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秦始皇陵墓為何還不開掘,難道現在的考古技術還不能保護好文物嗎

秦始皇陵不能挖的原因,我認為是多方面的。

從經濟效益問題來看,挖掘秦始皇陵沒有多少效益

很多人,尤其是歷史學家對古墓中的文物感興趣,希望透過古墓中的文物重現古代的歷史,縱橫作為一名民科歷史愛好者,平時也會關注一些考古發現,但是我認為不能因為好奇就去毀掉他。

對國家來說,還是要看經濟效益,在現在很多地方都喜歡打歷史文化牌來搞旅遊業,比如一個地方發現一座陵墓,透過一陣宣傳就會成為熱門景點。

秦始皇陵墓為何還不開掘,難道現在的考古技術還不能保護好文物嗎

比如陳圓圓墓,早年的時候都認為陳圓圓跳了昆明的蓮花池,旁邊還有陳圓圓的碑,1984年貴州馬家寨也稱發現了陳圓圓的墓,於是關於陳圓圓墓地的歸屬,貴州與昆明進行了很長時間的爭論。

但是這一點對秦始皇陵是不存在的,秦始皇作為千古一帝在文化上的效應是毋庸置疑的,這樣一個大IP,即使不挖出陵墓,人們也會對它感興趣。

現在的西安的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已經是5A級景點,世界文化遺產,每年來這裡參觀的人絡繹不絕。

秦始皇陵墓為何還不開掘,難道現在的考古技術還不能保護好文物嗎

如果算一筆經濟賬的話,挖掘秦始皇陵本身就需要很大的經費,比如我們看到的考古通常要蓋一個棚子,防止自然天氣的影響,但是我們知道秦始皇陵特別大,要建一個這樣的棚子就要花費不少,更不用說具體施工方面的。

而從秦始皇陵的結構來看,地表部分是兵馬俑,想要繼續挖掘主墓室,可能會破壞地表部分,這樣一來,其實更不利於遊覽參觀,這樣的話,還不如不挖。

秦始皇陵墓為何還不開掘,難道現在的考古技術還不能保護好文物嗎

從文物保護層面來說,挖掘之後會出現很大的挑戰

在現在挖掘技術下,把藍翔校友安排過去很多幾天就可以搞定,但是考古技術不是蠻幹,而是梳理性挖掘。

根據史書記載,秦始皇陵修建時極為龐大,高達五十五米,周長兩千多米,內部裝飾十分精緻,用金屬銅打造了屋頂,上面還鑲嵌了明珠當作日月星晨,還灌注了幾十米深的水銀充作湖海江河。

秦始皇陵墓為何還不開掘,難道現在的考古技術還不能保護好文物嗎

也就是說,我們的挖掘機可以簡單把墳墓開啟,但是容易破壞墓室的結構

而考古的根本目的不是破壞,而是保護,在現有技術水平下,如何將文物更妥善地儲存下來,才是問題的根本。

早在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當秦始皇陵的方位被確定後,一些歷史考古學者就上報中央,希望挖掘秦始皇陵,唐朝乾陵,明朝長陵。

秦始皇陵墓為何還不開掘,難道現在的考古技術還不能保護好文物嗎

作為試水,1956年考古學家開始挖掘明定陵,在挖開後,定陵中出現很多寶貴文物,然而由於缺乏隔氧技術,被密封幾百年的文物出土就氧化,甚至化為灰燼。

正是由於這次考古發掘的慘痛教訓,讓國家意識到,考古的核心應該是保護,並且給以後的考古定下不主動挖掘的基調,1997年下發的《關於加強和改善文物工作的通知》再次重申:“由於文物保護方面的科學技術、手段等條件尚不具備,對大型帝王陵寢暫不進行主動發掘。”只有當陵墓出現被破壞的情況下,才能夠進行保護性的挖掘。

秦始皇陵墓為何還不開掘,難道現在的考古技術還不能保護好文物嗎

如果由於技術的落後造成對陵墓不可修復的損傷,那麼這個責任可不是一般人能夠承擔得起的。所以,挖掘有風險,一定要謹慎。

其實我倒是認為,秦始皇陵越晚一天挖掘,我們留給子孫後代的歷史也就越多,能夠不挖更是對秦始皇的尊重,對中華民族的尊重,對世界文化遺產的尊重!