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讀了這三首詩詞,才明白人生的最高境界,就兩個字

《菜根譚》裡有這樣一句話“遍閱人情,始識疏狂之足貴;備嘗世味,方知淡泊之為真”。

很多時候,我們覺得很累,是因為揹負了太多東西。

我們都是俗人,無法像佛家所言“四大皆空”,但是我們可以修煉一顆淡泊心。

放下是一種解脫,看淡是一種灑脫。

走過時光的平平仄仄,驀然回首,才發現一切過往,好的,壞的,都不過是過眼雲煙罷了。

人生很短,沒有必要浪費時間去糾結、執著,凡事看淡一點,便會豁然開朗。

讀了這三首詩詞,才明白人生的最高境界,就兩個字

1。看淡生死:生者為過客,死者為歸人

這一句出自李白的五言古詩《擬古十二首》。

讀了這三首詩詞,才明白人生的最高境界,就兩個字

李白的這一組詩和《古詩十九首》頗為相似,有表達相思離別之苦的,例如“去去復去去,辭君還憶君”;有抒發懷才不遇的,“世路今太行,回車竟何託”。

相比《古詩十九首》李白的這組詩,又多了幾分豪放與瀟灑。

這首詩是其中的第九首,應該是李白晚年所作,那時的他經歷了賜金放還和流放夜郎等一系列的變故,對於人生有了更深的感悟。

在他看來人生就是一場旅行,活著的人便是旅途中的行人過客,逝去的人則是回返虛無的歸人罷了。

人生苦短,千百年來有多少人曾為此嘆息。

月宮中的嫦娥雖獲得了永生,可是千萬年來,陪伴她的只有搗藥的白兔。

歲月無盡,寂寞無邊,再漫長的生命又有什麼歡樂可言呢?

人生不過一場大夢,無論我們經歷了什麼,到最後也不過一句“俱往矣”,既然如此又有什麼看不開,放不下的呢?

就像《古詩十九首》中所言“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

讀了這三首詩詞,才明白人生的最高境界,就兩個字

2。看淡名利:蝸角虛名,蠅頭微利,算來著甚幹忙

這一句出自蘇軾的《滿庭芳》。

讀了這三首詩詞,才明白人生的最高境界,就兩個字

這首詞大概寫於1086,在他離開黃州之後。

1085年哲宗皇帝繼位,蘇軾受召還朝,擔任禮部郎中一職,後來又被任命為中書舍人、翰林學士等等,這段時間算是他政治生涯的“東山再起”。

然而好景不長,他因看不慣舊黨盡廢新法,拼命打壓改革派,而飽受非議。

無論是新黨還是舊黨,都容不下他。

如果說被貶黃州時,他還心有不甘,對仕途仍抱有幻想,那麼經歷了此次的復出後,他對於官場、功名算是真正看淡,放下了。

所以他在這首詞的開頭才會說“蝸角虛名,蠅頭微利,算來著甚幹忙”。

微小的虛名薄利有什麼值得費盡心機的呢?名利得失皆有定數,不過一場虛幻罷了。

人生在世,難免失望惆悵,何必將時間浪費在求不得的功名利祿中呢?

不如拋開束縛,放下名利,對著清風皓月,飲千鍾美酒,歌一曲《滿庭芳》。

看淡了名利,才會有真正的自在和寧靜。

讀了這三首詩詞,才明白人生的最高境界,就兩個字

3。看淡悲歡:歡也零星,悲也零星

這一句出自王國維的《採桑子》。

讀了這三首詩詞,才明白人生的最高境界,就兩個字

近現代也有不少人寫詩填詞,但是真正能得宋詞風韻的也就王國維一人罷了,這主要歸功於他對宋詞深刻的理解和感悟,他所撰寫的《人間詞話》是詞論界最有價值,也最具影響力的著作。

他的名句“最是人間留不住,朱顏辭鏡花辭樹”,比起絕大多數的宋詞也不遑多讓。

這首《採桑子》寫於1905年,於無奈中看透人生的悲歡。

在他看來,人生就像風中翩翩起舞的飛絮,悲傷也好,歡喜也罷,最後都化作點點浮萍隨水而去。

既然如此,我們又何必執著於悲歡呢?

就像陶淵明所言“縱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懼”。

讀了這三首詩詞,才明白人生的最高境界,就兩個字

讀了這三首詩詞,才明白人生的最高境界,就兩個字:看淡。

看淡生死,看淡名利,看淡悲歡。

世間浮華皆如夢,淡看浮雲是福人。

生命匆匆,放下了執念,看淡一切,才能心寬如海,風輕日暖。

餘生做一個淡泊的人,處繁華中守住本真,於紛蕪中靜養心性,在流年裡等待花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