但速度卻不比遊人慢,經過交談得知他們速度不慢的原因在於專心登山,腳步踏實,說明做任何事情都要踏踏實實、堅持不懈,才能取得成功。

分段及段意

本文可分為三段:

第一段(1-2自然段):講“我“登泰山時看見挑山工登山與遊人不一樣,走的路程大約比遊人多一倍,但奇怪的是速度並不比遊人慢。

第二段(3-5自然段):講“我“遇到一位挑山工的具體經歷,證實他的速度果然不比遊人慢,和“我“從挑山工的話中受到啟發。

第三段(6自然段):講“我“畫了一幅挑山工的畫,用挑山工永遠向前的形象和富有哲理的話激勵自己。

課文中提到的幾處地方簡介。

(1)回馬嶺:從泰山南麓岱宗坊)頂著盤山道拾級而上,到壺天閣稍北的地方,就是回馬嶺。這裡古代又稱石關,相傳唐玄宗來泰山致祭時,騎馬登臨到此,因山勢險峻,盤路越來越陡,馬不能再行,只得返回,因此立下“回馬嶺”的牌坊。也有說回馬者是宋真宗,漢武帝的,但都缺乏實證。

(2)五松亭:據司馬遷《史記》載,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為了炫耀他的豐功偉業,鞏固自己的統治,在他登上皇帝位的第三年(公元前19年),決定由鄒嶧山直泰山封禪。不巧途中遇到暴雨,只好到松樹下避雨。因此樹護駕有功,便封為“五大夫”(秦代爵位的第九級“五松”即“五大夫松”的簡稱,並非五棵松樹。這棵松樹已於明代萬曆年間(公元1573-1620年)被山洪沖毀。清代雍正8年(公元1730年)丁皂,依據唐代人的誤傳補種了五棵松,現在成活三棵。樹旁建亭五間,所以名“五松亭”。亭重建於1956年,裡面有石桌木椅。可供遊人小憩。五松亭西側,有一株巨松從石罅中伸出,好像在向遊人招手,這就是泰山有名的“迎客松”,又叫“望人松”。

(3)極預:又稱“玉皇頂”“天柱峰”,宋代還曾稱“太平頂”。它是泰山的主峰,也是古代帝王登封之所。頂上建有“玉皇殿”,殿牆上有“泰山極頂”的磚刻。院內有數石突起。並用石欄相圍,這就是有名的泰山極頂石。泰山海拔1545米就是以這極項石為最高點計算的,玉皇殿左右有“觀日亭”、“望河亭”東西相對,在這裡極目遠眺,可以仰視日出東海,俯視日落黃河,氣象萬千,蔚為壯觀。

(4)泰山十八盤:有石階約一千六百級,山頂為南天門。

影片講解

特別宣告

所有圖文、音影片僅供學習交流使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除非無法確認,我們都會標明作者及出處,如有侵權煩請告知,我們會立即刪除並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