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敵國派大才子來談判,朝廷上下無人敢應戰,皇帝:找個文盲對付他

俗話說“秀才遇上兵,有理說不清”,這句話堪稱是對於讀書人最大的諷刺。在中國古代史上,讀書人往往十分受到社會的推崇。倘若是一個讀書人,不僅文化水平十分高,同時口才還很好,很容易就會得到當朝皇帝的重視,並被委以重任。

敵國派大才子來談判,朝廷上下無人敢應戰,皇帝:找個文盲對付他

在南唐時期,就有一個口才極佳的才子——徐鉉。當時,南唐後主李煜派其前往宋朝進行談判,宋太祖趙匡胤十分頭疼,因為自己朝廷上下,都對徐鉉的雄辯口才有所畏懼,沒有人敢於應戰,後來,趙匡胤靈機一動,找了個文盲來對付他。最終的結果也很好笑,徐鉉如同對牛彈琴一般,說了長篇大論,卻沒有得到文盲的任何迴應,只得灰溜溜回國。

徐鉉自小便是個天才,十歲能屬文,並與韓熙載齊名,人稱“韓徐”。生於亂世之中,必然涉及到陣營的選擇,徐鉉作為一代讀書之人,骨子裡的忠誠讓他選擇了南唐。在南唐為官期間,徐鉉的能力使其平步青雲,最終官至吏部尚書。

敵國派大才子來談判,朝廷上下無人敢應戰,皇帝:找個文盲對付他

宋開寶七年(974年),趙匡胤下令命大將曹彬討伐南唐。南唐後主李煜自知此戰勝利無望,但又害怕亡國,因此兩度派遣自己朝中最為能言善辯之人——徐鉉前去談判,企圖謀求和平。

第一次的談判,徐鉉對太祖曰:“煜事陛下,如子事父,未有過失,奈何見伐?”太祖道:“汝以為父子分兩家,可乎?”趙匡胤以父子分家來進行比喻,可見其討伐南唐決心,徐鉉無奈只能回國稟告李煜。

敵國派大才子來談判,朝廷上下無人敢應戰,皇帝:找個文盲對付他

第二次的談判時,徐鉉說道:“李煜因病未任朝謁,非敢拒詔也,乞緩兵以全一邦之命。”兩人爭辯多次,最終宋太祖說不過他,大怒,拔劍而且,並怒斥徐鉉:“不須多言!江南國主何罪之有?只是一姓天下,臥榻之側,不容他人酣睡!”,只是這一次的爭辯,使得宋朝上下無不對這個“巧舌”之人十分害怕,皆不敢與之相爭。

敵國派大才子來談判,朝廷上下無人敢應戰,皇帝:找個文盲對付他

因此,後來徐鉉再次前來進行說情之時,趙匡胤在早朝時,提出想要找個人前往應對,但朝中大臣無人做聲。趙匡胤無奈之下,開始想一些特別的應對之策,在殿前司中選擇了十個人沒什麼文化的的人前去迎接徐鉉,並且最終選擇了一位不僅大字不識一個,同時還不怎麼會說話的人作為使者團團長。

徐鉉到了宋、唐分界的江面上後,一見到使者就開始滔滔不絕講起了大道理,雙方識字之人皆目瞪口呆,十分驚歎其口才,唯有使者團團長一人毫無反應。徐鉉對此十分奇怪,於是多次以委婉的方式,想要獲得這位使者團團長的應答,但還是毫無所獲,因為人家根本不懂你在說什麼。最終,徐鉉只能灰溜溜地回到後唐。

敵國派大才子來談判,朝廷上下無人敢應戰,皇帝:找個文盲對付他

在這個對局之中,趙匡胤最高明的地方就是不走尋常路,當一個人知道自己無論如何努力,都無法與對手相較量之時,倒不如選擇一個對於這個方面一竅不通之人前去迎戰,在一定程度上會給對面一種毫無用武之處的感覺,這樣反而還有勝利的希望。

敵國派大才子來談判,朝廷上下無人敢應戰,皇帝:找個文盲對付他

參考文獻:《宋史》、《南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