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大眾CEO突然離職,一種合成燃料或成贏家

大眾CEO突然離職,一種合成燃料或成贏家

編譯

/ 張 鷗

編輯

/ 錢亞光

設計

/ 趙昊然

/ WSJ,作者:William Boston

德國當地時間7月22日,大眾汽車公司扔下重磅訊息——赫伯特·迪斯(Herbert Diess)將於8月底卸任CEO,由大眾汽車旗下品牌保時捷CEO奧博穆(Oliver Blume)接棒。奧博穆同時也會繼續兼任保時捷CEO。

一時之間,圍繞著迪斯本人的評論和猜測鋪天蓋地,而走在轉型路上的大眾會有怎樣的變化也成為了人們關注的焦點。

奧博穆表示,他致力於推動這家汽車製造商完成從燃油車向電動汽車的轉型。而事實上,他一直是另一種低排放方法的主要支持者:e-Fuel。

大眾新任CEO奧博穆(圖源:ANDREAS GEBERT/REUTERS)

大眾CEO突然離職,一種合成燃料或成贏家

e-Fuel是合成燃料的一種。它利用可再生能源(太陽能和風能等)發電,由氫氣和二氧化碳透過催化反應合成液體燃料。所需的氫氣是從電解水中提取的,二氧化碳則透過直接空氣捕集技術從空氣中獲取。

現在,e-Fuel成本高昂,沒有經濟實惠的製造方法。一些專家認為它們永遠不會實現電動汽車那樣的大規模製造。不過不可否認的是,e-Fuel相比電池驅動汽車有一個很大的優勢。

它們的燃燒方式與汽油相同,可以在大多數行業仍在使用的內燃機中執行。這將允許汽車製造商繼續生產傳統的發動機,為他們節省數十億美元的轉型成本。

作為保時捷的掌門人,奧博穆一直在打賭,e-Fuel可以延長該公司一些受歡迎的跑車的壽命,尤其是911。2022年4月,它還向智利聖地亞哥的HIF Global LLC公司投資了7500萬美元,該公司正在開發工業級別e-Fuel。

奧博穆曾表示在支援保時捷轉向全電動車型的同時也會致力於追求合成燃料。他說:“保時捷正走在一條雙重的電氣化道路上:電動汽車和電子燃料(e-mobility and e-fuels)。”

然而,也正是這一立場使他在7月22日官宣大眾CEO後立馬遇到了麻煩——德國媒體刊登的“保時捷門”事件。

據幾家媒體報道,他在一次公司會議上提到自己遊說現任德國財政部長支援合成燃料。

保時捷6月份的會議是在歐盟就2035年後禁止生產燃油車的新規則進行辯論時舉行的。德國提出保留合成燃料的可能性,被成功納入。儘管最終決定尚未作出。

奧博穆的一位發言人迴應,該公司沒有施加任何影響。奧博穆也為這些言論進行了道歉,他說:“我在一次內部活動中選擇了錯誤的措辭,給人留下了錯誤的印象。”

德媒BILD報道“保時捷門”(圖源:Twitter)

大眾CEO突然離職,一種合成燃料或成贏家

前任CEO迪斯對合成燃料一直持懷疑態度。他在2022年6月告訴《華爾街日報》,他認為純電動汽車將是未來幾年內最具成本效益的技術。而合成燃料和氫燃料電池(另一種電池替代品)最終將無法在成本上競爭。

與迪斯相反,奧博穆的雙重電氣化道路則更符合德國汽車業和該國強大的IG Metall的觀點。IG Metall(德國金屬工業工會)是德國最大的工會以及歐洲最大的工業工會。

許多汽車高管和工人代表對大眾汽車在迪斯領導下迅速向電氣化傾斜可能產生的影響(包括潛在的工作機會)一直持矛盾態度。

儘管如此,分析人士稱,沒有理由認為新官上任會重新制定大眾汽車電動化戰略的大體輪廓,該戰略已經得到了大眾汽車的主要投資者和利益相關者的支援。

迪斯是奧地利人,在慕尼黑學習機械工程,於2015年從寶馬公司加入大眾公司。而奧博穆的職業生涯一直在大眾集團內部進行,更加“根正苗紅”。

奧博穆在大眾汽車沃爾夫斯堡總部附近的布倫瑞克長大,在大眾集團豪華汽車製造商奧迪公司接受培訓,並在奧迪和大眾汽車的西班牙部門Seat擔任高階職務。2015年,他成為保時捷的執行長,並領導其轉型為電動和混合動力跑車的生產商,特別是Taycan,銷量現在已經超過了該公司的經典車型911。

保時捷Taycan(圖源:保時捷)

大眾CEO突然離職,一種合成燃料或成贏家

奧博穆面臨的最大挑戰是修復Cariad,這是大眾汽車公司在2020年建立的軟體部門,旨在為所有大眾汽車品牌建立一個單一的車載作業系統。品牌負責人抱怨說,這種“一刀切”的策略不起作用,且導致了產品的延誤。

大眾汽車公司目前還在努力為所有品牌建立一個單一的電池單元規格。但一些品牌,如奧迪,正迫切希望能夠做出自己的選擇,以便與直接競爭對手掰手腕。值得一提的是,奧迪也是歐洲最早開始研發以二氧化碳為原料的燃料的汽車品牌。

在投資者和公眾面前,奧博穆一直被認為是一位尋求共識的領導人。

“團隊精神、公平和激情是成功的決定性因素。這既適用於各品牌,也適用於整個公司。”奧博穆在7月22日這樣說道。對於將更多責任轉回給各子品牌,他很可能持開放態度。

本文由汽車商業評論原創出品

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絡說明

違規轉載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