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花博會引入30個市民花園,讓花卉和每個“你我他”都有了緊密聯絡

“名稱:雅博花園,參賽者:吳本超;名稱:田園牧歌,參賽者:馬平;名稱:花間小院,參賽者:朱文衛……”在花博南園中,有一片特殊的園子——30個市民花園。這些花園的設計、建造者,並不是專業的園藝大師,而是長三角區域普通的市民家庭。

本屆花博會舉辦了長三角市民花園大賽,評選了30個作品參展,這是首次在大型花卉展會中引入市民家庭參展,充分體現了“人民城市、人民花園”的理念。花卉固然“仙氣飄飄”、超凡脫俗,但並不曲高和寡、高高在上,而和每個“你我他”都有緊密聯絡,花卉之美就藏在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裡。30個市民花園,既體現了城市的欣欣向榮,也讓人們在柴米油鹽中“偷得浮生半日閒”,有了“生活在別處”的詩意。

花博會引入30個市民花園,讓花卉和每個“你我他”都有了緊密聯絡

市民花園位於花博南園的杉林細雨景觀帶。來自滬、蘇、浙、皖的30組參賽選手透過前期報名進入決賽。從設計到施工布展,再到展期維護,全都由市民親自完成,參賽選手們利用花卉和植物,發揮創意和想象,打造了一個個“夢想花園”。

市民花園“梧竹幽居圖”,總體設計玲瓏精巧,高低錯落有致,樹、竹、花、石精妙地佈局其中。步入此園,一種“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的“花境”油然而生。花園創作者是一對母子——周森和他的母親吳賢雲,他們是兩位“新崇明人”,因花博會的機緣走上了自己的“花之路”。

1993年,吳賢雲從國企下崗。為了養家,她跟著親戚從家鄉江蘇省東臺市來到崇明,開始從事園林綠化方面的工作,一干就是28年。2018年,得知崇明成功申辦花博會的訊息,吳賢雲決定流轉600畝土地用於種植花卉。如今,周森和吳賢雲在崇明打造了一座“花卉王國”,基地裡種有玫瑰、牡丹、繡球、芍藥、木槿、一串紅、四季秋海棠等十幾種花卉。“去年我們大約賣出了30萬盆花,生意還不錯。”周森告訴記者。

花博會引入30個市民花園,讓花卉和每個“你我他”都有了緊密聯絡

花博會引入30個市民花園,讓花卉和每個“你我他”都有了緊密聯絡

走到“翊沄園”的入戶拱門下,可看到整座小花園以藍白色為主色調,由小木屋、日式小景觀、雜貨櫃等元素組成。花園門口的花箱裡種著10餘種繡球花,色彩斑斕,每一朵花都為這座小花園增添了色彩。翊沄園的設計者叫吳沛沄,她的造園“助手”是她的三歲女兒:“我造這個園子,就是想打造一個屬於我和女兒的夢幻花園、童話世界。”

吳沛沄今年43歲,老家在江蘇崑山,因為從小喜歡花花草草,5年前她放棄了已從事十多年的服裝行業,來到崇明,在中興鎮開了一間花店,生意做得有聲有色。這座花園耗費了吳沛沄一個月時間,全部手工打造。“其實,造園時的很多東西都可以買到,但這樣就沒有了自己動手製作的樂趣,也少了‘親手打造’的意義。”

花博會引入30個市民花園,讓花卉和每個“你我他”都有了緊密聯絡

花博會引入30個市民花園,讓花卉和每個“你我他”都有了緊密聯絡

去年,範春燕在花友群裡從一位崇明花友處得知“市民花園大賽”,於是她抱著“玩”的心態,拉著表妹施豔雯一同參加。沒想到,兩人的市民花園設計方案“Flyback”成功入圍。

“Flyback”是一個20平方米的白色系花園,主題是環保。門口的編織籃裡放著明亮的花束,推開木門,裡面種著噴雪花、魯冰花、落新婦、百子蓮等。承載這些植物的容器五花八門,有路邊撿來的樹枝、花友閒置的雞籠、自家孩子的奶粉罐以及破舊的砂鍋。“變廢為寶,我覺得特別有趣、有意思!”範春燕說。

範春燕的表妹施豔雯原先從事主題樂園設計,結婚生子後辭職在家,去年被表姐拉著一同參加比賽。施豔雯告訴記者,她以前不懂花草,因為一直跟著表姐去各大花卉市場買花,現在的她也愛上了花卉。今後,施豔雯準備開一家賣植物的淘寶店:“這次來到崇明,遇見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希望以後能與崇明結更多的緣,開出更多的花。生活中有一件熱愛的事情,整個生活狀態都會變得更有魅力,人的幸福感也會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