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陳丹青評價于丹是個“神父”,于丹和易中天真是二三流學者嗎

長江後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趕舊人。——明朝·增廣賢文

二十年前,曾有一部非常優秀的大型文化綜藝類節目,叫作《百家講壇》。眾多文史愛好者覺得,它由央視首播,邀請大腕雲集,算得上近半個世紀來,文化底蘊最濃厚、節目內容最龐大的大型文化科普節目,特別是那句清新脫俗的開場白“百家講壇,壇壇都是好酒”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

為什麼說《百家講壇》是一檔成功的綜藝節目。首個原因是它的收視率曾經一度達到0。69%;再者那些登上過講壇的大師,如今全部都是家喻戶曉的大腕,比如馬未都、于丹、易中天、紀連海、袁騰飛、王立群等等。只要是稍微喜歡一點文史的朋友,想必對那些大師級人物都不陌生。

陳丹青評價于丹是個“神父”,于丹和易中天真是二三流學者嗎

後來,馬未都專心經營觀復博物館,袁騰飛、紀連海、王立群等人逐漸退出熒屏,依然從事教育行業。只有易中天和于丹成為《百家講壇》最活躍的佼佼者。出書、訪談應接不暇,或許是人紅是非多,不久便有人站出來說,于丹和易中天是不入流的學者。連現代繪畫大師陳丹青曾評價于丹是個只會講大道理的“神父”。事實真的如此嗎?

文化教母于丹

于丹是土生土長的北京人,1962年出生的她,從小受到良好的家庭環境薰陶。雙親都是較有名氣的知識分子,于丹家可以說是文風盛行。由於得天獨厚的家教環境,于丹從小對國學文化產生濃厚的興趣,高考結束後進入北京師範大學,最終拿到文學碩士和影視學博學位。

陳丹青評價于丹是個“神父”,于丹和易中天真是二三流學者嗎

在此以前,于丹只是一名默默無聞的大學教授。2006年一次偶然的機會,于丹藉助十一黃金週的時間,登上《百家講壇》的舞臺,向全國的電視觀眾呈現一場連續七天的《論語》系列講座。節目結束後,立刻引來全國觀眾的好評如潮。大家被于丹老師妙語連珠的口才,詼諧幽默的文風深深地感動。于丹也因此名聲大噪,火遍大江南北。

于丹講《論語》為什麼會火。原因很簡單,因為《論語》一直被奉為圭臬,中國人視它為五千年治世的根基,歷史上更有著“半部論語治天下”的說法。如此一本深不可測的經典古籍,經過於丹妙趣橫生的講解,居然變得如此生動有趣。一時間,于丹得到“國學教母”的稱謂。

陳丹青評價于丹是個“神父”,于丹和易中天真是二三流學者嗎

陳丹青評價于丹是能說會道的神父。言下之意是說,于丹只會滔滔不絕地講一些“不著邊際”的大道理,沒有直面現實問題。其實,熟知《論語》的朋友都知道,它本身就是一部教人修身養性的儒家經典,再具體說它是一本儒家大義的集合。所以,于丹以《論語》講道理本身沒有錯。陳丹青對她的評價,有些脫離《論語》本身。

何況,于丹大學畢業後便留校成為一名教授,必然有著優異的學習成績和過人的才華能力。從她講課的風格和講課的內容便可以看出,是一位腹有詩書氣自華的女士。雖然有人指出,于丹的講課中經常出現失誤,這種情況也實屬人之常情。畢竟,文化重在傳達道理,而非文化所附著的故事。

陳丹青評價于丹是個“神父”,于丹和易中天真是二三流學者嗎

“不正經”的三國學者

提起易中天,大家印象最深的是,他十分玩世不恭的講課方式,自《百家講壇》播出以來,易中天應該算是最不正經的講師。很少有人能領會到,自古文人多狂士。越是看似不正經的學者,往往有著對文史深刻的見解,不信你看三國的禰衡和魏晉的竹林七賢。

易中天確實是個大才子,從他的言語談論中,能夠感受到他有著非常淵博的知識涵養,比較精通曆史、國學、藝術等領域。他與于丹同一年登上《百家講壇》,基於他對歷史的深刻理解,那些晦澀難懂的歷史人物和故事,從易中天口中講出後,變得十分貼切生活。

陳丹青評價于丹是個“神父”,于丹和易中天真是二三流學者嗎

千百年來,歷史一直被束之高閣。普通人看歷史,總有一種望洋興嘆的感覺。雖然說讀史可以明智,但真正能夠有耐心和能力去讀通曆史的人屈指可數。自從易中天的出現,他開創一種全新的方式來解讀歷史,將歷史中所蘊含的智慧平民化,更加易於普通人接受。所以,易中天應該是一位假裝不正經的學者。

流量與知識如何調和

市面上對於丹和易中天的種種評價,無非是媒體時代下,流量代表的受眾與學術嚴肅性之間難以調和的矛盾。有句話說“眾口難調”。于丹、易中天選擇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傳播和普及國學文化,希望更多的人能夠用簡單的方式學習到傳統文化,那麼必然會使得一部分專業的知識分子感覺不適應。無論在哪個領域,業餘與專業二者本身存在巨大的隔閡,同一件事真正能夠做到雅俗共賞的人屈指可數。

陳丹青評價于丹是個“神父”,于丹和易中天真是二三流學者嗎

用“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心態去想,于丹和易中天等學者是否存在追求曝光度和流量變現的想法,他們是否是二三流的學者,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客觀地說,學者也需要吃飯。我們可以肯定於丹和易中天是學者,但他們與歷史學家、國學大家確實存在很大的差距。因為真的歷史學家必須用研究成果作為支撐,措辭嚴謹,說理有據,絕不是單純為了追求流量和曝光而製造“看點”。

近些年,雖然于丹和易中天很火,但他們已經與娛樂明星越來越相似,感覺更像是人為製造的名人效應。若真如此,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的粉絲和受眾必然會越來越少,很有可能會從大紅大紫變得黯淡無光,從眾人追捧的神壇走下來。

注:圖片來自網路,若有不妥之處,煩請告知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