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刨根究底的人:蘇格拉底和柏拉圖

奈傑爾·沃伯頓,英國開放大學(Open University)哲學教授。他從不同角度介紹西方哲學的多部入門著作一直暢銷不衰。《哲學小史》中,奈傑爾·沃伯頓在西方2500年的歷史長河中,選取了40個主題。

刨根究底的人:蘇格拉底和柏拉圖

刨根究底的人:蘇格拉底和柏拉圖

(英)奈傑爾·沃伯頓

呂品 朱珠譯

在約2400年前的雅典,一個人因為問了太多問題而被處死。在那之前也有哲學家存在,但是從蘇格拉底(Socrates)開始,哲學才真正地興起。如果說哲學也有守護神,那就是蘇格拉底。

蘇格拉底鼻子又短又翹,長得胖乎乎、怪兮兮。雖然他長相醜怪又邋里邋遢,而且不合群,卻魅力無窮、思想卓越。雅典人都覺得蘇格拉底獨一無二,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卻也非常惹人厭煩。蘇格拉底自比牛虻,煩人但無大礙。但是,不是每個雅典人都這麼看,有些人喜歡他,有些人卻認為他擁有的影響力極具危險。

蘇格拉底年輕時曾是一名勇敢計程車兵,參加過伯羅奔尼撒戰爭(Peloponnesian war),與斯巴達人(Spartan)及其盟軍作戰。中年以後,他每天所做的事情,似乎就是在集市上逛來逛去,時不時地把人攔住,問些古怪的問題。他的問題十分犀利,看似直截了當,實則不然。

有一個例子是他和歐西德莫斯(Euthydemus)的交談。蘇格拉底問,欺騙算不算不道德?當然算,歐西德莫斯答道,這不是顯而易見的嗎?但是,蘇格拉底接著問道,如果你的朋友情緒非常低落,可能會自殺,而你卻偷了他的刀,那麼這應該怎麼看?這還是欺騙行為嗎?當然是。但是這樣做卻不能算不道德行為,反而是道義之舉,對吧?儘管仍屬欺騙,卻絕非惡行,反而是善舉,是不是?是啊,歐西德莫斯說,此時的他已糾結萬分。蘇格拉底用了一個巧妙的反例,說明歐西德莫斯關於欺騙是不道德的論斷並不適用於所有情形,而歐西德莫斯之前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蘇格拉底一次又一次證明,他在集市上遇到的人並非真正明白他們自認為很瞭解的事。一名自認為對什麼是“勇氣”非常瞭解的指揮官,在和蘇格拉底聊了二十分鐘後,會十分迷茫地走開。這樣的對話經歷一定會令人忐忑不安,因為蘇格拉底喜歡做的,就是揭示人們對事物的理解其實很有限,並質疑人們對於人生根本問題的假設。如果在交談後,人們能意識到自己的侷限,這對蘇格蘭底來說就是成功,因為他覺得,這樣總比堅信自己很懂而其實並不明白要好得多。

在當時的雅典,有錢人會把兒子送到智辯家(Sophist)那裡學習。智辯家辯術高超,收取高額學費教學生如何演講。蘇格拉底則分文不取。他聲稱自己一無所知,又怎麼能收人錢財呢?但是,拜訪他的學生卻源源不斷,特地前來聆聽他與別人的對話。智辯家們當然不會高興。

一天,他的朋友凱勒豐[Chaerophon,也譯為“查勒豐”]到德爾斐(Delphi)的阿波羅(Apollo)神廟敬拜,他請教的神諭(oracle)是一位睿智的老婦人,一位女先知。她會回答訪客提出的問題,但答案通常是一道謎語。“有人比蘇格拉底更有智慧嗎?”凱勒豐問道。而這一次,回答是“沒有”,“沒有人比蘇格拉底更有智慧”。

凱勒豐把女先知的回答告訴了蘇格拉底,一開始蘇格拉底並不相信,他很是疑惑:“我知之甚少,怎麼可能是雅典最有智慧的人呢?”他花了多年時間詢問別人,想要知道誰比自己更有智慧。最後他終於明白了神諭的意思,發現她說得很對。許多人對自己的工作十分在行,比如說木匠擅長木工,士兵熟悉打仗,但是他們並不是真正有智慧,對自己所言所語也並不真正明白。

哲學家(philosopher)這個詞來自希臘語,意為“熱愛智慧”。本書所追溯的西方哲學傳統,從古希臘傳播到世界各地,並與來自東方的思想交匯融合。其重視的智慧建立在論證、推理和質疑之上,而不是盲從權威。在蘇格拉底看來,有智慧並不代表知識豐富或做事熟練,而是意味著理解我們的真實所在,包括我們的知識侷限。今天的哲學家或多或少都在做著和蘇格拉底相同的事情:提出難解的問題,尋找理由和證據,竭力回答關於自我與生存的最重要的問題。與蘇格拉底不同的是,現代哲學家有近2500年的哲學思想可以借鑑。本書想做的,就是來看一看由蘇格拉底所開創的西方思想傳統中一些重要思想家的論點。

蘇格拉底之所以睿智,是因為他不斷地提出問題,而且總是願意就自己的觀點進行辯論。他認為,只有不斷對自己的所作所為進行思考,人生才有意義。不審視自己的生活,那是牛的生活,不是人的存在。

蘇格拉底拒絕寫下任何東西,這對於一個哲學家來說頗為不尋常。在他看來,說比寫要好得多。當你有問題時,書面文字無法迴應;當你不理解文字內容時,它們也無法向你解釋。他堅持認為,面對面的交談要好得多。在對話中,我們可以根據對方的情況對自己的論述做出調整,讓對方明白我們的意思。

因為他拒絕寫作,我們對這位偉人的信念和論點的瞭解主要來自他的學生柏拉圖(Plato)的著作。柏拉圖在《柏拉圖對話集》(Platonic Dialogues )中記錄了蘇格拉底和對談者之間的一系列對話,既是一部哲學書,也是偉大的文學作品。在某種程度上,柏拉圖可以說是那個時代的莎士比亞。透過閱讀這些對話,我們可以感受到蘇格拉底是個什麼樣的人,他是多麼睿智,同時又多麼讓人惱怒。

不過事情也許沒有那麼簡單,因為我們不知道柏拉圖真的是在記錄蘇格拉底的對話,還是假託“蘇格拉底”這個角色闡述自己的思想。

大多數人都相信,這本書中至少有一個論點不是由蘇格拉底,而是柏拉圖自己提出:世界根本不是其看起來的樣子。表象和現實之間有很大的區別。大多數人都會把表象誤認為現實,以為自己看清了,但其實並不明白。柏拉圖認為,只有哲學家才能理解世界的真實面目,因為他們透過思考而不是依靠感覺來了解現實的本質。

柏拉圖用發生在一個洞穴裡的故事來解釋這一論點。在這個假想的洞穴裡,人們被鐵鏈鎖住,只能看見面前的一堵牆。他們把眼前牆上搖曳的陰影認作是真實的東西。事實上,他們看到的不過是身後篝火前的物體在牆上投下的影子。這些人一直以為投射在牆上的影子就是真實的世界,然後他們中的一個人掙脫了鎖鏈,轉身面向火堆,眼睛一開始無法適應,只能看到一團模糊,後來漸漸看清楚了自己周圍的環境。他蹣跚地走出洞穴,終於看到了太陽。當他回到洞穴,向仍然被鐵鏈鎖住的人們講述這一切時,沒有人相信他。這個掙脫鐵鏈的人就是哲學家,他對世界的觀察超過了表象。普通人對現實沒有概念,因為他們滿足於眼前所看到的事物,而不做深入的思考。但是表象是靠不住的,被鐵鏈鎖住的人們看到的只是影子,而不是現實。

這個關於洞穴的故事可以聯絡到柏拉圖的“理型論”(Theory of Forms)。也許用一個事例來說明這個理論會比較容易:想象一下你見過的所有圓圈,其中有沒有一個是完美的圓?沒有。因為一個完美的圓,必須是圓周上的每一點到中心點的距離都是完全一樣的,現實中的圓圈永遠做不到這一點。但是,當我說“完美的圓”時,你卻明白我的意思。柏拉圖認為,完美的圓就是圓的理型[Form,也譯作“形式”、“表相”]。如果你想知道什麼是圓,你應該瞭解的是圓的理型,而不是研究你能畫出來的圓或是見到的圓,因為這些圓或多或少都是不完美的。同樣的,柏拉圖認為,如果你想知道什麼是善良,那麼你應該瞭解的是善良的理型,而不是你所見到的體現善良的具體例子。哲學家就是最能以這種抽象的方式思考理型的人,普通人因為只是透過感官瞭解世界,常常會誤入歧途。

因為哲學家善於思考真實的現實,所以柏拉圖認為應該由他們來掌控一切,在政治上擁有所有的權力。在他最著名的作品《理想國》(The Republic)中,他描述了一個想象中的完美社會:哲學家居於最高層,接受特殊教育,但他們會為了治下公民的利益而犧牲自己的樂趣,在他們之下是士兵,接受訓練保衛國家,在士兵之下是工人。柏拉圖認為,這三個層次的人會處於一種完美的平衡狀態,如同一個平衡的頭腦中理性的部分能夠控制感情和慾望。不幸的是,他的社會模式完全是反民主的,而且會透過謊言和武力來控制人民。他提倡禁止大部分藝術形式,理由是藝術是對現實的錯誤描述。畫家畫的是事物的外表,但外表是對理型的虛假呈現。在柏拉圖的理想國中,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將受到自上而下的嚴格控制,也就是我們現在所稱的極權主義國家。柏拉圖認為,讓人民投票就像讓船上的乘客掌舵一樣不靠譜,還是讓受過專業訓練的人來掌舵要好得多。

公元前5世紀的雅典與柏拉圖想象中的理想國相去甚遠,是某種形式的民主社會,不過僅有10%的人有投票權,其他一些人,例如女性和奴隸,被自動排除在外。但是公民在法律面前是平等的,還有一套繁複的系統,透過抽籤的方式保證每個公民都有公平的機會來影響政治決策。

柏拉圖對蘇格拉底極為推崇,但是當時的雅典人卻遠非如此,許多雅典人認為蘇格拉底是個危險人物,故意在暗中破壞政府運作。公元前399年,蘇格拉底70歲時,一個名叫美勒託斯[Meletus,也譯作“莫勒圖斯”]的雅典人將他告上了法庭,聲稱蘇格拉底對雅典諸神不敬,還妄造新神。他同時還指控蘇格拉底教唆雅典年輕人反抗當局,造成他們行為不端。現在很難知道這些可怕的指控有多準確,也許蘇格拉底真的不鼓勵自己的學生追隨國教,而且有證據表明他喜歡嘲笑雅典式民主,這符合他的性格。但可以肯定的是,許多雅典人都認同這些控詞。

於是他們投票決定蘇格拉底是否有罪。在這個由501名公民組成的龐大陪審團中,略微過半的人認定他罪名成立,並判處他死刑。如果蘇格拉底願意,他也許可以憑藉自己的辯論能力說服當局不對他執行死刑,但是他卻選擇辯解說自己非但沒有做錯什麼,而且雅典人不僅不應該懲罰他,反而應該感謝他,為他終生免費提供飯菜。這番表現很符合他“煩人的牛虻”的名聲,但卻讓雅典人很不痛快。

他被判飲用毒芹汁,一種讓身體逐漸麻痺失去知覺而致死的毒藥。蘇格拉底向自己妻子和三個兒子告別,然後把學生召集到身邊,告訴他們:如果讓他活下去的代價是保持沉默,不再提出任何令人尷尬、難以應對的問題,他是不會答應的,寧願選擇死亡。他說,自己內心有一個聲音告訴他要不斷質疑一切,他不能背叛這個聲音。說完之後他喝下毒藥,很快毒發身亡。

然而,憑藉《柏拉圖對話集》,蘇格拉底獲得了永生。這個總是不斷提出問題的難纏之人,這個寧願受死也不願意停止思考事物真相的人,成了未來哲學家永遠的靈感源泉。

當時,蘇格拉底主要影響的是自己周圍的人。在他去世後,柏拉圖秉持老師的精神繼續教授弟子,其中最為出類拔萃的是亞里士多德(Aristotle),一位與蘇格拉底和柏拉圖截然不同的思想家。

BOOK

選自奈傑爾·沃伯頓《哲學小史:西方哲學四十講》北京日報出版社/豆瓣評分7。8

刨根究底的人:蘇格拉底和柏拉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