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投射效應:你眼中的世界,就是內心的世界

投射效應:

你眼中的世界,就是內心的世界

文 | 包楚婷

“投射效應”,是指我們傾向於將自己身上的某些特質投射到他人身上,我們會將自身所持有的某種態度在不知不覺中投射到他人身上,覺得他人應該和我們持有同樣的態度,這是一種錯誤的“推己及人”。

就像單純善良的白雪公主,容易把世界上其他人都當作和她一樣的人,所以才會一次又一次上當。因為投射使人們傾向於按照自己是什麼樣的人來知覺他人,而不是按照實際觀察到的真實情況來進行知覺。

顯然這是一種知覺上的偏差,容易對他人做出錯誤判斷。

心理學家羅斯做過關於投射效應的實驗研究,他找來80名大學生參加實驗,向他們徵求意見,問他們是否願意揹著一塊大牌子在校園裡走動。其中48名大學生表示同意,並認為大部分學生都會同意;而拒絕背牌子的大學生們則認為,只有少數學生會願意背。這就說明了投射效應的作用,那麼其背後的原理是什麼呢?

投射效應:你眼中的世界,就是內心的世界

按照經典精神分析理論的說法,心理投射是一種心理防禦機制,是我們的潛意識在保護我們,讓我們減輕焦慮和壓力。心理防禦機制由弗洛伊德最早提出,因為按照人格理論,“本我”會遵循快樂原則,追求慾望滿足的同時也力求避免痛苦,“超我”又有著嚴格道德標準的限制,於是個體的“自我”就會處在“本我”和“超我”的矛盾之中。這種狀態就導致其必然會面臨種種挫折或衝突的緊張情境,潛意識想要擺脫這種緊張帶來的壓力,就會用一些心理防禦機制來保護“自我”,同時讓“超我”能夠接受,也能夠讓“本我”得到滿足。

比如,舉個不太恰當的例子,我在考試中想作弊,透過投機取巧、不必絞盡腦汁來獲得好成績,這是“本我”的想法,但是有著嚴格道德標準的“超我”不允許這樣的做法,因為學生應該透過自己的實力獲得相應的成績,無論如何做人都應該誠實。於是我的腦海裡“本我”和“超我”這兩個小人就開始吵架,就像一個天使一個魔鬼,開啟了“想作弊”和“想誠實”拉鋸戰。處在中間的“自我”就是負責調和二者的衝突的,可想而知此時我的內心是非常的痛苦的,於是心理防禦機制啟動了。內心引進了心理投射,就會冒出這樣一個想法(當然這並不一定是事實),肯定有其他人作弊了,既然這樣的話我自己也做一點弊,僅此一次也無可厚非,於是心裡就好受多了,心安理得地接受了這一併不“道德”的做法,因為把自己的想法投射到了別人的身上:既然別人都沒有好到哪裡去,那我自己又何必做道德楷模呢?

還可以用發展心理學的理論來解釋投射效應。處於自我中心時期的兒童也會有投射現象,這來自著名的心理學家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自我中心就是指這一時期的兒童思考問題時,總是以自己的角度為出發點,他們以為別人看到的世界與他們看到的是一樣的。這時兒童時期的思維方式,顯然是不成熟的,

但是有自我中心心理的成年人同樣也會犯這種錯誤。為什麼會這樣呢?筆者以為有兩種可能性:第一種是對他人不瞭解,所以只能依靠自己的想法去揣測別人;另一種是認為別人的想法不重要,自己的想法可以代表他人的想法。

投射效應:你眼中的世界,就是內心的世界

心理學家是怎麼發現兒童的自我中心思維的呢?在這裡介紹一下皮亞傑著名的“三山實驗”,實驗者用三座高低、大小和顏色都不同的假山模型,要求孩子從假山的四個角度來觀察,然後再讓他們面對著假山坐著,把一個玩具娃娃放在山的一邊,讓孩子從四張圖片中指出哪一張是玩具娃娃看到的山,也就是要讓孩子把自己設想成玩具娃娃,從娃娃的角度來看山是哪一種形狀。事實證明,孩子無法完成這一任務,他們只能從自己的角度描述自己眼中的“三山”的形狀,換成其他人的角度就不行了。這一實驗就證明了兒童具有“自我中心”的特點。

除了“三山實驗”,還有一些有趣的實驗,比如皮亞傑的另外一個實驗中,實驗者將一個男木偶和一個女木偶懸掛在一條繩子上,男木偶在右側、女木偶在左側,並讓孩子清楚地看到;然後實驗者一手拿著繩子的一頭,走到一個螢幕的後面,讓孩子暫時看不到這兩個玩偶,這時實驗者讓孩子預測:如果實驗者向右拉繩子,哪一個木偶會首先出現。孩子做出回答後,實驗者又把玩偶藏到屏幕後面,重複問相同的問題,這個程式重複了好幾次,每次都是同樣的問題,得到同樣的回答:男木偶先出來。但是實驗到了後面,卻發生了令人吃驚的轉折,孩子最後做出了相反的、明顯錯誤的預測。實驗者問孩子為什麼會預測是女木偶先出來呢?一個最普遍的回答是:“每一次都讓男木偶出來不公平,現在該輪到女木偶了。”很顯然這是孩子單純幼稚的想法,說明了孩子將自己的公平觀念注入了實驗環境,也體現了兒童的自我中心思維。

投射效應:你眼中的世界,就是內心的世界

不管是自我防禦還是自我中心,總之就是這些心理造成了我們的認知錯誤,這些錯誤通常可以分為三種,所以相應地會產生三種投射效應:

第一種是相同投射,即把自己的想法投射到他人的身上。

經常有家長在輔導孩子作業時崩潰的例子,因為家長認為“1+1”這麼簡單的知識點孩子應該早就懂了,但其實是他們自己明白了,孩子卻不懂,所以高明的教育者一定會蹲下來、俯下身,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把自己當成孩子來做題。

第二種是願望投射,即把自己的主觀願望強加給別人。

這一點經常出現在家庭教育裡,有的父母不知不覺就會把自己的希望寄託在下一代身上,希望孩子成為一個鋼琴家,便從小安排孩子學鋼琴、考音樂學院,實際上這只是他們自己的願望,並沒有問過孩子自己願不願意。

第三種是感情投射,對我們喜歡的人,我們會覺得他們的優點越來越多,並且我們會將自己的感情投射在他們身上,對他們進行美化,這種不理智的“追星”式行為就是感情投射。

這種情況在情感互動種表現得最為典型,比如“情人眼裡出西施”,就是這個道理——對自己喜歡的人不管怎麼看都是優點,但是自己不喜歡的人越看越討厭,什麼都是缺點。

瞭解了這三種常見的投射之後,我們在平常就得多加註意。投射效應產生作用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主觀主義,要想克服,就需要加強理性思考,而不是感性判斷。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人,與我們不同的人千千萬萬,他們有自己的想法和感情,我們又何必需要別人和我們一致呢?

THE END

投射效應:你眼中的世界,就是內心的世界

文章中提到的一位心理學巨匠讓·皮亞傑是兒童心理學的開創者,被譽為心理學史上除了弗洛伊德以外的另一位“巨人”,而且他著作頗豐,基本都是關於兒童心理的,《智力心理學》和《兒童心理學》是兩本筆記系統的兒童心理學的理論著作,對於瞭解兒童成長和家庭教育有著很棒的學習價值,當然國內的朱智賢的《兒童心理學》也很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