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65歲大娘地裡撿拾山藥豆,說每年都撿200斤,留給外地女兒吃

65歲大娘地裡撿拾山藥豆,說每年都撿200斤,留給外地女兒吃

進入深秋季節,在山西永濟十萬畝黃河灘上,一片片被秋霜浸染的山藥秧苗呈現出金黃的色彩,也預示著山藥收穫季的到來。10月27日,在一塊山藥地裡,閆大娘揮舞著一根小竹棍,不停地敲打著山藥秧苗,隨著她的敲打動作,一粒粒灰褐色的圓圓的小豆子掉落到田壟中。“這是山藥豆,也叫山藥蛋,是山藥的種子,種山藥的人不要這東西,我撿一些回去吃。”閆大娘說著話也沒有停止手中的敲打動作。

65歲大娘地裡撿拾山藥豆,說每年都撿200斤,留給外地女兒吃

近年來,永濟黃河灘因灘地的價格便宜,加上土壤鬆軟肥沃,吸引了不少來自河南、山東、浙江、安徽以及當地的農民承包土地,種植各種經濟作物,以求“土中刨金”,其中山藥是種植最多的作物之一。每年10月以後,山藥逐漸成熟,種植戶們就開始割掉枯黃的秧苗,僱傭零工採挖山藥。圖為一片成熟的山藥地。

65歲大娘地裡撿拾山藥豆,說每年都撿200斤,留給外地女兒吃

“山藥豆和山藥的營養價值一樣,也可以藥食兩用,但因為太小了,種植戶也沒工夫專門收集,挖山藥時就直接丟在地裡了。”閆大娘說,所以在山藥的秧苗割掉前,當地的不少民眾就會到地裡來撿拾掉落的山藥豆。圖為散落在地壟裡的山藥豆。

65歲大娘地裡撿拾山藥豆,說每年都撿200斤,留給外地女兒吃

閆大娘今年65歲,家住距離黃河灘不遠的村莊,但常年和老伴居住在灘裡蓋起的兩間簡易房中。她介紹,兒子在灘裡種了七八十畝的桃樹,為了便於管理並防止出現丟失,她和老伴就搬到了灘裡幫兒子看地,“住習慣了,一年四季都在灘裡住,偶爾才回一次家。”因為對灘裡的熟悉,哪裡種了什麼,她基本都心裡有數。她說,這塊地距她住的房子不遠,而且地裡的山藥豆特別多。

65歲大娘地裡撿拾山藥豆,說每年都撿200斤,留給外地女兒吃

“我每年都要撿,基本上每年能撿兩三百斤,可以一直吃到來年的四五月份,不會壞。這東西營養價值高,丟了太可惜,加上這時候的桃園也沒事情做,我也算鍛鍊身體。”閆大娘說,灘裡就她和老伴兩個人,撿回去的山藥豆根本吃不完,就送給親戚朋友一些,“最重要的是我女兒特別喜歡吃,我撿的這些山藥豆大部分都是留給她的。”

65歲大娘地裡撿拾山藥豆,說每年都撿200斤,留給外地女兒吃

閆大娘的女兒和女婿在河北開小飯店謀生,只有過年的時候才能回家,閆大娘會把撿的山藥豆儲存好,女兒回來時送給女兒。“山藥豆可以蒸、煮,也可以炸著吃,口感綿綿的,平時和大米下到一起煮粥,非常方便。女兒在外開飯店掙錢不容易,也很辛苦,每天早上煮粥時抓上一把山藥豆放進去,不是能補補身體嘛。”閆大娘邊將地壟裡的山藥豆掃進小簸箕邊說。

65歲大娘地裡撿拾山藥豆,說每年都撿200斤,留給外地女兒吃

閆大娘介紹,一般人都是一粒粒地撿,那樣雖然乾淨,但速度很慢,她用掃把掃就快得多,一天能撿40多斤,回去後用水一洗就乾淨了。圖為閆大娘將撿拾的山藥豆倒進一個布做的背篼裡。

65歲大娘地裡撿拾山藥豆,說每年都撿200斤,留給外地女兒吃

在一條條地壟裡,散落的山藥豆隨處可見,一粒粒地挨在一起鋪在泥土上。閆大娘說,這塊地的山藥豆很多,一壟地要是都撿了,估計能有五六十斤,“近兩年,山藥豆也不容易撿了。因為不少的種植戶為了讓山藥長得好,會在結山藥豆時噴灑藥物,不讓山藥豆長出來,以保證土壤中山藥的營養供給,所以,這塊地有大量的山藥豆,說明種植戶沒有打藥。”

65歲大娘地裡撿拾山藥豆,說每年都撿200斤,留給外地女兒吃

閆大娘在撿拾山藥豆的時候,手機突然響了,她接通後說了幾句話後,就開始整理東西準備回住的房子。“老伴做好飯了,打電話讓回去吃飯呢。”閆大娘笑著說,等她吃完飯,再過來撿一些,因為聽說這塊地很快就要開始採挖山藥了,一旦採挖,就沒法再撿拾了。【大河鄉土原創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