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最後一個劊子手鄧海山,找工作誰也不要,他最終的結局如何

據民國《順天時報》記載,鄧海山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劊子手,那麼他最後的生活究竟是怎麼樣的呢?

最後一個劊子手鄧海山,找工作誰也不要,他最終的結局如何

說起來,劊子手這個行當早在春秋戰國時的史書上便有零星記載,到秦漢時期已經成了衙門裡必不可少的職業。

古人認為劊子手是個損陰德的職業,因此只要不是走投無路,基本上沒有人願意做這份差事。由於這個緣故,劊子手的工資也是水漲船高。到了清宣統年間時,劊子手砍一顆頭,能拿到一塊銀元。要知道那時候的農戶一年的開銷,也才一塊半銀元,所以劊子手又有“三年不砍頭,砍頭吃三年”的說法。

不過,到鄧海山做劊子手的時候,已經是民國時期的事了。

雖然民國推翻了封建王朝,但卻陷入軍閥割據,民不聊生的動盪時代。

在這種大背景下,老百姓的生活依然貧苦無依,鄧海山就是窮苦大眾中的一個。

當時,“斬首”的刑罰並沒有廢除,劊子手的收入依然可觀。一心想要擺脫窮困的鄧海山,也顧不得什麼損陰德的說法,在18歲那年,他聽聞湖南茶陵劊子手佟紹箕的名氣,便拜其為師,開始學習做一名劊子手。

其實,想做劊子手並不容易。首先得具有非常強大的心理素質,除此外還得不信鬼神,心狠手辣,這樣才能做個合格的劊子手。

此外劊子手這個行當,也和其他行當一樣,是個等級森嚴,注重師承的職業。

因此,做師父的往往對徒弟有著極嚴格的要求,比如在訓練鄧海山時,做師父的就有諸多要求,為的就是能“名師出高徒”,不讓他辱沒了自己的名聲。

最初,佟紹箕讓鄧海山砍冬瓜。

佟紹箕在冬瓜上劃條橫線。

鄧海山手起刀落,必須刀刀都毫無偏差地落在橫線上,並將冬瓜利落地劈開,這樣才算合格。

最後一個劊子手鄧海山,找工作誰也不要,他最終的結局如何

為了早日出師,窮苦人出身的鄧海山很能吃苦。他每天不斷地劈冬瓜,據說有時候,他一天能劈好幾百個冬瓜。

劈冬瓜劈到與橫線分毫不差後,佟紹箕便讓他在夜裡砍香頭。

所謂砍香頭,就是在夜裡燃一柱香,然後看準香頭的火星處,隨手一刀,能把火星頭子砍下而香不斷,就算合格。

如果說砍冬瓜是練力氣和準確度,那麼砍香頭就是練技巧和速度。

等這些基本功練好後,就要拿牲畜來練膽量。

經過循序漸進的訓練,鄧海山不僅刀法凌厲,而且還被訓練得膽量過人。

出師後,在佟紹箕的推薦下,鄧海山入長沙縣衙門,做了一名吃公家飯的劊子手。

鄧海山和其他劊子手一樣,他行刑用的刀平時都用紅布覆蓋,供奉於案前,只有在行刑的時候才會取出。

到了行刑的時候,鄧海山總不忘先喝一大碗燒酒,然後等縣衙在驗明犯人正身,待犯人在刑場跪於地上後,他才悄悄地走到犯人身後,以目觀測犯人脖頸最細處,並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揮刀斬首。

民國時期的閒人較多。每次斬首時,總會聚集不少看客。正如魯迅寫的那樣,他們不僅麻木,甚至在看到犯人的頭在地上翻滾了幾下後,還會鼓掌叫好。

不過,鄧海山並不因這圍觀的叫好聲而做片刻停留,他提著刀,頭也不回地向前走,一直走到衙門裡去,讓衙差拍打他的身體,以驅走晦氣。

最後一個劊子手鄧海山,找工作誰也不要,他最終的結局如何

本來,在鄧海山出師的時候,佟紹箕曾特別叮囑他:“殺人九十九,到時要收手。”意思是劊子手不是能幹一輩子的活,因為“殺人過百,斷子絕孫”。所以一般劊子手在殺了99個死刑犯後,就會改行做別的營生。

可是在鄧海山看來,砍一顆人頭能拿到4塊大洋,而且做劊子手還有灰色收入。比如有的人家為了能落個全屍,就會花錢打點鄧海山,為的就是在行刑的時候,他能把握分寸,不至於讓屍首分家,也好在收屍後,方便進行縫合。還有的人為了能讓犯人死得不太痛苦,也會花錢打點鄧海山,希望他動作利落點,不要發生像譚嗣同那樣,被砍六刀才死的事情。

由於收入比較可觀,鄧海山也就漸漸地忘記了佟紹箕的叮囑。

1932年,國民政府頒佈《六法全書》,廢除了“斬首”這一刑罰,將死刑改為槍決的方式。

這樣一來,劊子手這個行當,也隨之退出了歷史舞臺,鄧海山也就失業了。

其實到這個時候為止,經鄧海山砍下的人頭,已經不下於3百顆。按理他應該小有積蓄,養老是沒有問題的了。

可是有錢並不代表能得到大家的尊重。

鄧海山從事的劊子手行業,從古至今就是地位最低賤的行當,被人看不起,處處遭受排擠,大家對其既鄙視又害怕,因此誰都疏遠他。

此外,由於鄧海山砍下的頭不少,那些死刑犯的家屬或朋友對他更是態度惡劣,視他為仇人。

所以,鄧海山不僅沒有朋友,而且連娶老婆都成問題。試想,誰會把女兒嫁給這樣一個殺人不眨眼的晦氣鬼呢!

缺少家庭溫暖和關愛的鄧海山,於是整日拿錢買醉,過著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日子。

由於沒有積蓄,失業後的鄧海山,很快就陷入了貧困。他想去找事做,可是由於他做過劊子手,別人對他非常忌諱,因此他處處碰壁。

走投無路的鄧海山,又想入善堂混一口飯吃。但善堂的人卻以他手上沾染了太多人血為由,回絕了他。

此後,鄧海山還想皈依佛門,也因“殺人太多,罪孽深重”的緣故,未能如願。

最終,一心想擺脫貧困的鄧海山在貧病交加中,結束了他悽慘的命運。

(參考史料:《中國民俗考》《中國最一個劊子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