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兒科醫生:不管家中誰帶娃,這4種行為要停止,不僅大人累也不利於孩子成長

孩子的教育是每個家庭都很注重也很是頭疼的一件事,老一輩人經常掛在嘴邊的話:十年樹一木,百年樹人。其實育兒也是同樣的道理,父母為了教育好一個孩子,要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要開始,如果孩子在早期沒有教育好,孩子長大後,無論家長再怎麼努力,也挽回不了。

就像李玫瑾教授說的一句話:“有些家長在該教育孩子時不去教育,不該教育孩子時候卻開始管教。

其實這正是反映出大多數家庭的問題,尤其是年輕父母或者是爺爺奶奶,在孩子出現小小的錯誤時,沒有及時的去改正,等到孩子長子後再去糾正就已經晚了。

案例:

在我家鄰居的一個孩子叫琪琪,今年5歲了,她是四川人,他家孩子有一個很不好的習慣,每次到中午吃飯時,琪琪都要在外面玩耍,而她的媽媽端著飯碗在後面,玩一會,媽媽就會喂她吃一口飯,就這樣,吃一頓飯需要一個小時左右。

兒科醫生:不管家中誰帶娃,這4種行為要停止,不僅大人累也不利於孩子成長

我當時就問她,為什麼不讓孩子好好坐在家裡吃呢?她媽媽說:孩子在家坐不住,更不要說坐在那裡安安靜靜的吃飯了,其實,我知道追著吃飯對孩子不好,但是,為了讓孩子把飯吃完,只好這樣。

其實,這樣的行為不僅大人累,反而讓孩子養成一個壞習慣,對孩子今後的的身心發展有很大的影響。

李玫瑾:所以別管家中誰帶娃,以下這4個行為要立刻停止,不僅大人累,也不利於孩子未來的成長。

一、追著娃餵飯

吃飯是給孩子提供營養的一大途徑,關係到孩子的身體發育和身體健康。

飯是孩子營養來源之一,對孩子的身體發育有著很大的關係。其實,有很多的父母都在想,別人家的孩子吃飯怎麼那麼省心,我家孩子吃飯要哄著吃。

父母追著孩子吃飯的壞處,很可能讓孩子營養不良,影響孩子身體的成長髮育。在追逐中,飯菜很快就會涼的,孩子吃了肯定不舒服,還影響孩子的專注力。另一面給孩子造成一個假象,孩子會想,“吃飯不是我的事,我只要負責玩,到到吃飯的時候,媽媽會過來追著我喂”。

我在這裡給大家一個建議:

第一點:孩子從3歲就開始學吃飯了,那時候就要給孩子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讓孩子自己去吃飯,這樣既鍛鍊孩子的專注力,也讓孩子認知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第二點:孩子在飯桌上吃飯磨磨蹭蹭的,家長不要去兇孩子,只要告訴孩子,要認真吃飯,到時間慢慢就會把碗筷都收了,如果孩子還是不聽,媽媽一定要在時間到了就要把碗筷收了,也不要去和孩子商量,直到下頓在給孩子準備食物,期間不要給孩子吃任何的零食。

兒科醫生:不管家中誰帶娃,這4種行為要停止,不僅大人累也不利於孩子成長

連續半個月左右,孩子就會乖乖的吃飯,這樣做的好處,一方面可以讓孩子營養吸收的快,另一方面也可以訓練孩子的認知能力和專注力。

二、讓孩子悶在家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有的家長不知道是什麼原因,或者是覺得孩子還小,就不願意帶孩子出去玩,就將孩子整天的圈在家裡,讓孩子自己玩耍。其實,父母這樣做是不對的,

第一點:讓孩子失去了探索的機會,孩子會對任何的事物都會不感興趣的。最後孩子很可能就變得膽小,遇到問題也不敢去解決。

第二點:孩子失去和同齡人交流的機會,會讓孩子變得內向,讓孩子以後在任何場所都會不敢開口說話的。

兒科醫生:不管家中誰帶娃,這4種行為要停止,不僅大人累也不利於孩子成長

開拓孩子的眼界,寓教於樂才是教育孩子最好的方式。

三、父母“包辦”一切

現在的父母都是年輕人,捨不得孩子受一點委屈,特別是孩子上學時間,可以體現出來,比如,幫孩子穿衣服、餵飯、幫孩子洗臉等等,這些都是父母親自幫孩子完成。

其實,家長過度的溺愛孩子,幫助孩子做他自己可以做的事,這樣,不是再幫助他,反而害了他,這樣是會讓孩子失去鍛鍊自己的機會,對孩子今後的發展極其不利。因此,家長只要在旁邊看著孩子自己動手去做,在旁邊引導孩子就可以了。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是很重要的。

兒科醫生:不管家中誰帶娃,這4種行為要停止,不僅大人累也不利於孩子成長

四、對孩子的哭鬧妥協

現在的孩子遇到問題或者是想買的東西,都會用孩子們通用的方法,就是哭鬧。那麼家長們面對孩子的哭鬧是妥協還是堅定自己的立場呢?

比如,孩子在商場看到自己喜歡的東西想買,父母卻不允許,孩子立刻在商場裡“撒潑、哭鬧”,有些父母可能礙於自己的面子或者心疼孩子,面對孩子的無理要求,可能就會給孩子買了。

這樣家長你就“輸了”,往後的日子裡,孩子只要想得到任何東西,都會用撒潑、哭鬧的方法來解決的,孩子長大這種方法管用,這樣的孩子無形中就養成三觀不正,會對孩子的今後有很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