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文化名人訪談熠熠生輝的遠古之光--訪馬家窯文化學者孫曉玲

2019年,“遠古之光——馬家窯文化彩陶珍品展”在中華民族藝術珍品館開幕。此次展出是馬家窯文化彩陶首次成系列的專題展覽在北京亮相,共展出由甘肅馬家窯彩陶文化博物館精選的珍品彩陶70餘件,其中有數十件是國內孤品,極其珍貴。2006年,中央電視臺《探索 發現》欄目以該館為主要拍攝地,拍攝了《神秘的彩陶》六集專題片,介紹了該館的研究成果。這個陳列了3000多件精美彩陶的博物館是2003年正式註冊成立的我國首家非國有馬家窯彩陶文化專題的博物館,它究竟是怎樣展示了多姿多彩的遠古文化世界呢?近日,帶著這個問題採訪了甘肅馬家窯彩陶文化博物館副館長孫曉玲。

文化名人訪談熠熠生輝的遠古之光--訪馬家窯文化學者孫曉玲

“所有的遠古陶都有歷史價值,而馬家窯文化古彩陶的文化價值和觀賞價值,是其它遠古文化型別的古陶器無法比擬的。”談起馬家窯彩陶,孫曉玲的臉上洋溢著自豪的光芒。

馬家窯文化是1924年由瑞典學者安特生首先發現於甘肅省臨洮縣的馬家窯村,後來由我國著名考古學家夏鼐先生正式命名為馬家窯文化。馬家窯文化是新石器時代晚期大地灣文化向西發展的過程中,在中西文化交流的彩陶之路上發展起來的彩陶文化中極其瑰麗的一朵文化奇葩,是遠古彩陶世界的文化寶庫。無論是從分佈區域之廣、持續時間之長、出土數量之多、紋飾圖案之絢麗多姿等多方面,都堪稱是新石器時代彩陶文化史上的巔峰,是研究中華民族重要的文化資源富礦,是華夏文明起源和繁榮發展的重要見證。早在中華文明起源之初,華夏祖先就學會了燒造陶器,使用陶器。在中華五千年燦爛文明的長河之中,陶器文化是其中最為耀眼、最具有特色的代表。遠古的,就有“神農作瓦器陶”“黃帝以寧封為陶正”“舜陶於水濱”的文獻記載與傳說。可以說,陶器的出現既是陶瓷發展史的開端,同時也是中華文明進步的重要里程碑。

文化名人訪談熠熠生輝的遠古之光--訪馬家窯文化學者孫曉玲

那麼,出生在東北黑土地的孫曉玲是如何與黃土高原的馬家窯文化結下不解之緣的呢?孫曉玲告訴:“我從小受母親的影響對歷史文化非常感興趣,她是歷史老師,記得小時候她常常給我講一些彩陶的故事,但是沒想到小時候耳濡目染的故事如草蛇灰線、伏脈千里。1987年,我調到位於隴南市附近的白龍江林管局,那裡埋藏著豐富的文化寶藏。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由於文物在國內國際市場上的走俏,盜墓情況越來越猖獗,隴南地區的文物資源又異常豐富,就成了盜掘者覬覦的寶地。那時我親眼見過好幾次盜掘現場,甚至主動上前制止,我告訴他們文物是國家的,你們不能動,我是出於本能說這些話,也不怕被人報復,這事被文化館知道後就把我聘為當地的文保員,那時我經常一邊巡視,一邊也在思考這些蒙著歷史塵埃的瓶瓶罐罐究竟有著怎樣的魅力讓人們為之瘋狂”。從那時起,作為一名女性,孫曉玲天不怕地不怕,經常一個人去勘查考古現場。“實踐出真知,我覺得文博工作是一個理論和實踐結合非常緊密的工作,僅僅是坐在家裡閉門造車是遠遠不夠的,於是我經常跟著考古隊去發掘現場,有時也撿些陶片對比手頭的資料進行研究。”就這樣,孫曉玲積攢了豐厚的理論和實踐知識,逐漸開始為當地和附近的政府機關和文保人員宣傳文物知識,講解文物特點。

文化名人訪談熠熠生輝的遠古之光--訪馬家窯文化學者孫曉玲

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對文物的重視,再加上利益的趨勢,市場上出現的文物贗品越來越多。孫曉玲說:“這就考驗了我們文博工作者的鑑定能力。我覺得陶器應該在文物中算是比較好鑑定的,這也可能是我對陶器最熟悉,接觸的最多。透過多年來從實踐中不斷積累經驗,並有意識地對各種真品和偽作進行分析比較,可以從陶器的分佈、器型、圖案花紋、製作工藝等入手,透過觀察、分析、比較,掌握其演變規律,總之鑑定陶器關鍵在於要多觀看、多接觸、多實踐,作規律性的認識,再加上運用現代科學測試手段,當然,有時即使是同一時代的器物,不同地區,製作的風格面貌也有所不同。所以,除了需要專業知識外,還要有豐富的歷史、文學、藝術、物理、化學等方面的知識。從上世紀70年代後,一些新的科學技術手段在陶器鑑定中得到運用,如用碳14和熱釋光等。另外,在地下埋藏了數千年的文物在剛出土時有一股特殊的味道,那個味道是沒辦法模仿出來的,而且陶器上的沉積物和附著物也是帶著歲月痕跡的。到目前為止,依靠文物鑑定師感官和經驗來鑑定古陶器,仍占主導地位。”

甘肅馬家窯彩陶文化博物館成立以後,孫曉玲作為副館長也經常義務做講解工作。“我非常喜歡講解,尤其是給孩子們講解,孩子們的想象力比較豐富,我會從文物的本質去給他們講解,在文字出現之前,先民們主要透過繪畫來記錄,馬家窯彩陶上的紋飾有一部分也源自原始崇拜,比如蛙紋,這個圖案從馬家窯彩陶出現的始終都一直存在,只不過從前期的具象轉變為後期的抽象,也有學者認為 ‘蛙’同‘女媧’,但是在學術上還沒有定論。孩子們在參觀時很容易被馬家窯彩陶豐富的圖案所吸引,但是我會告訴他們先民不是為了藝術才創作這些圖案的,因為氣候的變遷深刻地影響著人類的活動方式及生存方式。尤其是人類歷史早期,氣候變化幾乎對人們的生活方式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彩陶中所反映的圖案,與先民們耕種馴養、漁獵採集的生活方式離不開的,所以這些圖案主要是反映先民們的生產生活方式,跟藝術的關係不是很大,我覺得應該在孩子們面前還原歷史的本真。”孫曉玲說。

文化名人訪談熠熠生輝的遠古之光--訪馬家窯文化學者孫曉玲

近十多年來,退休後的孫曉玲並沒有停止學習的腳步。陸續為平川區博物館、會州博物館、夏河拉卜楞民俗博物館等撰寫布展大綱。她說:“雖然我年紀大了,但是學習的勁頭一點不比年輕人差,這些年我除了繼續深研馬家窯文化外,在博物館布展這方面也有了一定的成績。我現在主要為各種型別的博物館寫大綱,其中有不少是民辦博物館,現在非國有博物館也是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我做過大綱的博物館也有十來個,如甘南的尕秀博物館等。我覺得博物館是當地文化的一張名片,每去一個地方,我都要去當地的博物館參觀。人們常說免費的東西都是最珍貴的,如陽光、空氣和愛,博物館也是一樣,是無價的奢侈品。我們的祖國地大物博,幅員遼闊,如果想要了解每一個地方的歷史文化,風俗民情,最好的辦法就是去當地的博物館。當走入博物館的大門,就彷彿走入了一條時光隧道,在古今之間穿越。”

孫曉玲從博物館設計者的理念出發撰寫大綱。“我認為博物館是一個讓內心沉澱下來的地方,也是讓自己學養變得深厚的地方。抽象的文字遠遠比不上博物館中的展示那麼直觀,好的博物館要給人沉浸式的享受,而不是文物的堆砌。文物是歷史的承載物,我們可以透過文物來窺視歷史的一角,研究歷史。所以我認為博物館要以文物為基石,絕對不能偏離這個主題。”孫曉玲說。

從第一次真正接觸馬家窯文化到現在,孫曉玲已經在馬家窯文化的浸潤下已經研究了整整35年。她說:“馬家窯文化所承載的豐富文化內涵是不可替代和比擬的,它豐富多姿的圖案構成了典麗、古樸、大器、渾厚的藝術風格。它神奇的動物圖紋,恢宏的歌舞圖案,抽象的幾何圖案等極富動態和想象力,如黃河奔流般波濤洶湧、流盼生姿、生生不息,鑄成了我國彩陶藝術的高峰。它留下的極其豐富的圖案型別,永遠是人類取之不盡的寶庫。它所給予我們的文化、歷史、藝術價值是雋永而綿長的。我相信馬家窯文化這道熠熠生輝的遠古之光,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人們所認識和吸引。”

孫曉玲

1960年生於黑龍江省海倫市,1987年由海倫市郵電局調入甘肅省白龍江林管局。現任甘肅省馬家窯研究會副會長、甘肅省齊家文化研究會理事、寺窪文化研究會名譽會長,甘肅馬家窯彩陶文化博物館副館長。2016年3月參加在浙江省湖州長興市舉辦的全國非國有博物館長論壇,並發表論文《試論寺窪文化流變》被收錄《博物館耕耘錄》,2017年7月參加第二屆絲綢之路彩陶與嘉峪關歷史文化研討,主持籌劃布展並講解。2017年8月參加青海省召開的全國彩陶保護與研究會,並發表論文《寺窪文化真的為彩陶畫上了句號嗎》被收錄《西北彩陶與遺址博物館》,2018年參加在杭州舉辦的《早期美術與信仰》學術研討會。2018年9月參與中央電視臺在齊家文化博物館拍攝的《中華文明探源工程》並捐贈了2件齊家文化陶器。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 華靜 文/圖

作者/來源:蘭州日報

文化名人訪談熠熠生輝的遠古之光--訪馬家窯文化學者孫曉玲

宣告: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