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明武宗是昏君不要被史書騙了,這些功績昏君幹不出來

朱佑樘是明朝史上一位明君,他為人寬厚,躬行節儉,勤於政事,在位時經濟繁榮,百姓安居樂業,被史上稱為“弘治中興”。都說老子英雄兒好漢,這麼靠譜的一個人,生的兒子卻極不靠譜。

朱佑樘的兒子就是武宗朱厚照,史書對他的評價,多是負面。建造“豹房”,吃喝玩樂不理朝政。

到處尋花問柳,甚至荒唐到夜闖百姓家逼令女子作陪,遇到中意的,還要帶進宮中。

他時常捉弄大臣,不顧後果三番幾次玩失蹤,全都是為了好玩。正德九年的正月,乾清宮中因為玩燈不慎失火,武宗正在去豹房的路上,回頭看到乾清宮方向火光沖天,他竟然笑著說:“好一棚大焰火!”這態度,簡直是看熱鬧不嫌事大呀。其次,他對他身邊太監的貪汙和胡作非為,置之不理,這一切都說明了朱厚照是一個昏庸紈絝的浪蕩子。

明武宗是昏君不要被史書騙了,這些功績昏君幹不出來

但是,縱觀朱厚照在位的十六年,我卻對歷史的記載產生了懷疑。如果朱厚照真像史載的那樣,那為什麼還有那麼多的臣子去擁護他?在社稷危難之時,甘願拋頭顱灑熱血去捍衛他和江山社稷,單用一個“忠”字,我覺得是很難有說服力的。最大的可能應該是,朱厚照並不像史記上說的那樣,他肯定有著與眾不同的能力和人格魅力。

劉瑾是八虎之一,朱厚照做太子時,便由他服侍,他察言觀色,投其所好,每日裡向朱厚照進獻鷹犬、歌舞雜技,朱厚照本就愛玩,這劉瑾又總能找到讓他感到新鮮的事物,所以劉瑾深得他的青睞。

朱厚照做了皇帝后,這劉瑾仗著皇上對他的信賴,貪汙受賄、朋比為奸,陷害忠良,禍亂朝綱。朝中大臣對於劉瑾一夥十分不滿,先後多次要求懲治“八虎”,不料禮部尚書焦芳竟然向劉瑾告密,致使劉瑾惡人先告狀。結果是上書的大臣皆遭到梃杖,被流放的流放,謫貶的謫貶,甚至有位大臣被當場打死。

這件事之後,劉瑾便更加囂張,他大肆迫害忠良,任用親信。

朝中公侯勳戚,私下謁見劉瑾,竟然都跪拜,朝臣的奏章都由劉瑾先閱,有次都察院誤寫了瑾字,為了賠罪,都察員一眾人等竟然向劉瑾下跪請罪,這劉瑾啞然就是一國之君啊。

後來,楊一清聯合太監張永,趁朱厚照設宴之時,上奏“瑾不法十七事”。武宗看了大怒,立即把劉瑾降職,抄家。

抄家時,從劉瑾家中抄出了一些違禁品,一個偽璽,五百穿宮牌,衣甲、弓弩、哀衣、玉帶,而且在他常用的扇子裡,竟然藏著兩把鋒利的匕首。正德皇帝一看,怒火沖天,劉瑾膽大包天,這是想取而代之要當皇帝的節奏啊。哼,敢動老子的位子,你小子找死!武宗皇帝一點也沒含糊,一道命令就把劉瑾給凌遲了。

明武宗是昏君不要被史書騙了,這些功績昏君幹不出來

“應州大捷”,本是一場非常激烈的戰爭,明軍曾被蒙古“小王子”的人分割包圍,處境相當危險。武宗親自率兵援救,兩軍對局之時,武宗親自指揮,跟普通將士同吃同住,並親自帶兵士衝進敵陣殺敵,打敗了小王子。

當年英宗二十萬大軍,“土木堡”一戰成了俘虜,可武宗五六萬的軍隊就抗擊了蒙古四五萬的強敵,真正是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武宗的一言一行哪像一個紈絝子弟?他更像是一位馳騁疆場的將軍,他的反應和指揮能力,像極了朱棣和朱重八,英武、果斷!

浙江錢塘發生命案,死者身中五刀,而且是刀刀都能致命,錢塘縣令判死者系自殺身亡,上報刑部,刑部認為案子的判決講不通,駁回重審。但是,杭州府重審之後,卻仍按自殺身亡上報。刑部再次駁回並報送大理寺,此案最終讓武宗知曉,他看完案情勃然大怒:“豈有身中五刀自斃者?欲將朕比晉惠乎?”這話像一個昏君說的麼?他下旨徹查杭州知府和錢塘縣令,最終案情水落石出,還了死者一個公道。

史書上記載,朱佑樘死前,曾囑咐大臣:“太子人很聰明,但是年齡小,又好逸樂,諸卿要好好輔佐他,使他擔當起大任,朕死也瞑目了。”他還叮嚀兒子:“任用賢臣。”確實,武宗在位時,雖然有劉瑾、錢寧、江彬等人作亂,但是也出了很多賢臣,楊一清、李東陽、劉健、謝遷、傳奇人物王守仁等。

如果,武宗真的像史記中記載的那樣昏庸,就不會有那麼多的賢臣輔佐他了。

從歷史記載中,可以判斷朱厚照確實是一個能玩的皇帝,他可能任性,但並不糊塗,也很有底限,對染指社稷江山的人與事絕不姑息,該出手時就出手。

雖然他不上朝,但是,但也並不是不理朝政。

明武宗是昏君不要被史書騙了,這些功績昏君幹不出來

他具有不喜歡拘束,嚮往自由自在的性格,如果生在普通富庶人家,說不定就是另一個“徐霞客”。但是,他生在皇室,而且是皇位的唯一繼承人。他一邊不甘心地抗爭著皇位的束縛,一邊又在打理著老爹給他留下來的江山社稷。他算不得朱棣那樣的好皇帝,但是也絕不是晉惠帝那樣的昏君。他之所以成為一個十足的昏庸皇上,很大程度上,應該是後來繼位者的改寫。

歷史本就是後朝改寫前朝的一個過程,兒子接任老子的位子,肯定會為老子歌功頌德(當然,也有極少的例外)。但如果是沒有直接血緣關係的堂弟接任,歌功還是詆譭,那就很難說了。借用曹雪芹先生的一句話作為這篇文章的結尾:

真亦假時假亦真,無為有處有還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