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讓皇后穿粗布衣,卻賞男寵一座金山,漢文帝的帝王權術實在高明

漢文帝劉恆是中國歷史上以節儉著稱的皇帝,他在位期間厲行節儉且重視農桑,經過數十年的休養生息使得漢朝逐漸出現了繁榮的局面,西漢歷史上第一個盛世“文景之治”就是發端於漢文帝。

漢文帝究竟節儉到了什麼程度呢?漢文帝的皇后竇氏想穿一件好一點的衣服,就遭到了漢文帝的拒絕,他命令後宮所有的人只能穿粗布做的衣裙,即便是皇后也不例外。

司馬光在《資治通鑑》中是這樣記載的:

“孝文皇帝即位二十三年,宮室、苑囿、車騎、服御無所增益”。

可見其奉行節儉到了何等地步!

但就是這樣一位以節儉和愛民著稱的帝王,卻給後世留下了一個難以捉摸的疑問:他非常寵愛身邊的一個男寵鄧通,並且送給他一座巨大的金山。

要知道,漢文帝曾經想為自己修建一座露臺,一聽到要花費“百金”之後,便馬上打消了這個念頭:“百金,中人十家之產也。吾奉先帝宮室,常恐羞之,何以臺為!”而漢文帝本人的陵墓霸陵更是在諸多的漢朝陵墓中顯得極為寒酸,“治霸陵,皆瓦器,不得以金、銀、銅、錫為飾”,如此簡樸的帝王陵以致於後來的盜墓賊都不肯光顧!

那麼,讓皇后等人穿粗布裙,自己也勤儉至極的漢文帝,為何要送給他的男寵一座金山呢?這件事直到漢文帝在位23年去世之後,後人才發現他的高明之處!

漢文帝勵精圖治,開創漢初第一治世

漢文帝劉恆並非是欺世盜名的君主,他在位期間開創了“漢初第一治世”,為後來稱雄的漢武帝劉徹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勵精圖治的漢文帝在諸多方面都相當有建樹,他遵循了賈誼《過秦論》中提出的“牧民之道,務在安之”的思想,將“安民”作為自己執政的核心綱領。

為了使得飽受漢朝初年戰爭襲擾的百姓迴歸田間,漢文帝分別在公元前178年和公元前168年兩次“除田租稅之半”,這極大地鼓勵了農民從事農業的積極性。

為了平復漢初戰爭帶來的創傷,漢文帝還主動減輕了百姓的徭役,他“偃武興文”的舉措使得成年男子每三年才服一次徭役,這在中國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除此之外,漢文帝還鼓勵民間發展漁林礦等副業,為此他開放了原本屬於國家的所有山川澤林,並且准許民間的私人集團進行採礦和捕魚打獵等行為,這極大地促進了當時手工業的發達。

為了加快各地區之間的商品流通,漢文帝還廢除了漢朝初年實行的“過關用傳制度”,使得百姓出行的手續更為簡單。

可以說,漢文帝在位期間進行的一系列舉措,都是圍繞“安民”這一核心進行的,他本人也相當重視節儉務實的風氣。漢文帝一共在位23年,這一期間皇宮內的裝飾以及建築都沒有多大的改變,漢文帝日常的用具也相當樸素,他甚至規定自己的後宮不能穿拖地的長裙,認為這樣的服飾實在是過於奢靡。正是在漢文帝這樣的勵精圖治下,漢朝初年由戰爭帶來的副作用逐漸消失,漢初第一治世出現在漢文帝的手中。

先帝分封劉姓諸王,經二世尾大不掉

那麼這樣勵精圖治的漢文帝,為何還要寵信鄧通這樣的男寵,並且不惜將一座金山賜給他呢?這其實與漢文帝當時的瓶頸有關,這是漢高祖劉邦在建立西漢之初留下的一大禍患,直到漢武帝劉徹時期才圓滿解決。

這一禍患就是諸侯王的勢力日益強大,並且逐漸威脅到了皇權的地位,漢文帝對於這件事情始終不能很好地解決。漢高祖劉邦當年在分封異姓諸王的同時,還將大部分的劉姓宗室都分封到了各地,並且准許這些封地可以世襲。

遠離朝廷掌控的劉氏宗親在封地內逐漸發展,尤其是漢文帝時期推崇黃老的“無為而治”,這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這些諸侯王的強大。從漢高祖劉邦到漢文帝劉恆,歷經了二世的劉姓諸王已經形成了尾大不掉的局面,有一些有勢力的諸侯王甚至有了造反的勢頭,這對於漢文帝來說是相當不利的。

其中威脅皇權最大的是吳王劉濞,他被漢高祖劉邦分封到了吳地之後便一直在暗中發展自己的勢力,並且開始公然地與漢文帝分庭抗禮。

吳王劉濞招募天下的亡命之徒,在豫章地區大肆開採銅礦,而後又派人將封地內的海水製作成鹽,吳國鑄造的貨幣以及生產的食鹽很快就遍佈了全國。更為重要的是,漢文帝的太子劉啟在一次爭執中,用棋盤打死了劉濞的獨子,吳王劉濞從此便怨恨上了漢文帝以及太子劉啟。

除了吳王劉濞之外,濟北王劉興。淮南王劉長等人先後發動了叛亂,漢文帝雖然採納了賈誼等人的建議平息了叛亂,但劉姓諸侯王此時已經發展成為了不可控的分裂勢力,漢文帝必須要出面解決這個問題。

寵信男寵明修棧道,實為鑄幣暗度陳倉

在處理諸侯王的問題時,年僅28歲的賈誼為漢文帝呈上了《治安策》,他的主要觀點有以下兩點:第一,劉姓諸侯王並不比異姓諸侯王可靠;第二,諸侯王的叛亂一定是強者先出頭,弱者跟在強者後面出頭。

賈誼為此提出了“眾建諸侯王而少其力”的解決辦法,這其實就是後面漢武帝“推恩令”的思想來源,但漢文帝時期的國力不允許他如此操作。當時的漢朝經歷了漢初的動亂,長期的凋敝使得中央的力量不足以與諸侯王正面交鋒,為此漢文帝想出了一個“暗度陳倉”的權宜之計。

在諸多的諸侯王中,實力最大的還是靠鹽鐵發家的吳王劉濞,漢文帝的當務之急便是要消除劉濞的影響力。於是,公元前175年,漢文帝便開始以鄧通的名義鑄造私幣並且予以流通,這樣便不會引起吳王劉濞的警覺,從而打草驚蛇。

漢文帝必須要重塑中央貨幣的權威,將吳王劉濞在吳國鑄造的貨幣擠出市場,但此時的他又不能針鋒相對地與劉濞對著幹,他的寵臣鄧通便成為了他實施這一計劃的工具,漢文帝賞賜鄧通金山一座是幌子,依靠鄧通鑄造貨幣才是真實目的。

《史記》記載了漢文帝這一招的實際效果:

“故吳,諸侯也,以即山鑄錢,富埒天子,其後卒以叛逆。鄧通,大夫也,以鑄錢財過王者。故吳、鄧氏錢布天下。”

鄧通鑄造的錢幣質量優良,很快便與吳王劉濞鑄造的錢幣並駕齊驅了,漢文帝此舉取得了成功。假使沒有漢文帝在背後的支援,很難想象鄧通這樣一個大臣能擁有鑄幣權,漢文帝下令連皇后都不能穿綢緞做的衣服,他又怎麼可能會因為寵愛一個男臣而白白給予他一座金山呢?

在漢文帝緩和的處理方式之下,吳王劉濞至始至終都壓制著自己,而漢文帝一朝也沒有爆發大規模的叛亂。

可惜的是,漢文帝去世4年之後,他的兒子漢景帝劉啟便聽從了大夫晁錯的建議貿然削藩,這導致了吳王劉濞率先起來反抗,其他的諸侯王也蜂擁而至,著名的“七國之亂”就這樣爆發了。

從漢文帝寵信鄧通並且准許他鑄幣的公元前175年到公元前154年“七國之亂”的爆發,漢文帝的舉措已經維護了漢朝長達23年的和平,假設不是漢景帝輕舉妄動的話,時年已經59歲的吳王劉濞很有可能就被漢文帝耗死了。

所幸的是,漢文帝的孫子漢武帝憑藉著“文景之治”的基礎,以“推恩令”的方式完美地解決了諸侯王的問題,漢文帝的英靈或許可以因此而告慰吧!

俗話說:讀史使人明智,因此,我建議大家,要多讀歷史,多從古人的智慧中汲取智慧。在所有史書中,《資治通鑑》幾乎是一本,能夠讓人各方面素質都全面提升的書,看完等於多活了1300年。

在歷代帝王之中,司馬光最推崇漢文帝。漢文帝不僅寬厚、仁慈、節儉,同時也相當“厚黑”。畢竟作為一代明君,光有善良是不夠的,還必須擁有過人的心術和權術。

透過《資治通鑑》,我們可以學到漢文帝的為人處世和權謀之道。只要學好了《資治通鑑》裡的權謀,無論是為人處世,還是學習工作,都能遊刃有餘。

但是對於普通大眾來說,閱讀文言文還是比較吃力的。因此,小宋向大家推薦一套白話版的《資治通鑑》。

因為編纂此書的學者本都是國學大家,因此這套書絕不是現在市面上,那些粗製濫造、攜帶私貨的資治通鑑。而是尊重原文,逐字逐譯,不多增一個字,以求貼近、還原《資治通鑑》本義。不以“現代眼光”作解,更不平添枝葉。而且是全本。

做為歷史愛好者,入手這一套非常划算,因為這一套在頭條做活動,一套六大本,原價258,現在只要69,可以說是很超值了。

對於這本書,只要能夠讀一遍,就能有巨大的收穫。因此小宋建議大家,趕緊買這套書,多讀幾遍,長長見識,學學權謀。相信讀完這本書,你將比別人多走1300多年的人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