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李世民為何不戰而臣服於突厥並賠光國庫金銀?實踐證明他對了

李世民為何不戰而臣服於突厥並賠光國庫金銀?實踐證明他對了

突厥騎兵

原來,突厥的戰鬥力一直很強大,當時,公元626年,唐太宗李世民即位不久,皇位還沒坐熱乎,突厥人知道此時唐朝剛發生了玄武門之變,元氣大傷,戰鬥力不會太強,唐朝局勢動盪,人心不穩。“家不和外人欺”,對於突厥來說是趁火打劫的好時機,頡利率兵20萬直逼唐都長安城,駐紮在渭水便橋北,距長安城僅40裡,唐朝京師震動。當時長安士兵不足兩萬,要是硬打硬拼,肯定會吃虧。

頡利

李世民為何不戰而臣服於突厥並賠光國庫金銀?實踐證明他對了

李世民劇照

唐太宗李世民設疑兵之計,親率臣下及將士隔渭水與頡利對話。頡利既見唐軍軍容威嚴,也不清楚唐朝到底有多少人馬,是否早有準備。又見太宗許以金帛財物,與之結盟,乃領兵而退。突厥對唐發公文時,用“敕書”,表示突厥是唐朝的上級。唐朝也接受了這個恥辱的稱呼。也就是說,在渭水之盟中,唐朝的臉面是丟大了,據史料顯示,李世民賠光了國庫的金銀財寶,還自認低人一頭,按突厥的風俗,斬白馬,這結盟就是認輸、臣服,才使得保住了唐朝的基業。

李世民為何不戰而臣服於突厥並賠光國庫金銀?實踐證明他對了

根據雙方實力對比,如果死拼,極可能出現唐朝夭折,中原易主。從後來的發展看,李世民是有戰略眼光的,大丈夫能屈能伸,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堪稱唐朝版的臥薪嚐膽。經過知恥後勇的唐朝緩過勁來,就發動了復仇之戰。貞觀三年(629年)秋,唐太宗開始調兵遣將,命李靖掛帥,率領李勣、柴紹、薛萬徹等將領,率領10萬精兵,向突厥發起總攻。這是歷史上中原人首次大規模攻打突厥,突厥由於內部也出現了內鬥,戰鬥力也是大打折扣,再加上唐朝將帥齊心,士兵勇猛,李靖用兵如神,在定襄擊潰突厥主力,頡利逃之夭夭,李在白在半道埋伏,一舉迫使其五萬人馬舉手投降。唐軍兩員大將又乘勝追擊,打得突厥軍落花流水,並活捉了頡利。當年三月,東突厥宣佈徹底滅亡。這一戰,打出了國威,一掃多朝代中原人的屈辱,也打出了“犯我強唐者,雖遠必誅”的決心。

李靖

李世民為何不戰而臣服於突厥並賠光國庫金銀?實踐證明他對了

這段史實,對於我們有很多啟發。

第一,決戰要謹慎,不當亡國奴。戰與不戰,要取決於當時局勢,不可以意氣用事。一味主戰未必是愛國,也可能主觀愛國,客觀害國。歷史上這種例子很多,劉邦與項羽之戰,就是劉邦選擇了合理的時機打的,並不是在項羽背棄信義時賭氣開打,而是先積累實力,等時機成熟果斷出戰。

李世民為何不戰而臣服於突厥並賠光國庫金銀?實踐證明他對了

劉邦和項羽

第二,敵友要分清,敵在必報仇。歷史上有兩次著名的城下之盟,一次是本文講的渭水之盟,一次是北宋的澶淵之盟。都是結盟,但最終唐朝選擇了復仇,北宋選擇了持續不斷地花錢買平安,結果把本國給拖垮了。對手是敵是友,要分清,只要確定了敵人,就下決心必須復仇,別等著對方花完了你的錢再來討錢,要提前做好打的準備,要臥薪嚐膽、厲兵秣馬。把唐朝和宋朝的做法一對比,就知道為何唐朝成為強大的帝國,宋朝只能當待宰的羔羊。

澶淵之盟

李世民為何不戰而臣服於突厥並賠光國庫金銀?實踐證明他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