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教育最大的危險就是指望孩子“自覺”,那些愛主動的孩子都掌握了這個秘訣

前幾天和幾個朋友約飯,閨蜜跟我哭訴:

從兒子三歲她就開始培養孩子的自主性,可現在眼看都六歲了,很多事情還是需要大人催催催,都說21天就能形成一個習慣,這都三年了,為啥好多事情還是不能做到自覺、主動啊?

比如晚上的睡前準備,每天都是標準的一套流程,其中喝奶、講繪本等,不用說都記得門清,到點就開始自己張羅了,而刷牙、上床睡覺等,卻總是叫著、喊著,十次八次也不做……

另外一個朋友冷笑一聲。

你想多了,你才哪到哪啊,我這老大都十二歲了,照樣是不想做的就不做,指望他們自覺,且等著吧!

我現在是“蝨子多了不癢,賬多了不愁”,老大老二每天各種事,我還要工作、收拾家務,哪有功夫糾結這麼細,還不夠麻煩的,差不多得了!

天兒聊到這忽然感覺自己未來十年都沒指望了(狗頭),說好的孩子長大後當媽的就輕鬆了呢?

教育最大的危險就是指望孩子“自覺”,那些愛主動的孩子都掌握了這個秘訣

關於孩子自覺這件事,後邊的朋友說對了一半,

指望孩子自覺的確“沒戲”,不如放平心態;但因為“沒戲”就怕麻煩,不作為,卻是不對的。

C媽就詳細跟大家聊聊,為什麼。

01

孩子是沒有“自覺”能力的

之前我們說過,孩子的成長是有著特定規律的

為什麼6歲是學齡前,7歲就可以正式上學了?因為設計是符合了孩子成長規律的。

6歲前孩子的左腦還沒有發育完全,客觀條件導致他們無法理解一些知識、無法明白一些事情。

對於成人來說小菜一碟的事,他們卻覺得比登天還難。

但讓人驚奇的是,很多5歲學起來特別難的知識,比如十以內加減法,如果放到7歲學,卻能夠易如反掌。

這就是大腦成長規律所致的。

大腦中,左腦是主管邏輯思維和記憶的,右腦主要是負責情緒、感官、想象力等。

按我們日常做的事情來劃分,可以簡單理解為,

左腦主管該做的事,右腦主管想做的事。

教育最大的危險就是指望孩子“自覺”,那些愛主動的孩子都掌握了這個秘訣

而我們常說的主動性、自覺性,從範圍上講,屬於“該做的事”。

所以很“殘忍”地告訴大家,

6歲前的孩子是沒有自覺能力的

大家就別奢望太多了,每日放平心態協助孩子完成各種該做的事即可。

那是不是一旦到了7歲孩子就具備了這樣的能力、就能要求他們了。

慢著!

開頭朋友家12歲孩子情況也屬常態。

嚴格來講,大腦真正發育完全一般是到18歲,6歲左右的時候基本就能達到成人水平的90%左右。

但這並不意味著,一入7歲,孩子的行為意識就能跟大人媲美了,因為除了客觀的大腦發育,經驗和閱歷的影響,因果關係的認知,都直接影響著孩子的自覺能力。

有專家表明,

孩子至少要到十五六歲,才真正具備自覺性。

而且這個世界上沒有天生自覺的孩子,每一個自律孩子的背後都有著不放棄的父母。

就像《家有兒女》中那個經典的段子:

長大後的劉星控訴媽媽小時候沒有給他培養出特長,否則現在就有可能是作家或音樂家。

劉星媽媽委屈地說:“小時候給你報這班那班,想讓你學,你自己不學啊!”

劉星不留情面的回懟:“我不願意學,你就不讓我學啦?那時候我還小,我還不懂事,難道您也不懂事嗎?您就應該從小培養我、教育我,從小您就逼得我學……”

教育最大的危險就是指望孩子“自覺”,那些愛主動的孩子都掌握了這個秘訣

雖說是段子,但是,沒有正確的示範、引導,單純地透過孩子“長大就好了”來指望他們自覺,

這是教育中最大的危險。

02

要想孩子自覺,先做好這件事

孩子自覺性的建立,是一個漫長且複雜的過程。

從某種程度來講,自覺性和內驅力是有相通之處的。

回想下,

孩子通常是在什麼樣的事情上沒有自覺性?

答案恐怕沒有第二個,那就是:不願意做的事。

細分的話,不願意的情況又有很多種,比如:

本身就不感興趣的(刷牙、收拾玩具);

覺得太難不會(作業、練琴);

想做別的認為更有意思的事(到點不上床)等等。

但無論哪一種情況,當他不想做,而這件事又必須做,尤其再加上大人在耳邊催促甚至指責時,孩子的內心就不止是不想做那麼簡單了,還夾雜著很多不滿、憤怒、怨氣!

此時最重要的其實不是“繼續做這件事”,而是先“解決掉情緒”。

教育最大的危險就是指望孩子“自覺”,那些愛主動的孩子都掌握了這個秘訣

先拿我們大人舉例吧,當你情緒不好的時候,你是會強迫自己繼續工作下去,或者強忍著情緒繼續帶孩子,還是會想辦法做點別的先把情緒調節好?

大部分人會選擇後者(條件允許的情況下)。

因為當時如果沒有緩解情緒,那麼接下來的一晚上或者一天全家都不痛快。

這就是做大人的好處,擁有更多的權利:“想做什麼做什麼。”

但相比之下,孩子就比較慘了,他們沒有這樣的權利,大人只會按自己的節奏提要求,一旦沒達到要求,就是暴風驟雨了:

“你是在給我寫作業嗎?催你是為了誰啊?”

“叫你幹什麼就幹什麼,哪那麼多廢話!”

“不要再找藉口了,說那麼多有什麼用,到最後不是還得做,立刻馬上!”

這些話擱大人身上,相當於我跟C爸說我情緒不好,我一會兒再做家務時,他回我“一天到晚哪那麼多情緒,沒事找事,矯情得很,趕緊帶孩子吧,橫豎都得帶,既然做了媽,就做好!趕快!”

我會有心情帶孩子嗎?能帶好嗎?接下來的帶娃過程我會快樂嗎?

孩子同理,我們這樣做,只不過是將他們推向了學習、練琴等一切類似事情的對立面,漸漸地,

在他們的大腦中就形成一個固定印象:學習=不快樂,練琴=不開心。

有誰會願意自覺、主動地去做讓自己不開心不快樂的事呢?

那不是找虐嗎?

“直腦子”的孩子,本能反應自然是趨利避害。

CC之前剛學琴的那段時間,我也急躁,生怕她練的不夠勤奮,下週上課沒法兒交代。

有次回課,老師見她悶悶不樂。把她雙手從琴鍵上拿下來,也不讓她接著彈了,跟她聊天。

“你在家練琴哭過嗎?”CC委屈的點點頭。“你媽吼你不?”CC偷偷看我。

老師說“別看你媽,你跟老師說。”CC更加委屈的點點頭,眼裡還蓄上了淚花。

我臉上一陣白一陣綠。

老師接著說“練琴啊,有的時候就會很枯燥,下次你要是練得實在煩了,就跟你媽說,我不練了,我去喝口水、我去跑個圈、我去跟弟弟玩會兒,然後我再回來練”。

我跟CC兩臉吃驚。我最大的擔憂就是,

這個水一旦放了,以後每天都要玩起來沒完怎麼辦?

老師當下沒理會我,只對CC說,“老師不管你中間去幹啥,你每天只要把我留的作業彈完就行,能不能做到?”

事後,老師才“安撫”我:

學琴應該是件快樂的事兒。

練習的過程孩子覺得枯燥、覺得煩都正常,

但是一定不能讓孩子一聽練琴就牴觸、就發怵。

在她自己真正愛上之前,只要你不讓她討厭練琴,你做的就夠了。

慢慢等她自己喜歡了,練出成就感了,她那時候就自覺了。

教育最大的危險就是指望孩子“自覺”,那些愛主動的孩子都掌握了這個秘訣

如果說剛開始我將信將疑,只是本能不想因為練琴損害親子關係妥協了。

現在CC學了1年多,我真的信的。

她練琴還是經常哭、鬧氣。

是她不是被我逼,不是被我脅迫的,她是自己跟自己較勁!

其實老師這套辦法, 就是讓孩子「先解決情緒問題」。

後來,我也經常舉一反三。

當我越是想讓孩子自覺地去做某件事。我越是不能急躁,不能讓「這件事」跟她結下仇

不想寫作業,那就暫停她賭氣寫作業的筆,跟她聊聊天,為什麼不想寫,是因為不會?還是作業多?還是隻想玩?

如果不解決情緒問題,結局很可能是一小時都寫不完,或者沒心情寫,或者邊寫邊偷著玩,無論哪一種,都不好。

不想刷牙,那就聊聊,是刷牙讓你不舒服,還是你有沒幹完的事兒,拖延著想晚點睡?

如果不解決情緒,你連罵帶吼逼她刷,她委委屈屈的上床睡,留下你一肚子後悔。

教育最大的危險就是指望孩子“自覺”,那些愛主動的孩子都掌握了這個秘訣

大人總想著孩子把重要且應該做的事先“一股腦都做完”了,剩餘時間你愛幹啥幹啥。

但娃不是機器人啊,不是你心血來潮的那個時間,他就剛好精力、情緒都到位。

所以就需要大人不能偷懶,要學會察覺孩子不自覺背後的情緒問題。

娃再有不自覺的事,試試這個辦法吧,讓孩子先快樂起來,有了好心情,他自然願意主動做,也能做好,絕對是事半功倍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