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媽媽,求你離我遠一點”:一個家庭最大的悲哀,不是貧窮,而是過度干涉

“媽媽,求你離我遠一點”:一個家庭最大的悲哀,不是貧窮,而是過度干涉

文 | 芒來小姐

《幸福實驗室》第二季有一期節目,

非常有意思。

節目組邀請了親子兩代人,

在一個遊戲裡測試彼此的邊界。

“媽媽,求你離我遠一點”:一個家庭最大的悲哀,不是貧窮,而是過度干涉

10個私密問題中,

女兒有3個問題不願與媽媽分享,

那她的心理安全距離是“3”。

而媽媽對女兒沒有秘密,

也就是說她的心理距離是“0”。

測試開始,節目組對媽媽問出問題:

你偷看過孩子微信嗎?

你會問孩子為什麼發這樣的朋友圈嗎?

孩子男友你不喜歡會干涉嗎……

“是”前進一步,“否”原地不動。

只見媽媽前進一步,

又前進一步……

距離女兒越來越近。

最後,節目組亮出警告:

媽媽觸犯了女兒的安全距離。

“媽媽,求你離我遠一點”:一個家庭最大的悲哀,不是貧窮,而是過度干涉

“媽媽,求你離我遠一點”:一個家庭最大的悲哀,不是貧窮,而是過度干涉

媽媽毫不掩飾失望:

“我不理解,女兒為什麼有事情想瞞著我?”

輪到女兒時,

儘管媽媽沒有設立安全距離,

女兒的回答還是讓她很意外。

“媽媽生病你會勸她去醫院嗎?

你會干涉媽媽的著裝嗎?

你會質問媽媽發的某條朋友圈嗎?”

這些問題,女兒都選擇了“是”。

“媽媽,求你離我遠一點”:一個家庭最大的悲哀,不是貧窮,而是過度干涉

最後,女兒與媽媽只隔一線,

儘管女兒自己有“3”的安全距離,

但她毫不客氣觸碰著母親的隱私。

不難看出,這對母女的邊界並不清晰。

媽媽希望離得更近,女兒想要拉開距離。

“媽媽,求你離我遠一點”:一個家庭最大的悲哀,不是貧窮,而是過度干涉

叔本華說:

人就像寒冬裡的刺蝟,

靠得太近,會刺痛彼此;

離得太遠,又會感到寒冷。

親子之間也是如此。

或許,每個媽媽都想過這些問題:

該不該對孩子有所隱瞞?

該不該和孩子保持距離?

每個孩子也都有過困惑:

媽媽為什麼啥都要管?

我什麼時候能夠長大獨立?

心理學家伯恩斯坦在《適度依賴》中,

總結了親子關係融洽的奧秘。

他提煉出“幸福的三個因素”:

順應,接納,平衡。

而透過這三因素,

可以解答大多數親子關係之間的邊界問題。

“媽媽,求你離我遠一點”:一個家庭最大的悲哀,不是貧窮,而是過度干涉

邊界,要順應孩子成長的節奏

“刀子嘴豆腐心”的閨蜜,

自嘲最近越來越沒耐心了。

孩子不聽話,她河東獅吼;

孩子對著幹,她一頓指責。

其實,她也曾想過當個溫柔的好媽媽。

但每次她發完火,

母子冷戰幾分鐘,

孩子就忘光了。

彷彿啥都沒發生,

又纏著她親暱地說:

媽媽,我要你抱抱我!

“孩子把我慣壞了,

發火成本這麼小,

根本收不住啊。”

閨蜜苦笑著說。

我說:

那是因為你孩子才2歲,還小。

這個階段的孩子,

正處在依戀關係成型期。

他們迫切渴望媽媽的關注,

最好像“連體人”一樣不分離。

媽媽就像空氣,

他需要她,

因為離開就會感到窒息。

所以,無論媽媽怎麼對娃,

娃都會一如既往依賴她。

“媽媽,求你離我遠一點”:一個家庭最大的悲哀,不是貧窮,而是過度干涉

但是,再過4年,

孩子進入兒童期,

一切就不一樣了。

他開始追求獨立,

構建自己的世界觀,

思考與人相處的距離。

母子距離,

也是他必須思考的一項。

於是,孩子肉眼可見的變化了:

有些孩子開始改口,

從“媽媽”改叫“媽”,

只因“媽媽”聽起來太黏糊;

有些孩子變得沉默,

不願和媽媽分享心事,

開始把自己關在房裡;

還有些孩子越發叛逆,

天冷媽媽讓加衣,

他冷得直哆嗦,

但就是不穿。

這是孩子變壞了、調皮了、不服管了嗎?

不是的,他們只是在成長。

不斷試錯,探索最佳母子距離。

透過不斷嘗試得到的經驗,

在孩子的大腦中形成認知框架,

他會越來越清楚:

我該和媽媽離得多近,彼此才舒服?

這期間,媽媽最好的做法是:

順應孩子的改變。

“媽媽,求你離我遠一點”:一個家庭最大的悲哀,不是貧窮,而是過度干涉

當他試錯時,不要小題大做。

該做飯做飯,該上班上班。

媽媽順其自然,就是一種無聲的配合。

如果媽媽干涉孩子的成長,

逼著孩子保持透明,

即使內心並不情願,孩子往往也會妥協。

但妥協的結果,後患一生。

紀錄片《零零後》中,

男孩小坤有一個干涉過度的媽媽。

“媽媽,求你離我遠一點”:一個家庭最大的悲哀,不是貧窮,而是過度干涉

她竭力保護孩子遠離一切危險。

穿什麼衣服,吃什麼飯,

學什麼愛好,都是媽媽說了算。

哪怕孩子參加夏令營,

她也要“遠端操控”。

小坤喪失了自我邊界,

他沒有自己的愛好、思想、主見,

唯一的願望是:

想回到媽媽肚子裡去。

“媽媽,求你離我遠一點”:一個家庭最大的悲哀,不是貧窮,而是過度干涉

6-12歲的孩子,

需要透過建立邊界來確定自己是誰,

確定自己在這世上佔據什麼位置。

失去邊界,

意味著這世上沒有他的立足之處。

孩子找不到自己的存在價值,

就會透過“連結母親”,

把媽媽的價值,

當做自己的價值來生存。

於是,唯一可以待的地方,

就只剩媽媽的子宮。

“媽媽,求你離我遠一點”:一個家庭最大的悲哀,不是貧窮,而是過度干涉

紀錄片採訪了22歲的小坤,

他的臉上毫無生機,

心態消極,也沒有愛做的事。

他長大了,

但人生的遙控器,還是被媽媽拿著。

曾經,孩子想要獨立,

媽媽不肯放手,過度干涉孩子邊界;

如今,媽媽就算想放手、想讓孩子獨立,

孩子也做不到了。

而這一切,原本可以避免的。

“媽媽,求你離我遠一點”:一個家庭最大的悲哀,不是貧窮,而是過度干涉

邊界,要接納媽媽的自我

很多時候,

媽媽並不覺得自己干涉了孩子。

愛孩子,渴望為孩子操持一切,

奉獻全部價值。

這是媽媽的本能。

這種本能,

來自生產前後體內催產素增多,

讓女性“母愛爆棚”。

對孩子、丈夫、家人無私奉獻。

本能,意味著不受控制、天賦職責。

本能,也意味著頭腦發熱、不理智。

伯恩斯坦認為,

過度依賴的一方自我更加薄弱,

更容易“一頭熱”,

也更不能理解他人。

電影《囧媽》中,

兒子伊萬不理解母親。

“媽媽,求你離我遠一點”:一個家庭最大的悲哀,不是貧窮,而是過度干涉

明明整天往他嘴裡塞東西,

卻不准他吃最後一塊紅燒肉;

明明家裡裝了密碼鎖,

還要在門上加一把鐵鎖。

他也不理解妻子。

“媽媽,求你離我遠一點”:一個家庭最大的悲哀,不是貧窮,而是過度干涉

不理解她最討厭的檯燈,

不理解她的獨立,

不理解她想要脫離自己的控制。

妻子忍無可忍離婚了,

伊萬不理解,

還想方設法要毀了前妻的事業。

伊萬的控制慾和不理解,

和母親一脈相承。

伊萬越長大,

母親控制慾越強:

為什麼不再婚?為什麼不生孩子?為什麼要忙於工作?

為什麼你不能當一個媽媽的乖寶寶,整天陪著我?

“媽媽,求你離我遠一點”:一個家庭最大的悲哀,不是貧窮,而是過度干涉

陰錯陽差,

母子倆開始一段6天6夜的火車旅行,

朝夕相處中,

伊萬漸漸知曉了母親的過去。

父親家暴酗酒,母親一直在忍讓,

這個過程中,

她的自尊、自信和自愛,

被父親碾壓成了灰。

“媽媽,求你離我遠一點”:一個家庭最大的悲哀,不是貧窮,而是過度干涉

她無止境溺愛、控制、干涉兒子,

是因為她害怕兒子離開。

她那小小的自我,

在巨大的恐懼面前,根本沒有存在感。

活在痛苦中多年的母親,

從未看到過自己真正的自我;

被母親操控多年的兒子,

也沒機會看到母親的另一面。

“媽媽,求你離我遠一點”:一個家庭最大的悲哀,不是貧窮,而是過度干涉

直到抵達目的地,

偷偷排練多時的母親,

上舞臺領唱,

姿態光芒四射。

伊萬才發現:

原來脫離了“母親”這個身份,

她是個很傑出的女人。

過去,母親不接納這份傑出,

兒子就是全世界,她沒功夫照顧自己;

現在,兒子長大了,

她想做回自己,

看到自己“母親”之外的自我價值。

“媽媽,求你離我遠一點”:一個家庭最大的悲哀,不是貧窮,而是過度干涉

每個媽媽,成為媽媽之前,

都首先是一個人,獨立、優秀、自由。

當媽之後,

我們也應當接納自己這部分價值。

為孩子活,

為丈夫活,為家人活,但也要為自己活。

兩種活法彼此分離,

又彼此靠近,

人與人之間才能邊界清楚。

就像《媽媽天生了不起》中寫的:

當媽首先要自己爽。

迴歸自我,保持邊界。

自己舒服,他人也舒服,

才是恰恰好的邊界距離。

“媽媽,求你離我遠一點”:一個家庭最大的悲哀,不是貧窮,而是過度干涉

邊界,要平衡疏離感和依賴感

《幸福實驗室》邀請母女做完邊界測試後,又邀請了一對父女。

父親對女兒的安全距離,是“5”;

“媽媽,求你離我遠一點”:一個家庭最大的悲哀,不是貧窮,而是過度干涉

女兒對父親的安全距離,是“0”。

“媽媽,求你離我遠一點”:一個家庭最大的悲哀,不是貧窮,而是過度干涉

數字越高的一方,越重視隱私。

父親解釋過高的安全距離:

“孩子已經長大了,過去我努力維護她,

現在,她應該學會尊重我;

我可以在她困難時資助她,

但她不能再主動找家裡要錢。

因為,她已經長大。”

“媽媽,求你離我遠一點”:一個家庭最大的悲哀,不是貧窮,而是過度干涉

女兒對父親的解釋,並十分認可。

但她說:

我懂我爸的意思,我早晚要長大的。

“媽媽,求你離我遠一點”:一個家庭最大的悲哀,不是貧窮,而是過度干涉

其實,把爸爸換成媽媽也一樣。

這對親子家庭已經分居,

各過各的生活;

但他們的心理距離,

緊靠著彼此。

最後覆盤環節,

兩代人選擇面對面,開誠佈公地談話。

而開篇提到的那對母女,

儘管彼此都沒有什麼隱私,

但他們的心理距離,最遙遠。

因為,最後覆盤環節,

他們選擇背對揹回答問題,

只因為,有些問題面對面不敢說出來,

也不敢回答。

瞧見了嗎?

親子之間,不是抓得越緊,就靠得越近。

而是你尊重我,我尊重你。

有緊有疏,理智地尋找一個平衡點。

邊界是相互的,

媽媽有邊界,

孩子才能擁抱自由;

孩子能獨立,

媽媽才能做回自己。

因為邊界缺失產生的不安全感、佔有慾和焦慮感,

就會煙消雲散。

網上有句膾炙人口的話:

距離,從不會分開兩顆真正在乎彼此的心。

母子之間,彼此尋求連結是本能;

能夠恰到好處的連結,是才能。

孩子生來只能看到一個角落,

正是媽媽的邊界,

引領他看到整片大地,擁有自己的王國。

—— End ——

“媽媽,求你離我遠一點”:一個家庭最大的悲哀,不是貧窮,而是過度干涉

作者:芒來小姐,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資深男女觀察員,已出版《姑娘,活得大氣才夠精彩》。部分圖片來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媽媽,求你離我遠一點”:一個家庭最大的悲哀,不是貧窮,而是過度干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