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嘉慶時清朝還很繁榮,他三次過大壽卻非常冷清,這是為什麼呢?

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清朝皇帝玄燁為給自己慶祝60壽誕,下令在暢春園舉辦千叟宴,邀請老人們進京為自己祝壽。按照規定,在千叟宴召開時準時到達,只要年齡在65歲以上,哪怕是平民百姓也可以直接參加。這次的宴會場面非常宏大,給年幼的乾隆留下了深刻印象。乾隆繼承皇位以後,處處跟祖父康熙學習,千叟宴自然也不例外,他在50歲大壽就舉辦過一次。或許是覺得不夠過癮,乾隆在86歲時,又一次舉辦千叟宴。

嘉慶時清朝還很繁榮,他三次過大壽卻非常冷清,這是為什麼呢?

嘉慶登基時,清朝還比較繁榮,可他卻沒有像乾隆他們那樣大肆慶祝,三次過大壽都非常冷清,這是為什麼呢?嘉慶元年(1796年),乾隆皇帝主動舉行禪位大典,讓嘉慶皇帝正式登基。此時,嘉慶皇帝已經36歲,各方面都已經非常成熟,完全有能力處理政務。可乾隆卻不願意交出權力,他以太上皇身份繼續把持朝政,讓嘉慶在一旁學習。直到嘉慶四年(1799年)正月,乾隆去世,嘉慶得以親政。

嘉慶時清朝還很繁榮,他三次過大壽卻非常冷清,這是為什麼呢?

古代一直推崇孝道,按照古制父母死後,孩子應該守喪27個月。嘉慶當時已經40歲,很快就要過大壽。如果正常守喪的話,嘉慶皇帝肯定不能過壽。不過清朝一般都是“以日代月”,嘉慶只需要守喪27天,就可以正常操辦國家大事,也不妨礙自己過壽。很多大臣為此上書,建議皇帝正常過大壽。嘉慶認為自己父親剛駕崩不久,屍骨未寒,他直接辦大壽,可能會遭人非議,於是下令一切從簡,過得相當冷清。

嘉慶時清朝還很繁榮,他三次過大壽卻非常冷清,這是為什麼呢?

嘉慶十四年(公元1809年),嘉慶皇帝50歲,因為上一次大壽因先皇駕崩只能簡單操辦,所以這一次很多大臣都希望可以大肆操辦。一來可以彰顯朝廷威嚴,二來可以透過送禮討皇帝開心。就在大家準備參加大壽時,嘉慶皇帝突然下令,讓內務府簡單辦理壽辰,嚴禁任何人藉著他生日的機會鋪張浪費。大臣們雖然不知道怎麼回事,但是他們不敢違逆皇帝的意思,只能打消為皇帝過大壽的想法。

嘉慶時清朝還很繁榮,他三次過大壽卻非常冷清,這是為什麼呢?

當然,嘉靖皇帝並沒有完全把路堵死,他特別下令說:“萬壽正日,準各恭送如意一柄,其珠玉陳設等件,一概不準進呈。”意思是說,他過壽時可以收禮物,不過只會拿一個玉如意,討個吉利,不會接受其他奇珍異寶。需要注意的是,並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在大壽時當面給嘉慶送玉如意。只有親王、郡王等近親才有這種資格,輔國公和鎮國公等臣子只能送到內廷去,相當於走個形式。

嘉慶時清朝還很繁榮,他三次過大壽卻非常冷清,這是為什麼呢?

也就是說,嘉慶在過50歲大壽時,身邊只有一些近親送禮恭賀。其場面雖然比普通人家隆重一些,但跟歷代皇帝比起來只能算是冷清,根本沒有辦法跟他爹乾隆的千叟宴相提並論。嘉慶二十四年(公元1819年),嘉慶皇帝本應該過60大壽,大臣們本以為這一次肯定會大肆操辦。沒想要嘉慶提前一年就下達禁令:“來年朕壽登周甲,所有金珠玉器陳設,仍一概不準進呈。”這一次大壽,嘉慶過得也相當冷清。

嘉慶時清朝還很繁榮,他三次過大壽卻非常冷清,這是為什麼呢?

嘉慶皇帝之所以不願意過大壽,主要是因為他希望治理好國家。他親政之後,迅速下令剷除和珅,同時號召文武百官積極進言。每天早上嘉慶皇帝都會早早起床,用膳後會趕緊召集大臣商量國家大事。如果有大臣拖延耽擱,他還會嚴厲指責。嘉慶一心希望清朝江山更加穩固,自然不願意鋪張浪費,所以才一切從簡。在嘉慶六十大壽的時候,曾下令“普天同慶”,免除大量稅收,摺合白銀約兩千萬兩,惠及大量窮苦百姓。

參考資料:《清史稿》、《清仁宗實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