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山西76歲大叔40年前建造“土冰箱”,至今還能儲藏食物,看啥樣

山西76歲大叔40年前建造“土冰箱”,至今還能儲藏食物,看啥樣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有自然發生的事情也有人造奇蹟。攝影師在農村採風中就遇到了一件奇事,山西和河南交界的黃河兩岸農村典型的民居就是黃土窯洞,當地農民不但住的是窯洞,生活中很多建築形式也是窯洞,我們在這位76歲的大叔家裡就長了見識,看到了他家一年四季不用空調,儲存食物長達半年之久不壞的地下設施,一個“土冰箱”。

山西76歲大叔40年前建造“土冰箱”,至今還能儲藏食物,看啥樣

黃河人淳樸善良,老人們更是和藹可親,遇到我們這群外鄉人更是十分的熱情,這是今年5月初的一天,大叔把我們讓進家中,就從裡邊端出一盆美食請我們嚐嚐味道,他說這是當地有名板栗紅薯,吃在嘴裡面甜可口如同板栗一樣的口感,是去年10月底儲存的,已經7個月的時間了,影友聽了後就詢問大叔儲存的方法,便引出大叔家裡有40年前的地下設施“恆溫土冰箱”的奇事。

山西76歲大叔40年前建造“土冰箱”,至今還能儲藏食物,看啥樣

大叔說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的農村經濟落後,紅薯一類的粗雜糧都是寶貝,要解決儲存難的問題,當地人沿用了流傳上千年的儲存辦法,就是在地下建造“土冰箱”,這個名字聽上去有點現代,都是年輕人的說法,其實就是打個“地窖”,有人也把這個叫“紅薯窖”,一般的地窖深度在三五米的樣子,上邊是個直徑1米左右的口子,下邊最大,然後朝兩側橫向挖出2個小窯洞,由於地下厚厚的黃土層幾乎隔絕空氣流通,所以下邊小窯洞裡就是恆溫,這樣就達到了食物耐儲存的效果。

山西76歲大叔40年前建造“土冰箱”,至今還能儲藏食物,看啥樣

為了直觀的展示給我們看,76歲的大叔拿著一個小竹筐和一節長繩子要下“地窖”帶我們去拍照。

山西76歲大叔40年前建造“土冰箱”,至今還能儲藏食物,看啥樣

大叔將我們帶到了院子外邊的一個黃土崖下邊,揭開趕在上邊的防護木棍露出了洞口,大叔說之所以選擇在這裡就是為了更保溫,黃土崖下背風避雨,40多年前那個時候,自己身強力壯正當年,可是家裡的糧食不夠吃,紅薯是主食,到了冬季不好儲存,他就一個人利用農閒空隙挖了這個“地窖”,時間算起來有大半年,這個工程才算完工,當地的土質結構比較特殊,黃土層中夾雜著料角石,幹起活來相當不容易,但是建成後卻特別牢固,40多年過去了,這個“土窖”一直還在沿用,並且儲存紅薯長達半年以上都不壞,暑天下邊非常涼爽,小孩子還偷偷下去避暑玩耍。

山西76歲大叔40年前建造“土冰箱”,至今還能儲藏食物,看啥樣

大叔揭開上邊的遮蓋物,然後用繩子綁著竹籃子放了下去,為了體驗曾經兒時的記憶,攝影師和一位影友老師自告奮勇先下,大叔的地窖深度在4米多,兩側挖有小小的腳窩,雙腳交替蹬在腳窩裡就下到裡邊,地窖的底部兩側各挖了一個高度1米,長度1。5米的小窯洞,人只能躬著身體在裡邊。

山西76歲大叔40年前建造“土冰箱”,至今還能儲藏食物,看啥樣

大叔後跟著也下到了地窖裡邊,他一邊拾紅薯一邊給我們講解,他說當地的土質結構在底下3到5米距離最保溫,這是祖上所傳下來的經驗,大家都一直這樣沿用,至於是誰發明創造有啥科學依據他也說不清。秋季這個地窖能存放多達1噸的紅薯,這些年農村經濟好了,農民收入高了,生活標準也提高了,紅薯就成了調劑的食品,所以每年只是象徵性的儲存夠一家人吃的就行了,現在已經半年多了,紅薯也所剩無幾,可是依然很好。

山西76歲大叔40年前建造“土冰箱”,至今還能儲藏食物,看啥樣

我們重新回到了地面,這個時候才看清窖口上實用水泥預製板進行了加固,大叔說從前都是用青磚加固,這些年才有人用水泥預製板,加固窖口是防止時間長了土質鬆動坍塌。地窖不但有儲存食物的功能,上古時期還是人們躲避戰亂匪患的藏身之所,遇到緊急情況一家人就可以躲進裡邊,用雜草柴禾秸稈將洞口封蓋。

山西76歲大叔40年前建造“土冰箱”,至今還能儲藏食物,看啥樣

大叔人很善良,他說自己土窖裡儲存的紅薯比外邊超市裡買的要好的多,聽人說現在大量儲存紅薯要噴灑藥物,這個不好對人體多多少少都會有傷害,我把這些紅薯給你們帶上,拿回家你們蒸著烤著吃都行,比較一下就知道好壞,今年紅薯不多了,你們想吃到了秋天我多儲存一些,隨時歡迎大家來拿。各位你對此有何看法,見過農村這樣的“土冰箱”嗎?歡迎留言。【想看到更多的百姓故事請點選右上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