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早秋丟,晚秋收”,立秋落雨預測秋糧收成,看秋估產的經驗之談

立秋了,作為“二十四節氣”之一的“立秋”,也是進入秋季的第一個節氣。

老輩人講,“立秋不立秋,六月二十頭”,即不管早立秋還是晚立秋,農曆六月二十以後天氣就會慢慢涼快起來。立秋的農曆時間是在六月中旬以後。

雖然立秋到了,可天氣似乎絲毫沒有轉涼的跡象,其實這也很正常,因為三伏天還沒結束,當前正值中伏最熱的時候,要八月底才出伏呢!

“早秋丟,晚秋收”,立秋落雨預測秋糧收成,看秋估產的經驗之談

在莊稼戶看來,或許最關心的是秋後糧食收成好不好,因此,老輩人很早便總結出一套“看秋估產”經驗。

一、“立秋有雨樣樣收,立秋無雨人人憂”

意思是,立秋節氣內若下雨,各類作物將會豐收;若立秋節氣內滴雨不落,農戶們可能會因糧食欠收而擔憂。

道理比較簡單,立秋以後很多秋收作物將進入生長後期,灌漿是否徹底將影響顆粒飽滿,這時候不僅需要充足的光照、溫度,更需要水分的保障。

保障光照、溫度基本上沒問題,立秋後不會馬上持續降溫,但降雨就說不準了,畢竟現在依舊是“看天吃飯”。如果立秋期間有一兩場降雨,對正在灌漿的作物來說是好事,有利於顆粒飽滿,糧食豐收便水到渠成了。

“早秋丟,晚秋收”,立秋落雨預測秋糧收成,看秋估產的經驗之談

二、“早秋丟,晚秋收”

意思是,如果今年是早立秋,糧食可能會減產;如果是晚立秋,則糧食將會豐收。

當下季節,正是中晚稻、玉米等作物生長髮育的關鍵時期,早立秋將對其產量造成一定影響,畢竟氣溫、降雨、日照會隨著早立秋而早出現回落變化,並不利於糧食顆粒飽滿。但若晚立秋,充足的自然條件將成為水稻、玉米成熟豐收的重要保障,對於糧食豐收很有幫助。

老輩人判斷是早立秋,還是晚立秋,主要依據立秋時農曆日期的早晚。畢竟過去人們常用農曆紀日指導安排農事生產。然而,二十四節氣在農曆上,呈現出每年的具體時間差異稍大。以立秋為例,有些年份出現在農曆六月,有些年份卻出現在農曆七月。

民間將農曆六月立秋稱為“早立秋”,農曆七月立秋稱為“晚立秋”。

今年立秋的農曆日期為六月十八,這樣看來,今年屬於早立秋,似乎預示著有些地區的糧食可能會欠收。

“早秋丟,晚秋收”,立秋落雨預測秋糧收成,看秋估產的經驗之談

暫且不管上述兩句俗語老話是否準確,建議農民朋友秋後加強田間管理,適當追施適量肥水,促進糧食早成熟,以保證秋糧產量。

各位朋友,你認為老輩人總結的“看秋估產”經驗有道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